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的科举出来的,干了几年庶吉士,又给皇帝干过几年老师,没问题。
论能力,孙承宗管了辽东几年,修了宁锦防线,还是东林党仅存的大佬,能在阉党打击下全身而退,干活的能力和混朝廷的能力都没问题。
其他方面也没问题,兵部尚书,官至极品,而且本身也是内阁的人,太极殿大学士就是内阁的另一种称呼,只是他人在辽东,没有在内阁当过差而已,没有那种直接拔上来的根基不稳的问题。
领导没问题跟着好好干,群臣都上前表示认同,大都表示要紧紧团结在以孙承宗为首辅的内阁周围,尽心尽力,让大明再度辉煌之类。
有一个人很尴尬,就是顾秉谦。老爷子跟阉党搅和的比较多,皇帝要收拾阉党,知道首辅也干不下去了,很知趣,早早就抱病在家,跟朝政已经分开了,也就是不管事了,上折子要告老还乡,也有好几次了,皇帝要任命新的首辅,也表示同意,肯定举手赞同,但还有一点。
顾秉谦不想干,皇帝不让干,这都没问题,可是皇帝还没批复顾秉谦的辞职申请,也没宣布罢免顾秉谦的首辅之职位,也就是说,朝廷在同时就同时有了两个首辅。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过,景泰帝要死还没死的时候,被他囚禁的亲哥来了个夺门之变,皇位失而复得,这位亲哥太紧张、太兴奋了,大赏群臣,大赦天下,搞庆典,忙的不亦乐乎,忙差不多了闲下来了,一打听,亲弟弟还没咽气,一个多月时间里,大明有两个皇帝。
皇帝只能有一个,你上来,要不就是上一任皇帝死了,要不就要宣布废除,或者退位等等,然后才能宣布自己上位,太着急的结果就是成了后世的笑话。当然没多少人敢说,敢议论。
首辅这个名称跟皇帝一样,注定就是一个人,两个首辅不分先后,这个是有问题的。
顾秉谦看着这件事发生,知道自己被忽略了,被皇帝,被群臣,这个事比较丢脸,他想到了直接把脸变成了猪肝色,然后在一片祝贺声中走上前,准备解决自己的面子问题。
“臣内阁首辅顾秉谦上奏,因臣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且病痛缠身,难以完成皇上交代的差事,不能胜任内阁首辅一职,望皇上准予老臣告老还乡,能享天伦之乐。”两个内阁首辅,顾秉谦说的加重语气,意在提醒皇帝跟众臣,我还是首辅呢,新首辅贺喜,也得先把我的问题解决了啊!我占着茅坑拉不拉屎是一回事,你想占茅坑,等我走了可以,直接拉我起来也行,直接把我摁在茅坑里就占上了,那我不是只能坐屎坑里还得抬头面对一个大屁股么?
孙承宗也没想到,他为人谨慎,办事滴水不漏,这种错误从没犯过,但跟皇帝谈了一晚,直接当首辅,压力是没有的,但皇帝不讲究,上一任还没免呢,这算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也都想起了这个问题,顾秉谦是完蛋了,但完蛋了也确实不能太过分,说白了,直接拉出去打死都可以,但不免了他的首辅之职,就任命新的,皇帝是有些过分了,对付阉党,皇帝是真心狠啊。
刘建本来在宝座上,念圣旨这事不用他,但顾秉谦说话了,他还是要站出来的。
(本章完)
第32章 又一次交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