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等人不但将自己的要求全部完美地实现,更有不少改进。眼下虽然还未进行试射,但他已经有十足的信心,相信必定能够成功。
史梁、周宁和刘成学等人听不懂那些复杂的东西,却被那口径150毫米的巨炮所深深震撼。这比75毫米的新式火炮的口径整整大了一倍,自是不难想象其威力如何。如此口径对付铁甲舰稍显不足,但对于木制战舰来说却绝对是噩梦!
众人此时已急不可待地想要见识一下这舰炮究竟有多厉害,因此王锐也不再多耽搁,当即下令扬帆,直朝着预定的海域驾去。
长空如洗,碧波荡漾,战舰劈开浪花,仿佛是轻松地在海面上滑行。
陆地在身后被越抛越远,从清晰到模糊,直至完全看不见。眺望四周,已全然是海天一色,似乎全无尽头一样。
说来惭愧,王锐虽然是从现代穿越而来,但却是第一次在大海上航行。此时自是感到心胸为之一阔,直欲放声大喊大叫一番才觉得痛快。
看着四周海天一色的景象,他像所有第一次在大海上航行的人一样感到心醉神迷,也同样是不辨了方向。
好半晌的功夫,王锐才终于略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将目光望向了贝阿特丽丝,现在正该是她大显身手之时。
贝阿特丽丝却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此时她正与几名副手低头在海图上指指点点,不时议论着。刘成学则与几个海龙卫的军官拿着一架象限仪在反复研究,显然对这种航海仪十分好奇。
在海上航行离不开两样宝贝,一是航海仪、二就是海图,两者缺一不可。
大海茫茫,无参照物可寻,所以要通过观测天体来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辨明方向。而航海仪就是用来观测天体和定位的仪器,中国古代用的是牵星板,西方则用的是象限仪。
大约在元代时期,我国天文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观测星的高度来定地理纬度。这种方法当时叫“牵星术”,牵星术所用的工具就叫牵星板。
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二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
比如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可用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这样就可以测出所在地的北极星距水平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块木板和象牙块四缺刻替换调整使用。求得北极星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明代牵星,一般都是牵北极星,但在低纬度(北纬六度)下北极星看不见时,也可以改牵华盖星。
另外明代在航海中还定出了方位星进行观测,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来决定船舶夜间航行的位置。当时叫观星法,观星法也属牵星术范围之内。
西方所用的象限仪是16世纪末英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所发明,他在1585~1587年期间,曾为找寻西北航道,经格陵兰岛、巴芬湾做了三次探险航行。
约翰戴维斯的象限仪,或叫“竿式投影仪”,是16世纪和17世纪最伟大的航海发明。其原理很简单。航海者无需像使用星盘或简单象限仪时所要求的那样设法看太阳,而是利用棍棒投射到刻度计上的影子,其影子端的位置表明了太阳的高度,这样纬度就可以计算出来了。航海者在平静的海面上,甲板稳定的时候使用戴维斯象限仪时,能取得最佳效果。
这种仪器帮助约翰戴维斯成为当时一名非常优秀的航海家。在一个多数人对纬度的计算只能停留于度数的时代,戴维斯能精确到分。他的这一技能使他经常被航行到远东的英国和荷兰探险队雇用,也使他完成了三次找寻西北航道的探险。
上面所说的是天文航海术,除了这之外,我国古代在地文航海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航行仪器如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的发明和创造,以及针路和海图的运用等。
航海罗盘自不必说了,指南针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很快便应用在了航海之上。
航海罗盘上定二十四向,把罗盘三百六十度分做二十四等分,相隔十五度为一向,也叫正针。但在使用时还有缝针,缝针是两正针夹缝间的一向,因此航海罗盘就有四十八向。四十八向每向间隔是七度三十分,这要比西方的三十二向罗盘在定向时精确得多。
古时船上放罗盘的场所叫针房,针房一般人员不能随便进去,掌管罗盘的人叫火长。
计程仪又叫测程仪,就是以一天一夜分为十更,用点燃香的枝数来计算时间,把木片投入海中,人从船首到船尾,如果人和木片同时到,计算的更数才标准,如人先到叫不上更,木片先到叫过更。一更是三十公里航程。这样便可算出航速和航程。
至于海图,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上己有海道图,这是我国航海海图最早的记载。明茅元仪辑《武备志》二百四十卷,卷末附有“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这就是著名的“郑和航海图”了。
王锐所搜集的那些资料里除了宝船的详细图纸外,还包括了那“郑和航海图”。其上不但记载了往南洋的海路情况,还记录有各处州府山形水势深浅泥沙礁石等状况,可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眼下贝阿特丽丝等人所看的正是根据“郑和航海图”复制的各分区海域图,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200年,但海域图仍是大致准确。当然,等将来水师完全成立之后,所有的海图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
刘成学和一众海龙卫的军官早已听过贝阿特丽丝的讲授,学到了不少航海的理论知识。但他们此番也是第一次出航,因此全都格外兴奋,如饥似渴地实践着象限仪和海图的应用。光纸上谈兵是造就不出航海家的,更锻炼不出优秀的水师指挥官,像这种实践对刘成学等人来说非常重要。
王锐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当初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能“拣”到贝阿特丽丝这宝贝,这是他的幸运,也是大明的幸运,可能真的就是天意如此吧!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们已进入了预定的海域。贝阿特丽丝下令减速巡航,同时全力搜索目标。这一次的出航不但是试验舰炮,而且同时也是一次实战演习。
众人各自举起千里镜,往不同的方向搜索。
只一会的功夫,就忽然听到桅杆上的了望哨高声喊道:“发现目标,在左舷30度,距离20里!”
众人闻言无不精神一振,纷纷朝那个方向举千里镜望去。仅片刻的功夫,一点桅杆就出现在视野之中,紧接着整个船身也逐渐呈现出来,跃然于海面之上。
王锐忍不住转头微笑看了刘成学等人一眼,心说你们这帮家伙现在可是相信脚下的大地是圆的了吧?刚刚这一幕便是最好的证明!
刘成学也正朝他望来,脸上流露出震惊和叹服的神情。关于大地是圆的一事他从贝阿特丽丝那里听到的是与王锐一样的知识,但直到此时方才确信无疑。如果大海是一个平面,则断然不会出现刚刚那一幕!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下刘成学等人哪里还敢再有怀疑?
那目标亦是一艘福船,一早便抛锚在了那里,作为今日试射的靶船。
此时目标出现,船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贝阿特丽丝下令调转船头,朝着目标全速开进。所有岗位上的人都忙碌着,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就仿佛是实战一样。
王锐也感到热血沸腾,笔直地站在舰桥之上,一动不动,从千里镜中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靶船。
两船间的距离被迅速拉近,炮塔前的窗口已然打开。瞄准手在通过光学瞄准具瞄准,紧张地计算着射击诸元,不停大声报告着参数,调整着炮管的方向与角度。
很快,两船间的距离已接近到10里左右。瞄准手大声报告,射击诸元已然准备完毕,可以随时开火。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在王锐的身上,不用多说,这第一炮的命令自然是应当由他来下达。
王锐神色不动,暗暗深吸了口气,忽然间用缓慢而又坚定的语声说道:“好,开火!”
炮长立刻大声重复了他的命令,随着话音落地,舰炮猛然发出了一声怒吼,整个船体都随之猛地一震。
炮弹划破空气发出尖利的啸声,直扑靶船而去。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注视下,靶船上轰然爆起了一团火光与烈焰,几乎将整个船头都炸得粉碎!
先是片刻的沉默,紧接着众人猛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第四百三十一章 舰炮雄威(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