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七章 向南向北(四)[2/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李岩点点头,tdd:“臣都清楚了,请大王放心,这次议和,定不辱使命。”
      商毅tdd:“好了,没有什么事的话,大家就散会。”
      众人纷纷起身,向商毅施礼告辞。等李岩走到门口的时候,商毅忽然tdd:“李先生,请等一下。”
      李岩止步回头,tdd:“大王,还有什么事情吗?”
      商毅tdd:“这一次谈判只是双方初次接触,可能不会一次谈成,但zyub还有一件事情,这一次应该是可以马上谈,因此也拜托先生了。”
      李岩怔了一怔,tdd:“是什么事情?”
      55555555分割线555555555分割线55555555
      既然决定与清廷议和,也就意味着华军北方的用兵暂时停止,因此第二天,内阁和统战部也正式向所有官员宣布,华军的战线将转到南方,先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随后商毅下令,委任李岩为谈判大使,全权付责与清廷的议和谈判。
      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就表示华军攻取北京的时间会向后推迟一些,当然商毅称帝的时间也就向后推迟了。因此有一部份等着受封加爵的官员,也都颇觉失望。
      但这一决定是商毅做出,官员们也都不好说什么,毕竟从表面上看,损失大的还是商毅本人,因为他称帝的时间向后推迟了,而且这个决定也符合目前局面的情况,自己的背后老是有人背后捣乱,也确实是个麻烦。不如先把这个麻烦解除掉。南京的官员们对向南的战事到是都充满了信心,几十万清军都被华军打败了,区区三个南明朝廷又算得了什么?那还不是手到病除。
      而且商毅夺取天下建朝登基己成了定局,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情,还可以趁着这次战事,争取多立一点功劳,等到了商毅称帝,大封群臣的时候,还能为自已増加一些筹码,说不定能进一步。因此这样一想,也有不少官员都释然了。
      同时统战部也做出一系列安排,北方的防线上,调湖广军区第十三军驻守南阳、而原先驻守南阳的第八军退回襄阳府,将沿汉水西进,进攻川北,牵制四川的兵力;淮南军区的分配暂时不动,两个军守边境,两个军撤回,而撤回的部队准备随时支援南方的战斗;山东军区只下两个军驻守边北方边境,其他三个军也都退回到济南驻守,一但北方有变故,山东军区将随时出兵。
      另外原大战期间,各部队都补充了不少的兵,而且绝大部份兵都是从投降、俘虏的清军直接转化过来。因为当时战事紧急,没有进行过多的考核选拔,只是差不多就行了。但这批士兵的综合素质很差,并且粘染了许多明清官兵的腐规陋习,虽然军队的比例小,而且加入华军的时间也不长,并没有对其他士兵造成影响,但也不能忽视,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现暂时停止了战斗,统战部也求各军区,必须对兵加强军事技能训练、灌输军纪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甴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商毅重视的一点,不仅加强士兵荣誉感,同时也曾强士兵的责任感,这也是华军与国旧式军队大不同的地方。
      而且这时南京政fu也开始引导舆论方向,以杭州时报为的各种宣传机构也都全部开动起来,加大对南明各朝的谴责力,纷纷指责南明各朝,破坏抗清大局,打断了南京政fu的北伐大业,使华军被迫停止向北用兵,包括和清廷进行议和谈判,也是因为南明各朝破坏大局造成的,同时还极力的渲染南眀的军队,占领了南京政fu的地方之后,对当地造成的破坏等等。
      其实几个月以前,南眀各朝开始组成联盟的时候,南京就开始宣传南明各朝的行为,不过当时是以警告,阻止为主。而这时舆论导向则全部都转为动武,一力主张,应该出兵南方,消灭南明各朝,为下一步的北伐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环境。
      各种宣传工具的大力宣传下,南京各地的民众对南明各朝的反感和不满情绪也不断增加,对南方出兵的舆论环境己经形成。同时内阁和统战部也开始调集各种物资,准备向南方动战争。

第一三七章 向南向北(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