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九章 威震高原(四)[2/2页]

万里山河 孤独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澜沧江,唐,蕃两军分成数块,各自酣斗不休。兵铁交击之声和惨呼哀号不住传来,此时双方士兵都已经杀红了眼,所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用来形容目前战场最合适不过。
      但吐蕃军本来阵势已经稍乱,如今被唐军从林中突然冲杀出来,负责守卫侧翼的两千后军如何抵挡得了。虽然号角频繁,但唐军在高秀岩指挥下如同脱缰的野马,毫不留情地冲入对方阵中,再加上其后阵的隆隆鼓声,使得一众吐蕃士兵更是心神惊惧,若非该部乃是马重英麾下精锐之师,从来训练有素,否则早已溃散而逃了。饶是如此,面对唐军排山倒海一般的猛攻,吐蕃军也只能节节抵挡,而桥上众兵被两岸心惊胆颤的士兵一再压迫,终究不能支持,当即便有许多人被挤下水去。这样一来,形势更趋混乱,一片乱军之中,扎西多吉虽然连杀数名逃兵,却再也不能号令众军,只是无奈地被挟裹着朝山谷中退去。
      马重英眼看吐蕃军经受不住唐军冲击,他知道战败不过只是迟早而已。而就在这时,耳边忽然听到夹杂不清的吐蕃话:“马重英已死,你们还打什么!”他辨明方向,正是出自唐军阵中,想来定是对方为扰乱吐蕃军心刻意而为。眼看外围士兵听到话声之后,便似被人狠狠揍了一拳,抵抗也变得绵软无力,他心中忧愤交加,想到一世英名就要埋葬此处,心有不甘之下,一振手中长刀,便要冲去杀敌。却被身边众亲兵团团围住,怎么也不让他以身犯险。
      就在众人不住劝阻时,扎西多吉率兵赶来,只听他急道:“将军切不可如此。现下敌人势大,若我等不退,便是全军覆没之局,请将军下令速退。”隔了一会儿,见马重英不语,他又道:“将军,我军在河西尚有五千士卒,还有几个千户所,如今不撤,这些便会被唐人一口吞下,到时如何救援国都啊,请将军三思,三思啊!”说着,便翻身下马,长跪不起,一众亲卫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希望主将能听从劝告。
      其实马重英又何尝不知这节,但他考虑唐军是否当真仍有兵力围攻逻些,还是不过那一般的声东击西之计,目的只为打垮自己和盆达延麾下部队。思虑一番后,他终究没能得出答案,但也明白此险不能冒,否则一旦稍有差池,就是击败眼前敌人也将不可挽回。终于,他痛定思痛,收刀回鞘,沉声道:“也罢,日后当报此大仇。扎西多,你立刻传令左军为前锋,沿大江往下游走,中军随我跟在其后,大家齐心合力,定能走出此地。”
      扎西多吉等人见他终于回心转意,心中方才安定下来,正要整军出发,却听他又道:“你去令前军吹号,告诉丹巴,命他也撤往下游,我自会在青瓦渡口等他。”
      望着双方胶着的战线,马重英又道:“去传令中军分出两千兵马,务必堵住缺口!”言毕,一提马缰,往左军赶去,只回首望了望纷乱血腥的战场,眼中尽是无奈和苦涩。
      澜沧江南岸,段冲和部下几百骑兵摆脱吐蕃军的牵制,正朝其中军杀奔而去,不过一刻工夫便同那丹巴的亲兵杀在一处。唐军在主将带领下,个个视死如归,又借着马速,当下便把吐蕃人杀得七零八落。却在这时,只听得对岸吐蕃号角大作,那丹巴原本正欲亲自上阵,闻听此号,顿时一脸惨白,当即只得率军而退。
      李佑及部下众将均知己方伤亡惨重,根本无力追赶敌人。待紧跟着冲杀了一阵后,他生怕马重英另有伏兵,便停下脚步,不去管那丹巴了,却掉头朝渡口杀去,那里有六千多混乱不堪的吐蕃士兵。
      这一仗,从清晨杀到傍晚,整整近六个时辰。双方都已人困马乏,最终仍以吐蕃军败北而告终。是役,唐,蕃两军各自绕行伏击对方,终因时机所限,唐军大破对方,斩杀吐蕃官兵一万二千余人,俘获四千多人,而己方伤亡仅五千余人,其中四千骑兵却只活了一半不到,着实令李佑心疼不已。但他也并不就此罢手,望着丹巴等人远去的方向,一声令下,几名传令兵飞身上马,也往南去,那里有两万正往此而来的唐军步卒。想来,等待丹巴的将是极其沉重的迎头一击。
      与此同时,双方有所不知的是,吐蕃国都逻些以西,四如之首的叶如境内正上演着一出百年不见的好戏。

第八十九章 威震高原(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