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默契而感到欣喜,“当大人不顾万险来到京城亲自告知我身份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明白了大人的心意,也深深佩服大人的勇气,现在红妆已经渗透进入朝堂,我们不能再退。”
“殿下,上次殿下问我,应该将此事告知陛下,通过陛下雷霆之威铲除红妆,但是我告诉殿下此法不可行。”
“大人是觉得,京城盘根错节,不易妄动。”
刘羡之并没有否定,“殿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李亨看着刘羡之的表情,预感到刘羡之会告诉自己一些非常之事,“先生请说。”
“陛下的身边可能存在红妆的人,我们绝不能过早暴露我们的意图。”
李亨心中一震,“父皇身边…难道红妆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
火盆中的炭火快将燃尽,刘羡之用铁钳夹了几块炭火,放进了火盆,待李亨的情绪稍微有些平复之后,刘羡之将火盆微微往李亨的身边靠了靠,“殿下此次前来,我能感受到了殿下对付红妆的决心,接下来臣就将这些年来不为人知的事情告诉殿下。”
虽然火盆中的炭火渐旺,但是李亨仍然感觉到后背的凉意,再看刘羡之的态度,似乎一些更加令自己吃惊的事情将会接踵而来。
刘羡之的语气平淡,但是字字万钧,“殿下还记不记得,在九年前,宫城封闭了三日?”
李亨看着刘羡之,“我知道,当时宫内传出来的消息是内卫总管郭尚毓在那天也因为中毒去世,为了找出凶手,封闭攻城三日,最后找到了一个自尽的宫女,当时大理寺定为仇杀。”
刘羡之依然用陈述的语气道:“殿下,凶手要刺杀的人并不是郭尚毓。”
“那是谁?”
“是陛下。”
“什么!?”虽然李亨做好了准备,但是心中仍是一震。
“刺客穿过层层护卫,躲过内卫府的检查,并且行刺的时间和地点也选得出人意料,是郭尚毓挡住了此刻的致命一击,刺客顽抗,被当场诛杀。”
李亨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是红妆…”
刘羡之并没有否认,将手掌靠近火盆,“殿下,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楼兰,也发生了一件事。”
李亨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你指的是九年前的那场楼兰之战?”
“不错。当时楼兰唐军全军覆没,都督战死,当时被称为安西军事将才的兵马使郭子仪也下落不明。”
“当时郭子仪一部全军覆没,吸引了吐蕃军的主力,其后其大哥郭子钦率领安西军大败吐蕃军,大唐最终还是取得了楼兰之战的胜利。”
刘羡之轻轻叹息了一声,“郭子仪吸引吐蕃军主力?殿下可知当时的吐蕃军有多少人?”
“吐蕃军有一万骑兵。”
“错了。”
李亨皱眉道:“错了?若塘报上谎报敌军人数,可是死罪。”李亨方才与刘羡之对话,已经察觉有些事情表面上与真实的情况截然相反,心思忽然转换,开口道:“塘报是假的?”
刘羡之沉吟了一阵,不紧不慢地道:“红妆的人袭击了凉州驿站,伪造了那封塘报。”
李亨的声音也有些激动,“真实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羡之的表情显得很严肃,“吐蕃军真正的人数是那封塘报的十五倍。”
“十五万!?”李亨不由得提高了自己的声音,“若是十五万,就算是集合安西所有兵力,我们也绝对赢不了?可是…”
“郭子仪交战的时候,吐蕃军已经初露出了锋芒,不到半个时辰,郭子仪的楼兰精锐全军覆没,而当郭子钦出手的时候,击败的是吐蕃一万前锋部队,而十五万主力已经悄然撤退。”
李亨继续问道:“十五万人足可以攻下楼兰,冲破边关,威胁京畿,为何要退?”
刘羡之一字一句地道:“因为当时刺杀计划失败了。”
李亨又怔住。
在一瞬间,李亨忽然明白了一切。
李亨看着火盆中的火焰,握紧的双拳指甲已经刺入肉里,“大人,我明白了。红妆现在依然有当年的势力,依然可以发动惊天计划,京城形势复杂,在没有弄清红妆的关系网之前,此事不宜冒然告知父皇。”
刘羡之见与李亨心意相通,行了一礼,“殿下,这正是微臣的本意。眼观九年前的计划,西域存在红妆分支,相比朝堂之中的暗斗,此刻微臣在京中还能够加以掌控,而边庭的兵变之事,若事先没有兵力部署,则根本不可控制,因此这盘棋首先要交手的地点便是在西域。”
“大人所虑与我不谋而合,吐蕃觊觎我大唐西域领土,红妆意图颠覆我大唐,他们互相勾结,便是我大唐目前最大威胁,我,定要铲除红妆。”
第二十七章 真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