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五章 皇帝的秘密(下)[2/2页]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他狠狠扫了温体仁等人一眼,微皱眉头开口说道:“朕没逼着尔等去变出钱粮,但此事总要想出个办法才行。杨卿说的没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没有钱粮,又如何赈灾、剿贼?不知众位卿家可有何良策?”
      温体仁等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敢开口答话。他们身为阁臣,当然是最清楚财务状况的了。说大明兵精粮足不假,只不过现下正处于一个财政资金周转的空挡而已。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想拖王锐下水的原因,他就算再有本事,想应付这种局面也要加倍困难,自然会牵扯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正是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眼下见小皇帝似乎有些生气,温体仁和周延儒不敢再开口。他们的心里十分清楚,现在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无非是再捐输罢了。但他二人可不想提这个建议来得罪人,于是只好装哑巴了。
      果然,眼见众人都不说话,王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如今之计惟有像上次山东赈灾时一样,依靠捐输和筹借钱粮来解这燃眉之急了!眼下朝廷不是无力应付这种局面,只不过正巧赶上钱粮周转的空挡罢了。只要度过这个难关,相信开春以后情况就能得到缓解。温大人,不知在下说的可对?”
      温体仁的眉头不易觉察地微微一跳,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国公爷说得一点不错,只要转过年来,相信钱粮就再不是问题!”
      崇祯闻言眉头重新舒展开来,将手一拍哈哈笑道:“好啊,既然如此,那就依太傅所言,暂且依靠捐输和筹借钱粮来解燃眉之急!朕仍当先做表率,捐输1000万大明银元!”
      他是汇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王锐在分红利方面又对其特殊照顾,所以现在他是“财大气粗”,一张口就是1000万大明银元。当然也是定下了一个高标杆,令其余人不敢抠门地少捐。
      果然,他的话一出口,温体仁等人已经是暗暗叫苦,心说这下子又要荷包大出血了。皇帝一开口就是1000万,他们这些阁臣就算是勒紧了裤腰带也不敢相差太大,否则很有可能明天就不用再在阁部里混了。一想到这里,他们不由得对王锐恨得牙根都直痒痒。
      心中在暗暗滴血,但众人还得装出高兴的样子,齐齐跪地称颂小皇帝一番。
      王锐的心中暗笑,起身以后紧接着开口说道:“皇上既已身为表率,臣等自当效仿。微臣也愿意捐输1000万大明银元,粮食5万石,另外还承担这些粮食运往目的地的全部费用!”
      崇祯闻言大喜,立刻连声夸赞道:“好,好,太傅如此为朕和朝廷分忧,实为群臣之楷模!大明能得太傅,真是社稷幸事、朕之幸事、百姓幸事!”
      杨鹤也是面露激动的神色,起身朝王锐一揖到地说道:“下官替陕西百姓多谢威国公了!请国公爷放心,在下必定尽心竭力,绝不有负国公爷的举荐之恩!”
      王锐也连忙还礼微笑道:“杨大人言重了,在下也只是尽替君父和国家分忧的本分而已。只要杨大人能尽本分,相信亦不会有负皇上的信任与厚恩!”
      他们三个说得热闹,一旁的温体仁和周延儒却险些当场吐血晕了过去。小皇帝刚刚定的标杆已经够恐怖了,没想到王锐几乎又将之翻了一倍!二人心说你有钱想白扔给那些饥民没人拦着,可不带这么坑人玩的。皇帝的金口一开,你就是群臣的楷模,我们的荷包可又要出血更多啦!
      他二人本想借这一次的机会拖王锐下水,可是没想到不但没能得逞,而且眼下又被其反过来不露声色地摆了一道。现在王锐一张口就捐1000万大明银元和5万石粮食外加运费,真是给阁臣们出了个难题。身为宰辅的他们尽管没那么富裕,但绝对数相差过远的话脸上也不好看,这不是明摆着想让自己破财吗?
      其实他们还真是冤枉了王锐,他的本意并非是针对这些阁臣,而只是想尽自己的力多捐输一些钱粮而已。眼下他几乎垄断了银行、煤矿、军工等行业,未来的造船和海运也必定是握在手中。另外在聂家、谢家的许多产业中都有股份,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区区的1000万大明银元和5万石粮食只是小菜一碟。若非考虑到不能僭越小皇帝太多的话,10倍于此的数目他也不放在心上。
      王锐之所以这般大方,既不是想讨小皇帝的欢心,更不是想求名,而只是出于感恩和同情之心罢了。他能有今天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一是要感谢上苍的眷顾,二是尽皆取自于这个时代、取自于大明。因此他饮水思源,也要回报这个时代、回报大明。
      另外一想到饿殍千里、易子而食的惨状,王锐的心中也充满了同情和不忍,从内心里想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灾民。
      温体仁等人当然是不可能理解王锐的做法的,这就是思想意识和境界的差距。王锐在这方面比他们要领先了数百年,也正是这种无法弥补的差距,决定了最终的胜败。
      眼见王锐率先做出了榜样,温体仁等人的心中虽在暗暗滴血,也只能咬牙跟着捐输一个令自己抓狂,而令小皇帝感到满意的数目了。
      不一刻的功夫,众人已报数完毕。
      崇祯显然是十分满意,满面笑容地开口说道:“众卿不愧是朝廷柱石,朕的肱股之臣。若是群臣皆能如此,朕将无忧矣!”
      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朕看捐输和筹借钱粮一事就仍由太傅负责,杨卿就赈灾和平乱之事还需多向太傅请教。这几日你且多做准备,待选一良辰吉日,朕亲自为你饯行!其余的钱粮调拨等事宜,皆由阁部负责。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众卿就先告退吧。温卿和周卿留一下,朕还有事与你们商量。”
      王锐等闻言当下领旨告退,温体仁和周延儒则留了下来。
      当众人全都出去后,朱由检沉吟不语,好象在想着什么心事,将温、周二人完全忘了一样。
      温体仁和周延儒面面相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道皇帝特意留下他们二人究竟有何要事,朱由检现在的表现令他们感到有些不安。
      好一会的功夫,朱由检突然打破沉默开口说道:“温卿、周卿,你二人是否对太傅有所不满呢?朕想听实话,如果你们想糊弄朕的话,那不用回答也罢!”
      他淡淡地说来,温体仁和周延儒却只感到好象在耳边打了个霹雳一样,直震的二人浑身猛地一颤,如遭雷噬般僵在那里。他们不知道朱由检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因此心念电转,寻思着应该怎样回答。如果一句说话说的不对,可能会立遭不测之祸!
      二人毕竟是久经风浪了,且俱圆滑无比,片刻之间已然有了计较,对视了一眼后当下双双跪伏于地。
      只听周延儒恭声开口说道:“回皇上的话,臣等万万不敢!威国公乃天纵奇才,为皇上和大明屡立赫赫奇功,其彪炳功绩千古罕有!不仅如此,威国公对皇上的忠心也无人可比。为了替皇上和朝廷分忧,捐输千万亦毫不放在心上,此等高风亮节也是千古未见!为人臣者,如此恐怕已是极致,臣等既是敬畏,又钦佩至极,如何敢有丝毫不满?还请皇上圣心明鉴!”
      他这一番话说罢,一旁的温体仁也不由得暗暗叫了声绝,对周延儒佩服不已,连忙随声附和。
      周延儒适才所言似乎是将王锐大大夸奖了一番,实际上却处处暗含玄机,充满了挑拨之意。
      “彪炳功绩千古罕有”,换句话说就是功高震主!“捐输千万亦毫不放在心上”,那恰恰说明了其必是富可敌国,这么多钱财是如何来的?“为人臣者,如此恐怕已是极致”,潜台词就是再进一步的话,那就要逼宫篡位了!而且同朝为臣,相互间哪来的敬畏?又是不敢有丝毫不满,似乎不是出自真心,处处显示出了王锐的权势熏天、大权独揽。
      如此巧妙地寓挑拨和提醒于夸赞之中,而且差不多是脱口而出,这份急智和口才的确可称得上是世所罕有,所以连温体仁也忍不住佩服之极。只要朱由检不是太笨,稍微有一点帝王心术的话,就肯定能从周延儒的话中体味出东西来,难免对王锐生出芥蒂之心。
      周延儒没指望着用这一番话就能扳倒王锐,只是想在小皇帝的心里种下一粒有毒的种子而已。
      总有一天,这粒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毒苗,进而慢慢变成参天大树。到那一天,只要把握住合适的机会,就是一举置王锐于死地之时!
      一番话间就已经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周延儒也暗暗感到得意,心说若非今日皇帝有此问,还真难找到给王锐下“烂药”的机会。如果是平常说这样的话,那就太过做作,一下就能被皇帝识破。眼下说得这般巧妙,皇帝只会认为自己是无意中真心流露,更加会好好体味!
      应该说周延儒的此计的确是巧妙而又阴毒,最厉害处就在于其无形无影、不露痕迹。如果是换了其他的君臣二人,他这一次十有八九就会得逞,因为他话中的寓意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深为忌讳的东西。
      只可惜周延儒却不知道朱由检有一个秘密,一个有关于他和王锐之间的秘密,这个秘密连王锐也不知道,却对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秘密不是别的,就是当初天启皇帝临终托孤,成国公朱纯臣突起发难时,其实朱由检早已经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因此将朱纯臣和王锐翁婿两人的对话大半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之所以能够提前醒来,完全是因为李惟民的手下留情。
      李惟民侠骨丹心,跟随了王锐那么久,二人一起经历了许多磨难,对其是真心钦服,相互间也如兄弟一般的情谊,因此从内心里并不赞同朱纯臣的做法。但他忠于旧主,最终仍是选择了遵从朱纯臣之命。
      可在对朱由检下手时,李惟民却担心当真伤到了信王,所以又收回了几分力道,结果导致了其提前醒来。
      但是朱由检却继续假装昏迷,一直到最后被“救醒”。这件事情连王锐也被瞒了过去,朱由检始终隐藏在心底,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
      朱纯臣和王锐的对话给了朱由检极大的震撼,也奠定了他对王锐绝对信任和视为亲兄弟一样情谊的基础。
      在当时的情况下,王锐无论是同意了朱纯臣的建议,还是自己起了不臣之心,连自己的岳父也一并“做掉”的话,都能轻易窃得他老朱家的大好江山。可是王锐却丝毫不被帝王之位所动,毅然选择了大义,竟亲手粉碎了岳父的阴谋,保得朱由检登上了皇位。
      朱由检对整个过程偷偷看得一清二楚,除了感激之外,对王锐自然是无比的信任。在那种情况下王锐都没起了不臣之心,今后自是更加不太可能。否则岂不是舍易求难,脱了裤子放屁不嫌麻烦?以王锐的精明,又怎能行此不智之事?
      正因为这样,所以说无论王锐怎样功高震主、如何大权独揽,朱由检都毫不在意。他很清楚王锐对朱纯臣说得都绝对是真心话,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大明走上强盛之路,同时成就一代名臣的经典,永载史册。而他自己要实现成为一代圣君的理想,也绝对离不开王锐。
      当然,朱由检并不知道王锐其实是对当皇帝半点也没兴趣,所以才选择了现在的路。
      但不管怎样,王锐都是经过了真正的考验,无意中令朱由检知道了其真心。
      他对王锐原本就当作是大哥一样,这一来自是更绝对的信任,又岂是周延儒一番自以为巧妙的话所能动?
      因此周延儒和温体仁哪里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只是一相情愿罢了……

第四百零五章 皇帝的秘密(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