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向守门的夜更之卒低语几句,原本应该彻夜警戒的一个队五十人竟是离开了。
远处躲在黑暗的一个人看到守门地士兵全部离开不由怔了怔,他看了一会又见那帮士兵回来,不过这一次却是出了许多行动有些僵硬的人。由于怕被发现离得太远,他没有看清楚那些人是草人伪装,见到又有一帮士兵收了不少火把使得辕门光亮变得有些不足,他们大笑几声后离开,他以为这是在进行换值。看了一会退向黑暗消失不见。
军营外围的一座座帐篷里面。那些本该有士兵躺着安睡地床榻显得空荡荡,以往的整洁和有序在这里找不到。里面像极是飓风扫过似得混乱,毯子被丢到地上,几双破旧的鞋反倒着弄在床榻上。这种模样像是遭受袭击似得突然撤退,这才显得如此慌乱。
南面地营地,依稀能听见那里传来的马嘶声;东面的营地却是一片大亮,似乎能够看见有士兵彻夜在搬动什么东西;北面和西面却是好像士兵都安睡了那般显得静悄悄,若不是还能看见巡逻队的身影,真会怀疑那里到底有没有人。
布置妥当的隋军接下来需要做的只是等待战事暴起。所谓万般具备,就等接战十里。从上往下看,西面和东面的军营由外往内推进大约两里变得空旷,这里不再是帐篷而是一个个时刻等待厮杀的士卒。
西面足有杨素率领地十七万士兵按阵型摆开,他们全副武装,依照军阵排列而坐。前几排是手持六米长矛地枪兵,依次而后是持盾握刀的朴刀兵,其后才是弓弩手。看那些弩兵分射程距离地安排,再看旁边端着箭匣的搬运兵,他们显然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都能听从号令发射箭阵。
整个作战计划其实非常简单,既然知道都兰可汗会率军夜袭,那么便用步军来吸引突厥人的注意,用步兵吸引住来袭的突厥人主力,让骑兵迂回去袭击他们的老巢。
当都兰可汗知道老巢被袭击,那么他肯定会陷入两难,回去解救老巢就有可能被隋军尾随掩杀,不去救老巢没了又会实力大损,难以抉择间一定会露出破绽。
杨广的要求是尽量杀死杀伤来袭的突厥人,由此阵势又要讲究防御性又要有进攻性,众将一合计建议让步军在前面摆个大型的雁行阵,此阵利于防御而且能够发挥弓弩之利的绝佳效果。
雁行阵出自《孙膑兵法》,是华夏军事野战时经常用到的军阵之一,用起来也就轻驾就熟,再有前方大将的监督基本不用担心被突破。
夜黑风高,黎明前的黑暗笼罩而来,静坐于地的隋军弓弩手感觉到了地面的震动,原本在闭目养神的弓弩手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猛地睁开双眼。
中军大帐之内,有一个空空的大水缸深埋地下只留缸口,那名趴在水缸口的文吏清晰地听见了轰隆声响,他站直起来禀告:“殿下!水缸有声!”
静坐两旁的将领们表情变得振奋,他们无不在心里暗道:“迂回之军有望攻下都兰可汗的老巢了!”
阳光亲自去确定,他转头兴奋地看着陈宗泽说:“吩咐下去,敌军来袭,各将就位,按计划与敌接战!”
陈宗泽轰然应“是!”就转身走出大帐。
西面的夜幕下,大量骑兵向隋军大营悄悄地接近。他们分成了三个梯队,第一段一万五千骑、第二段两万骑、第三段却只有五千骑,形成波浪形缓缓地推进。
在靠近隋军营寨约有五里时,一声震天呼喝突然爆响,缓缓前进的一万五千突厥骑兵加快速度驰骋,他们用奇怪的语言喊着“杀!”,卖力催动战马向前。
都兰可汗在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不再隐藏行踪进行袭击时,他看见突然受袭的隋军营寨有人不断来回地奔跑,认为那是隋军怵然间被袭自乱阵脚,等待一万五千骑杀进隋军营寨,用着摧灰拉朽的速度不断推进,他笑说:“隋军啊,哪里比得上草原的狼群,突然受袭只顾逃命没得抵抗啦。”
最先冲进隋军大营的突厥骑兵自以为神勇地大喊大叫不断向前,猛然间前方的光亮全部熄灭,使得有些骑兵撞上帐篷掉下马背。带有火把的骑兵尽情地焚烧营帐,使得大营前一段充满火光,往前却是一片黑暗。
有突厥骑兵冲进了黑暗,他们目不能视只有不断往前,催动战马的骑兵接近五六米时才看见前方立着无数的士兵,他们一呆下意识想勒马已经来不及,战马地前冲速度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撞向枪林变成一串串肉串……
卷 三:(尔虞我诈)第八十章 :得窥先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