刘建已经准备了不少时间。
禁军侍卫副统领燕大宝,因为铲除阉党,燕大宝得了一个副统领的职位。燕大宝是世袭的军职,但仅仅是军职,他的世袭只能是解决工作,离当官差的远,这一个副统领,让他走上了做官的大路,自然对刘建是感恩戴德,刘建闲聊时候还封了他个名字:燕南天。这个对燕大宝是个致命的打击。
皇帝赐名,这是得有天下的功劳,比如三保太监郑和,比如云南将军沐家,这是光宗耀祖了不得的大事,现在的燕大宝,确切说是燕南天,自此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皇帝吩咐的事情都办的妥妥当当。
当然,燕南天燕北飞都是古龙小说里的人物,只是听着比较霸气而已。
燕家世袭的军职,还有几个兄弟也在军中,不过都在五军营,全都改名,燕东来,燕北飞,燕西归,都被弄来,加上几个熟悉的侍卫,一共二十多人的护卫。
燕大宝也就是现在的燕南飞,虽然粗鲁,但是心细,知道皇帝出了皇宫,安全问题出了一点差错,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只凭借他们二十几个护卫,不可能事事周全,所谓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到了地方他们这些侍卫能力就很有限了,所以他推荐了一个人。
前刑部北方一十三省总捕头王连昆王老爷子。
王连昆在刑部捕头的位子上干了四十年,总捕头的位置也待了将近二十年,如今六十有五,在家都开始逗重孙子了,算是颐养天年,朝廷的事江湖的事都不管了。但燕大宝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把老爷子说动了。用的是一张任命书。
王连昆也是世袭的捕头,一路顺风顺水,干到了刑部总捕头的位子,江洋大盗,土匪响马抓了不少,刑部尚书见了他也要卖个面子喊声老前辈,可他也有一块心病:为吏不为官。
管官的叫吏部,吏部尚书称为天官,管理全国的官员,位高权重,但其实管理的是官员,不是吏员。刑部总捕头就是吏,有实权但无品级。实权相对来说是因为管的多,是办事的。拿着刑部的公文,一十三省各处衙门都要接待提供帮助,但人都是冲着刑部的公文,不是王捕头本人。
说的难听些,一个鸟不拉屎地方的小县城,守城门的守卫,手下可能就三五个人,品级小到可以忽略,叫做不入流,但也是官,吏部上面有名字,朝廷的尚书来了,也是行的官员之间的礼仪。
王连昆身为刑部总捕头,是吏,管的再多,也没有品级,刑部尚书来了喊他声老前辈,可行礼需要的是平民见官的礼。吏部没有王连昆的名字,实实在在没品级,连不入流都不是。说白了,干啥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在什么位置上干。
官没那么好当,读书读的好,除了有钱,本人有才,还得有好老师,得有人推荐,进了朝廷,讲出身,摆资历,当然都是后话。
王连昆的几个儿子,书也念过,手里也有钱,但就是请不到好先生。教书的先生找学生也看人,哪怕家里穷的没有下顿的米,先生只要觉得孩子是可造之材,赔钱也教。但王连昆不一样,背着这个刑部总捕头的位子,好先生一个也不来。
 
第38章 出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