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93 古元真龙皇帝[2/2页]

明末之逆流战神 自由与荣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小将军。”众军兵忙齐声施礼招呼着,连那刚才躺地上的兵也一骨碌的爬了起来。
      “左哨六队,列队!”李定国扫了众人一眼,手按刀柄沉声下达了命令。52名军兵很快在他面前站成了5个大横排,伍长就站在每伍的最前面。
      李定国看了一眼队官,猛地吼道:“陈长明,伍长脚踢下属,你,为什么不制止?左翼营例第七条如何规定的?说!”
      那叫陈长明的队官忙出列拱手道:“回小将军,事情发生突然,属下还没来得及处理,小将军就到了。营例第七条规定:上官不得辱骂、体罚下级。”
      李定国寻思了一下,退后两步道:“那,你来处理这个事情,我看着。”
      那队官也不推辞,直直地转身面对属下,喝道:“三伍常虎、李元春出列!”
      踢人喝骂的伍长常虎和被踢的士兵李元春立马出列,站到了队前。陈长明瞪了两人一眼,道:“常虎公然违背营例,无论出于何种情由均不能逃避处罚。本队决定,解除常虎伍长之职罚饷三月,半年内月饷只支一半。现在,常虎可有话说?”
      常虎刚开始还有些垂头丧气,可略微想了想后就回复了精神,大声道:“有!常虎违背营例理当受到惩罚。”
      旁边的李元春脸色都变了,一个月一钱二分的饷银是西营出潼关后才制定的规矩,这才领了两月,伍长就因为自己存心偷懒而被扣三个月的饷银,还丢了伍长的职务成为小兵。要知道,伍长在老营里还有个妹妹要照顾,怎么能够……
      “不,小将军!”李元春后悔了,他没有去对队官求情,而是直接转向一旁的李定国。他知道队官那里一决定处罚后就不会改变,接下来就要问自己偷懒的情由处罚自己了。那倒无所谓,最主要的是伍长因此受到的处罚肯定比一个小兵丁的重啊!“小将军,都是小人的错,小人想偷懒就诡称肚子疼,伍长看穿了就来拉小人,小人不起,才惹恼了常虎大哥,小将军,要处罚就处罚小人好了,跟伍长无关呐!”
      被踢的小兵为踢人的伍长求情,这足以证明平时这常虎为人还不错。李定国想着,摆了摆手道:“陈长明,继续。”
      队官陈长明再次躬身拱手答“喏”,然后转向李元春道:“李元春,为何投奔西营来当兵?”
      “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才投奔西营混生活……”李元春很老实地回答着,却看到队官的脸色都有些变了,忙打住了话头。
      “混生活?那你娘的仇谁帮你报?”陈长明很清楚他手下兵丁的家事,李元春是渑池人,前两月西营重返河南的时候来投奔的,他老子早死,只剩孤儿寡母守着两亩河滩薄地过日子。奈何去年秋天官府催科收了那薄地抵了所欠税赋,把他老娘活活地气死,这才在冬天投奔了起义军找活路。“既然要报仇要当兵,还怕训练苦吗?问问兄弟们谁不苦?谁没有深仇大恨要报?谁想离开家乡转战东西?训练不卖力,将来拉上去你怎么跟官军斗?当了兵就要训练就要打仗就要遵守营规号令!否则,你凭什么跟那一群群的官兵衙役民团斗?伍长是为你好,平时训练多吃点苦头,到了战场上就多一点活命的机会,多一分杀官军报家仇的能耐。我知道,平时常虎跟你、跟伍里的其他兄弟关系很不错,今天如此,也是因为袍泽之谊使然。但是,营例就是营例,来了亲兵左翼小将军的麾下当兵就要遵守左翼的营例,一旦触犯就要按照营例来处罚。李元春,不听号令、消极训练,本队官决定,革去李元春左翼亲兵之名,发到老营看守辎重。常虎、李元春,服不服本队的处罚?”
      李定国听到这里,转身向一直冷眼旁观的钱文直示意了一下,两人在一片“送小将军”的喊声中减行减远。
      “小将军,那陈长明着实是个人才。如此处理之法,让人心服口服,对营例更是大加敬畏。不过,那李元春因此发到老营去看守辎重,是不是……”钱文直觉得两个被罚的士兵挺可怜的,特别是那小兵要离开亲兵营去老营,那还不被老营的人笑话死啊?他来了几天已经知道这西营上下的军丁们最想进的就是亲兵队。虽然饷钱拿得一样,可是装备完全不同,而且跟着孙、李两个小将军,说起来就光彩!这被亲兵营除名去老营,那头怎么抬得起来呢?
      李定国笑道:“先生有所不知。左翼各队皆是如此统带队伍,而李元春去老营看辎重,如果表现好以后还可以进亲兵营。道理要说通透,可是不能因人情而废了法度,否则,左翼营例必然逐渐成为一纸空文,无从贯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何来战力。那陈长明是陕西米脂人,曾经跟我在隰县抗敌立功;常虎也是西营左翼的老亲兵了,去年夏天在车厢峡我带他们探路时,他表现得也颇为勇敢。这些,都跟营例的坚守有莫大的关联,赏罚分明、大公无私,才能得到众军的效力用命。这亲兵左翼不是只进不出的地方,要让全军都知道,左翼只要汉子不要孬种,左翼将士才会有荣誉感,才会珍惜自己的荣誉。当将士们把左翼的荣誉看得比私恨、比生命重要的时候,那左翼就可以成为一支铁军,任谁都摧不垮、砸不烂的铁军。”
      钱文直听了思索良久,才道:“古人说‘慈不掌兵、‘军法如山,果然如此。不过,文直听闻汉武时代有两名将,李广、程不识。李广治军以宽慈著称,将士踊跃为之效命;程不识重视军规营制,将士苦其制而向往李广军。法理不外人情,有严法、有温情,则可收兼得之功,让军兵乐意军事、勇于奋战拼命。”
      李定国凝神思索了半晌,拍手笑道:“先生果然高明,定国必当以先生之言治军。”这话纯粹是应和钱文直的,其实李定国一直是以宽慈的作风和严峻的军法相结合治军,而且注重培养中下级军官的能力,上级非必须的时候绝对不插手下级军官以“宽慈的作风和严峻的军法”来管理部伍。只是钱文直刚来不久还没有深切的体会到而已。
      不过,钱文直一介书生能够说出这番话来,也足够李定国再次高看他一眼了。

093 古元真龙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