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不咱们派个营(起义军编制,一营有34哨,每哨100人)往米脂方向走动一下,看情况等消息?这边,咱们主力东渡黄河取柳林、过中和去汾阳,那一带比较富庶,可以为咱们筹集不少钱粮。”
      张献忠皱着眉头寻思着,曹操的意思很明白了,保存实力去山西,盟主那边也就是佯动一下应应景儿而已。但是这样做,派出的那个营就很可能会被官军给吃掉,明显是丢卒保车应付老帅的局。
      “复臣,说说河(黄河)东的情况。”张献忠没有马上去答复罗汝才的话,而是转头问自己身边的心腹头领王复臣。
      王复臣也是个年轻精壮的汉子,约莫25岁左右,一身软皮甲,胸前还镶了块铜制护心镜。他一拱手打了个团揖,道:“回大王,柳林三汛(指柳林一带三个汛的卫所军)的官军早已经抽调到大同、宣府、太原三镇去了,其中大同和宣府两镇前年北京勤王损失惨重,到现在还没有回过气来。太原总兵手下年前刚抽调了5000兵马去辽东,可以说,如今的晋中很是空虚。咱们打过去应当没有大问题,只要不被太原镇的兵缠住,就可以随战随走,随走随战。大王,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在吴堡跟延绥兵干一场再走……”
      张献忠抬手打断了王复臣的话,他知道这个心腹要说什么。经过几个月的整军,西营战斗力提升了不少,很多人正跃跃欲试要跟官军摆开了较量一下呢!这种想法根本就要不得,5000人的起义军,能跟官军怎么耗?何况,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吃饭。去山西!曹操的主意虽然对盟主他们有点损,不过对西营来说是最好的法子了。
      “就按罗大哥的法子,复臣,你看谁带去米脂的营?”张献忠否决王复臣的提议却继续在问王复臣,这就体现出他对王复臣的信任。
      “干系太大,400人的生死,大王,我去吧!?”王复臣再次拱手道,不过这次是专向张献忠打礼。
      “复臣,你统着中营,还是我去吧。”钟国柱伸出手按了一下王复臣的肩膀,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在西营,他是特殊人物,按照资历来说还是张献忠在的边军时的上级,当初张献忠犯事儿还是他去求主将陈洪范为张献忠脱罪的。起义后,他因为年纪稍微大了,一直在教孩儿营练武,而实际上,西营很多头领都是他教出来的。
      张献忠左右看了看,确实没有人比钟国柱更合适了。论经验,钟国柱最丰富;论武艺,钟国柱也最强;论见识,钟国柱当之无愧占头名;说到威望,恐怕这西营除了自己就是他了。
      “钟师傅,那就偏劳你了。牵制不是硬拼,表示一下及早脱离才是上策,我在河东等着你。不过,什么时候行动还得看府谷的消息,我看也就是最近两天的事情了。复臣,在你的中军调一个最强的营出来给钟师傅。”
      一个关系到西营起义军上下5000多号人命运的决策就这么定了下来。

040 转战前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