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六章 围歼阿济格(二)[1/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济格站阵地里的瞭望塔上,用望远镜看着清军的阵地外,己经布满了华军挖掘出来的交错,宽窄不一的各种战壕、交通壕,心里也不禁生出了一股寒意。原来华军的真正目地就这里。
      华军的迫近作业战术,就是从华军的战壕阵线开始,向清军的防线方向,以“之”字型的线路,挖掘战壕迫近,而毎一条“之”字型战壕之间,又挖掘交通壕互相连通,仅仅只用了五天的时间,结果整个战场就大变样了,双方阵地之间平坦的土地上,各种的战壕、交通壕交错,密如蛛网一般,而清军就如同被网间的猎物一样。
      现华军的战壕挖到近的地方,离清军的防线竟只有三十多步的距离。现清军阵地里都能够听到镐锹挖铲泥土的声音。阿济格甚致都怀疑,华军会不会把战壕一直挖到清军的阵地里面来。
      但能够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就挖出了这么多的战壕、交通壕,这可不是华军士兵的功劳,而是依靠支援前线战斗的民役。
      商毅当然知道,打仗从相当大的程上说,就是拼消耗,打得是综合国力,而后勤保障是否跟得上,也就是综合国力的直体现。以前华军和清廷作战,基本都是自己控制的地区,或是控制区的边缘地带,后勤补线短,运送周期也不长。但这一次侧是完全境外作战,对华军的后勤供应,也是一个严格的考验。
      因此这次原大战,南京政fu南京、山东、湖广等地,一共动员了八十余民役,牛马驴骡等牲口十万余匹,各种车辆近三十万余辆,为原战场的战士们运送粮食、弹药、以及其他的各种物资,仗跟随前线做固定民役的,就有十五万余人,当然不用说南京、山东等地的兵工厂、木工厂等等也都日夜不停的赶工生产战争所需的各种物品。
      好是南京政fu的绝大部份官员,以及几乎所有的华军官兵平时一直保持着亲民的形像和作风,再加上政fu机构也对这次战争进行了的大力宣传,并且也非常努力的动员民役出力,当然对但任民役的姓也给予了比较优厚的报酬和补,因此民役们也比较支持这次的战争,各项支前工作也都完成做比较好,管这一次华军是次走出了自己的领地作战,但也并没有后勤保障方面出现什么大问题。
      这时豫南战场上,大约有八万余名随军的民役,因为华军的士兵要付责战斗,守卫阵地,因此挖掘战壕的工作,实际是由这些随军的民役来完成。不过这些民役全部都是来农民,几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挖土掘堑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家常便饭,于是一个个轮动铁锹铁镐,日夜加紧的干了起来。
      华军向清军阵地挖出的“之”字型战壕都是八尺多深,尺多宽,而且战壕里并排可以走二三个人,战壕的一侧,还有留着一个三尺多高的台阶,一但淸军进攻过来,士兵们站台阶上,可以向敌军开枪射击。每隔三丈多远的距离,还会举起一架木梯,保证战士们可以迅速的杀出战壕,进行战斗。而连通“之”字型战壕的交通壕,要比战壕略窄一点,也有七尺多深,四尺多宽,两人可以战壕错身而过。
      无论是战壕还是交通壕,都可以将整个人藏地平线下,因此只要是华军的士兵和进行作业的民役战壕里面,根本露不了头,不用怕遭到清军的射击,而且施工的地段,战壕的顶上还覆盖了石块保护,就是炮弹也落不下来,非常安全。
      其实战壕开挖了两天之后,清军就己经大致猜出了华军的用意,并且也曾动过几次突击,但让清军没有想到的是,华军的士兵虽然是躲没顶的战壕里,但对清军的动向十分清楚,只要清军一出击,华军的士兵们就会立刻从战壕里冒出头来,向清军展开射击,或者与清军进行白刃作战,令清军根本就无懈可击。
      连续动了几次突袭之后,清军损失了近千的士兵,但对华军的挖掘工程却没有造成一点影响,阿济格也不得不终止了突袭。当然这又有一个让阿济格不能理解的问题,为什么只要清军一动突击,华军就能第一时间就现了呢?就好像是有人亲眼看见了一样,但每一次突击之前,华军明明都躲战壕里,根本就没有见到有站出来放哨的士兵。
    &n

第一零六章 围歼阿济格(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