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巴蔓子为国之大义一诺而不惜自身。由此,巴蔓子成为巴人精神的化身,为大义凛然、笃诚笃信、救国救民的楷模。
      三国时期刘备入蜀,张飞擒严颜,张飞欲招降严颜,严颜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义释了
      严颜,严颜并没有投降,他在成都被破的消息传到忠州后自己做了断头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巴严二将军的“意怀忠信“而赐名“忠州”。这是中国大地上唯一以“忠”命名的州县。
      唐德宗时,一代名相陆贽因忠直敢言而获罪,由堂堂宰相贬为忠州别驾,居忠州十年,死葬忠州。后人为陆贽建祠曰“怀忠堂”,四
      时祭祀,香火不绝。清代姚夔在拜谒陆贽墓后赋诗曰:“仁义百篇唐孟子,排奸劲节凛秋霜。人生一死终难免,落在忠州骨也香!”
      南宋末年,一个皇帝和忠州的“忠”又发生了联系。宝祐三年,宋理宗封从子赵禥于忠州,为忠王。当时的忠州人没想到,十年后,
      理宗崩,昔日潜邸忠州的忠王赵禥成了大宋的皇帝,是为度宗。以“忠”而王之,寄托了理宗对江山社稷的一片深情。
      明代的秦良玉,更是将忠州的“忠”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巾帼女子率兄弟子侄万里勤王,沙场百战,战功赫赫,令无数须眉
      男子为之黯然失色,三朝皇帝皆对其大加褒扬,熹宗皇帝赞其镇守山海关与平奢崇明有功,御赐金匾,匾上大书“忠义可嘉”四字,并封一
      品夫人;隆武皇帝欲挽狂澜于既倒,倚秦良玉之力重振大明江山,封秦良玉为“太子太保忠贞候”。三朝皇帝对秦良玉的嘉奖,都集中在一
      个“忠”字上。令人称奇的是,秦良玉的“忠贞候”竟与老祖宗巴蔓子的“忠贞祠”不谋而合,可谓上下两千年交相辉映。至此,忠县人之“
      忠”已臻大成。
      到了这样一个扬民族之大义,重精神之信仰,可是忠骨留香的自古以来独以忠名震天下的地方怎么能不瞻仰缅怀一番。因此到了临江
      后蔡铭停了下来。看着众人的不解,蔡铭却是笑而不语。
      诸人之中不论是钟繇,戏志才还是邓芝等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巴蔓子的故事。
      钟繇看着临江县城城门上的临江二字道:“巴蔓子笃诚笃信,忠义可堪天地,难怪楚王会唏嘘‘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依
      我看此县,可名忠县。”
      “好,却当得一个忠字!”
      蔡铭大声赞着,钟繇此议与后世的县名不谋而合。颇为心动道:“现在大汉天下人心不古,忠义之士黜于外,而谄谀小人举于内。
      如袁氏之流,多只知道结党营私,却不顾天下兴亡,不知大汉有倾覆之像,民族有危亡之祸。”说到这蔡铭环顾众人道:“待米贼平,我当改
      临江为忠县,修巴蔓子墓,使其然以忠而居忠,丧于忠而葬于忠,以正民族之气节,树不灭之忠魂。诸位以为如何?”
      钟繇等人俱都点头回道:“如此甚好。”
      进到县城之后,蔡铭让人带路到县衙。及到县衙时,还没进门远远的便听到里面,叮叮咚咚如清泉般的清流声,以及莺莺燕燕的莺
      歌燕舞之声。
      蔡铭大为皱眉,正要进门,两边门卫到是蛮利索的刷的将手中铁戟一叉,将蔡铭拦住。
      其中左边那人,朝蔡铭等人一瞪,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敢擅闯衙门,打扰老爷办公,不知道老爷正忙着吗?”
      蔡铭脸色一沉,这两门人还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么远都能听到,琴声和歌声,明摆着就是在饮酒作乐,这个临江的县老爷也真
      够大胆嚣张的。
      旁边张达见长蔡铭沉着脸不高兴,不由得高声大喝道:“瞎了眼的狗奴才。你知道你拦的是什么人吗?”
      张达还没有等两人回答,就自顾自说道:“我告诉你们,他就是新任巴郡太守,建威将军,都乡侯,蔡易之大人。还不快让开!”说
      道后面张达几乎是用吼的,要不是怕吓到自家老爷等人,张达完全还可以叫得更高,完全凭气势就吓到他们。
      不过不用张达在加大声音,两门卫已经吓到了,其中一个懦弱的有些结巴的说道:“你们,你就是是巴郡太太守?”
      “那是自然,难道我们还敢冒充太守不行。还不快去通报!”张达气势高涨,有些居高临下,气势凌人的说道。
      “不用通报了,我们一起去吧!”
      蔡铭拦阻了那个就准备撒丫子跑去报信的门子。
      蔡铭在门子的指引下,其实不用指引,直接跟着廊道走就是。眼看着就要到县衙的大堂门口都可以看到里面肥环燕少的歌女曼妙的
      舞姿,就看见大堂门口,走出一个文士模样的人来,对门子低声喝道:“小乙,你又不长记性了,不知道老爷最讨厌这个时候被打扰吗。”
      那文士说完门子,又对蔡铭等人道:“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老爷现在在兴头上,万不可打断,如果你们真有什么急事的话,退到
      门外去,什么时候老爷有空自会让人通知你。”
      “哈哈哈,好!好!很好!”
      蔡铭年叫了三个好,对那文士道:“我今天总算是长见识了,原来县老爷是这么个老爷法,一县长官还可以这么当。你也是个文
      士,说不定还是个县衙属官呢!你们平时就是这么办公的?”
      那文士摸不清蔡铭什么来头,正要开口,就听到里面琴声和歌声都停了下来,一个慵懒的声音,唤道:“文英,是什么人在外面
      吵,真是不懂事,老爷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灵感全跑了。”
      停了一会,又道:“有什么事你拿主意吧!我得去江口散散心,你就不用跟着了。”说完又自言自语的叹着:“现在人是越来越
      不懂事了,一点都不知道尊重名士。”

第62章 忠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