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卷 三:(尔虞我诈)第八十四章[1/2页]

兵戎 伐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若讲骑战,在至今以来大隋绝对算是华夏历代以来能与西汉堪比的朝代之一。来护儿虽不敢说自己是大隋最熟悉骑兵作战的人,但是在他在北周时期就一直在塞外率领骑兵作战,长久累积起来的经验使他敢于说自己是最熟悉的人之一。
      面对突厥人的残兵来救,他率先咆哮,后面杀得兴起的骑兵也都咆哮如雷,滚滚蹄声之中,那前指的战刀和长枪似乎引发了空气的震鸣,竟是发出了诡异的呼啸声。在那呼啸声中列成了直线的骑军像是泄了闸的洪水,气势如虹,滔滔而滚,兵锋直指冲锋而来的突厥骑兵。
      从三十里外赶来支援的其他突厥部落的骑兵是看见火光急急赶来,他们已经听到了溃兵的警告,他当然知道那隋军迂回偷袭的军队,是狡猾而且残忍,但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隋军是怎么迂回过来的。
      弹汗山的残兵想退,但是实在抽不出身,本来有崩溃迹象的军队在得知援军已至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地势的局限性已经让隋军攻击时并没有俘获太多突厥人,他们原本以为只要冲进突厥人的营地就是胜利,没想到突厥人会那么顽强,竟是不断地抵抗。
      都兰可汗的大儿子南都牙举目向外望,看见侧击的隋军骑兵正在龟缩,而后方本阵更是非常奇怪地分成了两个,看到无数杆火红的隋军旌旗时忍不住打了个寒战,“隋军到底来了多少军队!?”,再看到右侧一支骑军笔直地冲将而来时。他浑身一个抖擞,“退后,快!退回与援军会合!”,他终于做出了残酷的抉择。抛弃那些跑得慢的妇孺!
      突厥人稍微退后一步,隋军骑兵就往前压一步,两支军队像是全部裹满了蜂蜜一般,剪断了那头地丝,这头又互相黏在了一起。
      在弹汗山阵左边侧击的隋军骑兵退却后,那支与突厥骑兵战的另一支隋军骑兵也是一个回转,呼喝着战号对突厥人的想要集结地残兵再一次发动了冲锋。
      南都牙开始紧张了,他刚刚看到三队援军中的一部被杀得连连溃败。就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挽回,他十分恼怒自己的父亲为什么非要和隋国人过不去,像启民可汗那样依附隋国不好么!
      前来支援的一部突厥骑兵听到后面撤退的号角先是要退,不料又响起了命令他们顶住的军令,前军的突厥人发懵之际,似乎有人再喊“后面的要走了!”,那些被隋军逼得阵阵后退地突厥人下意识地回头看,看见己方军队果然在退,心里发愣。脖子一凉,分首异处战场分心者:必死!
      南都牙说到底就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首领。心里痛骂自己的父亲自不量力等人的同时,心里已经想要投降,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错的,突厥已经弱到无法与隋国对抗了。只有依附才能使突厥重新强大起来。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以前的匈奴、鲜卑等塞外民族哪个不是中原强大的时候乖顺,等待中原再次弱小地时候再攻杀?
      南都牙看向火势冲天的营地:“退,直接退,不用管那些人了!”
      要想在激战中与敌军分开距离,必然要牺牲一部分部队,而恰恰地,那部分要被牺牲的部队必然不甘愿。如此一来退就演变成了崩溃。
      都兰可汗发出了沉重的呼吸声。他双眼充血,心里恨极了启民可汗。如果没有启民可汗的人带路。隋军绝对无法神不知鬼不觉地迂回,他发誓一定要向启民可汗报复!
      杨广确实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他发现都兰可汗发现自己地营地被烧毁时竟然不是选择撤退回援,而是拼死进攻,这让他倍感压力。
      “杨素和高太自信了,竟是判断都兰可汗会退!”杨广猛然一顿,转视右侧陈宗泽身在的位置,“不过这样也好,阵型不破突厥人休想进来,等骑兵回转,都兰可汗必死于此地!”
      现在的陈宗泽确实脸色忧郁,他们已经在前线顶了至少两个时辰,将士们的体力已经下降到一定程度,如果突厥人再发动死攻,很难说阵型会不会被突破。他想向杨素建议调换生力军上来,可实在是位卑权小,没那个资格啊!
      幸好,杨素似乎也发现前方

卷 三:(尔虞我诈)第八十四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