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心插柳入深院,添酒回灯重开宴。
      寻声暗问弹者谁,但见佳人频笑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看到最后,顾秋雨早已哭的泣不成声,在这茫茫大漠,竟然有着如此谅解自己内心的知音人,自己的悲欢离合,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身世飘零,自己的身不由己,都被她完美的诠释在这首力透纸背的小诗之中。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曲意逢迎,有的只是她诗中所说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之感。
      想到这里,他倒是及迫切的想要见见这位能够如此阐释自己曲子的知音人,于是赶忙重新梳洗打扮,虽然依旧带着面纱示人,但还是精心准备了一番,同时万分期待见到这位小姐的样貌品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顾秋雨还是一身白衣缓缓走向老六和独孤琦,之前在店小二想要拼命说服自己出来弹奏时,就告诫自己堂下的是两位得罪不起的人物,如今看来,那气派架势也是非富即贵。
      独孤琦怕吓到这位公子,早在他出现前,就只留了楚云空和几个副官,站在自己和老六身后,老六也想见见这位让独孤琦写出如此诗文的男人,究竟有什么魅力,楚云空倒是不感到奇怪,独孤琦向来对有才气的男人都很赏识,于是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顾秋雨走到独孤琦和老六面前,优雅的福身道,“奴家秋雨,见过两位小姐!”
      老六未起身,只是坐在椅子上,礼貌的朝他点点头,看到这男子用面纱这这半张脸,倒是感到一阵失落,自己什么样的角色没见过、玩过,还是头一次见如此矫情的男人。独孤琦倒是很诚心,站起身行礼道:“公子有礼了!在下龙十三,这是家姐!叨扰到公子了,只是在下听了公子刚刚弹奏的曲子意犹未尽,可否再为在下献艺……”她早料到,秋雨不会轻易揭开面纱,但还是有所期盼,看来又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顾秋雨看着这一坐一站的两个女人,也就猜到这诗文的作者,抬眼看向独孤琦,也是吃了一惊,天下居然还有如此秀气的、宛若男子模样的女人。一身轻便的素色骑装,剪裁刚刚好,眉不点而黛,唇不涂而红,年纪也就二十左右,周身透着一种贵族气质。再看她旁边的那个年纪大上六七岁的女人,浑身散发着一种刚性,与那年纪小的独孤琦倒是各具千秋。
      面对独孤琦的邀请,顾秋雨缓缓走到早已为自己备下的椅子,又声情并茂的弹了三首。
      曲声悠扬,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所有人都陶醉在其中,尤其是独孤琦,总用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想要进一步接触。
      正在这时。
      “报!”一名兵卒急急忙忙从前方赶来,“回主上!前方大雪封山,将士们正在加紧抢通,只是大军要……”
      “要多长时间?”老六和独孤琦异口同声的问。
      “最快也要三天!”
      “没有别的路了吗?”
      “回禀主上,由于常年战争,通往凤栖国的只有这一条路!”

51第五十四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