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法本来就不正常,所以也没能研究出什么来。要知‘筑基时采的灵气唯纯唯一才是上品,要么就全是太阳紫气,要么就全是太阴月华,要么就全是草木生气,要么就全是庚金锐气,大地精气等等……,筑基成功后,再花大量的时间来剔除杂质,把黍珠练的如一颗水晶珠子,如一只琉璃宝瓶,这才是正常的筑基法。王艾德却是根据自己的理论,采得没人敢吸收的太阳真火筑基,又用太阴月华来中和,结果却玩脱了,两者并没有融合,反倒互相交锋,谁也奈何不得谁。但是又确实如同王艾德的理论般两者同源而出,在黍珠中即互相交锋,又互相转化,如不是两者同源而出,可以互相转化,黍珠中的那点太阳真火早就被大量的太阴真气泯灭了,毕竟就算原子弹再强也不可能烧干大海,而王艾德也早就变成了白痴,要知最开始吸收的第一缕能量是最重要的,是融合了真灵我识形成的,一旦被灭,魂飞魄散,连进入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王艾德以前看仙侠小说,发现很多小说中都把《黄庭内景经》神化了,似乎只要练成了《黄庭内景经》,就连道祖鸿钧也奈何他不得,甚至还有说什么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黄庭内景经》就是遁去的一。他每次看到,都觉得可笑之极,《黄庭内景经》第一段话的内容就指明了作者。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
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
是为黄庭曰内篇……
这‘太上大道玉晨君指的是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道君,又名通天教主,这位圣人倒是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在神话传说中,是唯一没有敝帚自珍的圣人,这位圣人将一切大道传下,供门下弟子自择自修,修成什么样全看自己,所以才有了后来金鳌岛万仙来朝的盛况。
这《黄庭内景经》本是道祖鸿钧的弟子,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作来供弟子们做参考的工具书,就算全部练成了,又如何能和通天教主的师傅道祖鸿钧相比?就算和通天教主也是没法比啊。
再说这‘黄庭二字指的本是每个人都有的泥丸宫,又名祖窍,又名黄庭,位置在双眉之间向内三寸处。‘黄庭是灵魂的居所,是我识的中枢,是精神海的核心。《黄庭内景经》讲的就是泥丸宫祖窍黄庭内的建设之法,如三花五气,庆云金灯,以及身体器官的种种功能,以及如何修练神通的简单介绍。所以说,通天教主作的这部《黄庭内景经》,本就是一部工具书,和《中华字典》《汉英大词典》等同。就如同学语文,学英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单词经常要去查字典一般,修仙者有了疑惑,也会去翻翻《黄庭内景经》,这本就是修仙者的工具书。所以才有“相逢处,非仙既道,静坐讲《黄庭》。”的说法,就如儒家的《论语》般,夫子们教导弟子,都要先从《论语》讲起。再说,你就算把中华字典背下来,你就能说自己是国学大师了吗?
“去,这杂念真是来不知何处来,这想法都偏离到哪儿去了。”王艾德自语道,然后就把注意力收束回来,重新思考王氏自创修真法的第三阶段。
‘道书中有‘性命双修的说法,这‘性我已知道,就是‘根性,是灵魂的能量核心,这‘命又是什么呢?这‘命之一字似乎很简单,一句话就包括在内:死了命就没了。王艾德思考到这里,连忙记载在纸上,然后继续思考。
‘‘命就是生命,代表的就是这一堆碳水化合物的肉体了,我以前似乎想错了,这堆碳水化合物也并非是完全无用的啊!这肉身还是有点作用的,至少在灵魂可以修成‘元婴,独立存在之前,还是有用的。难怪道家说肉身本是度世之宝筏,至于佛家说肉身只是一具臭皮囊,估计他们和我一样,也是把肉体灵魂分开来算的,也许是佛门独特的‘舍利修行法门的缘故?王艾德继续将这些混乱的想法记载在纸上,他的修行法门就是这样不停的提问,不停的思考,求解,才一点点研究出来的。
那‘命如何修呢?王艾德又这么问自己。
武功?不对,武功层次太低了,武功修炼也是动则几十年才可修炼出效果,不可能是武功,生命太短暂了,武功来不及。
十五、性命双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