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月色渐渐的隐去,竹林间残影交错,落叶随风凋落飘零,
      我感觉腿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知觉,如同和上身分开了一样。
      忽然间,头上有了几分凉意。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
      淅淅的细雨,渐渐的愈远愈轻了,最终如散墨般淡尽,消弥在黑暗的夜幕中。
      凄风冷雨,千万条雨丝,像柳絮一样飘扬在空中。
      显得几分萧落,几分寒瑟。
      我微微的睁开眼睛,偷偷的打量着周围,尤其是眼前的这片神秘的竹林。
      因为我清楚的记得,黑猫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它的主人肯定就在这儿附近。
      人在遇到惊吓时往往会呈现两种反应:一种是惊慌失措,从而大声呼救,或者是被吓的失去了意志,任凭对方摆布;另外一种就是像我刚才那样,晕过去,什么也不知道。
      只不过和这些不同的是,刚才的晕倒我是故意的。
      当知道中了“附血蛊”还能神气活现的站在那儿的,估计没几个。
      我相信下蛊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我之所以要选择这种方式,并非是为了自救,对于有过很多希奇古怪的经历的我来说,刚才的情景虽然很骇人,但还不足以让我晕过去。
      我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知道究竟是谁在暗中下的蛊。
      尤其是我想搞明白,在这个荒芜的孤崖上,是谁再使用这种久已失传的神秘蛊术。
      所以我刚才才假装晕倒在地,就是为了引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附血蛊”是苗疆失传的一种古老蛊术。
      准确的说,是当年有人故意把它失传掉的。
      因为它是疯子才会用的蛊术。
      一般炼制蛊毒所采用的办法,是选择在端午节阳气最盛的时候,用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置于器皿,让其互相啃噬,最后剩下的,再混以降头师的头发灰末和精血,置于五毒神像前,虔诚供奉。
      之所以选择端午节阳气最盛的时候,就是因为“蛊”是阴性,借助阳气压制,以免遭到反噬。
      而当时选取的互相蚕食的五毒,被称为“蛊物”。
      据说当年研制出“附血蛊”这种蛊的人是一个疯子。
      苗家蛊族史上的一个世世代代遭受万恶诅咒的疯子。
      同时他也是苗家制蛊史上最令人佩服的一个降头师。
      天才和疯子也许只是一线之差。
      他一直想突破在蛊上的研制,他把蛊和血咒融合一体,可是普通的蛊物(即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即使毒性最强的,成为蛊后,也抵御不了血咒。
      没有办法,他只能反其道行之。
      即用和五毒相克的生灵来制“蛊”,如蜈蚣畏鸡,他就选用鸡来做蛊引,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是神,可是他却偏偏要化解他的佛性,让他成为一个魔。
      如果去度化一个人成为魔,也许困难并不大。
      可是如果让一个佛成为魔。
      其结局就是要么被佛毁灭,要么就是化佛成魔。
      即使成了,其人本身的魔性也更加强悍。
      制蛊也是一样,因为成蛊要用降头师的头发灰末和精血,所以蛊本身就凝聚着降头师的灵,再用和蛊相克的灵物去制蛊,降头师不论成否,都会被受蛊的灵物反噬成为“蛊人”。
      本身蛊就是一件很损阴德的事情,现在他又反其道行之,而血咒又具有很强的“咒术反噬”作用,其后果不言而喻。
      据苗家蛊族故老相传,当年这个制造出把蛊和血咒融合一体的降头师,在研制出的当夜,全寨上下,方圆五里所有的人畜,都成为了“阴人蛊”。
      “阴人蛊”就是指所有的生灵都成为和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一样的毒物,除了形体和这些毒物不一样外,其余的大脑思维方式,及其毒性都和一般的毒物没什

第十八章 蛊 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