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试枪[2/2页]

复兴1910 我的起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的岁月足以让任何一个壮年老去,同样也足够让任何一款新锐枪型过时。”
      “那您的意思是说我这里的枪都不合您的意喽?”海德在保持半天的沉默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呵呵……”倪瑞干笑两声,一脸的深不可测。他并没有直接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将手中的71式毛瑟丢给旁边的王德标,然后整个人一马当先的再三回到了海德的枪械展示仓库。
      跨开步子,倪瑞直径来到封存着马克沁重机枪分拆部件的箱子前,“唰!”的将箱子打开。
      粗大的枪管,厚实的枪座……一件件涂满了黄油的崭新马克沁重机枪零件,瞬间进入倪瑞的眼帘。
      一瞬间,倪瑞感觉他的心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得到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马克沁重机枪,是由出生贫寒的美国过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发名,并命名。
      美国工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出身贫寒,通过勤奋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
      马克沁重机枪第一次亮相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马克沁重机枪获得成功后,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仿制,一些发明家和设计师针对马克沁重机枪的原理和结构进行改进和发展。1892年,美国著名械设计家勃朗宁和奥在利陆军尉冯·:奥德科莱克几乎同时发明了最早利用火药燃气能量的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机枪,这种自动原理为今天的大多数机枪年采用。美国枪械设计师霍奇基斯所设计的1814型机枪是最早的气冷式机枪,这种机枪取消了水冷式机枪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机枪较为轻便。
      自从1873年马克沁重机枪问世以来,先后有超过3200多万人死在它的凶猛火力下。马克沁问世的第一仗就大大出名了,在1876年英国侵略南非战争中,50名英军士兵用30挺马克泌重机枪打死了当地部落6000人,据说被打死的人是一排一排像割草一样倒下来,那是因为马克沁的火力太猛上,就像流水一样射扫。
      而真正让马克沁出风头还是几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一般只要看过的抗日影片后,就会对马克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电影中那个大头有带子的机枪就是马克沁。根据大多书影片的描述,马克沁开火时,只能看到一片弹雨,人遇上了,立即就被打成马蜂窝。马克沁杀人时,就像割柴草一样。人海战术在马克沁面前,完全失效,上一批死一批。
      而在抗战后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是随处可见马克沁的身影,因为它杀人速度快,杀伤力量大,因此交战双方都对马克泌青眼相加,美、英、德、意、日等国都大量采用了马克沁重机枪。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二战的死亡人数才会突破5500万。
      倪瑞脑袋里迅速涌现出无数关于马克沁重机枪的信息片段。
      片刻后,他习惯性的在兴奋时添了添嘴唇,低声呢喃道:“不能现场试试威力,真是可惜了!”
      在倪瑞眼里虽然这挺马克沁的性能绝对赶不上在二次世界大战,甚至几年后即将发生的一次世界上使用的马克沁,但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当时不可多的杀人利器。

第十六章 试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