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失意还乡(上)[2/2页]

转世汉王 宜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些谋略,也断然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场合揭发出这样一桩事情来。若是他揭发的是件谋反要案也就罢了,既不丢人,也属得当。可偏偏他揭发的乃是一桩根本就上不了台面,且人人心里有数的丑闻,因此搞得景帝深感丢脸,又迫得景帝骑虎难下,若不是窦太后出面消解,这个寿筵可能就此便算完了。一旦皇子获罪,谁还有心思去吃什么美味佳肴,就是景帝自己,可能也马上就要拂袖而去了。因此,赵王此举,刚开始还自鸣得意,心想和自己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及至后来被景帝言语敲打才醒过味来,至此已经吓了个不轻。坐在那里想了半天,几乎肠子都要悔青了,此举虽说明着是要陷刘平于不忠不孝,可顺带着却给了景帝老大一个难堪,给皇帝难堪的人,不用说,百分之百的不忠不孝。若是景帝再多疑些,可能还要怀疑他另有所图,想到这里,赵王又是一身冷汗,眼前的饭菜均索然无味,心里打起了小鼓。
      当然刘发父子三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此变故,眼前的一切都似乎再和自己没有关系,只是茫然坐在席上。那边厢,群臣为了缓和气氛,讨好皇帝,已经想出了另外的法子,一个个地在那讲起逸闻趣事来了,为首的当然就是景帝的几个弄臣。皇帝太后本就不太把下面人的事情当回事,因此几个笑话趣闻过后,已经龙颜大悦,群臣又不停地凑趣,一时之间,刚才的肃杀气息一扫而空,又回到了寿筵该有的模样。刘发三人见众人笑,嘴角也都机械地跟着上扬,看着却比哭还要难看三分。
      好不容易挨到寿筵终了,皇帝太后回驾了,众王公大臣都松了口气,开始准备退席。却见胶东王首先站了起来,踱到赵王的跟前,说:“今天兄弟可是长了脸了,掀出这么大个案子来,却不知父皇该怎么封赏于你呢?”赵王一听正要动怒,又眼见这不是地方,只好隐忍下去,加上自己现在本就有点失魂落魄,哪里还有心思和人诡辩,当下站起身来,大袖一拂,也不待别人退席,径自出了前殿。众人随后也纷纷退了出去,刘发父子三人落在最后,默默然地也回了未央宫的歇息之所,刘发走时没敢看母妃的眼神,心下哀然。
      回到歇息的宫殿,却早已看见一群宫女太监在收拾他们的行装,想是下面的人奉了旨意,即刻就来轰他们三人走了。父子三人默然跪在榻上,也不说话,过了片刻,刘发领头,三人出了未央宫。宫外,太常寺早已把来时的车驾备下,还是那太常寺少卿李玄在那候着。李玄见他们三人失魂落魄地踏出宫门,赶忙迎了上去,一切还是如礼,并不因为他们三人现在失意就有所怠慢,刘发略带感激地看了李玄一眼,由太监扶着上了车驾,帘子垂下,便再也不出一声。刘庸刘平兄弟乘后面的车驾,帘子也是一放,二人对坐无言。
      车马萧萧,一行人等往长安南都城门行去。一路上,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依旧,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只是看景之人的心情已经大变,全然没了那些感慨。待出得南都城门,刘平卷帘回望,城门正中间斗大的“长安”二字,如箭芒一般刺在他的心上,来去的景遇如此不同,心气也有天地云泥之差,怎不让人感慨造化弄人。心里想着,唏嘘不已,一行清泪滑下,赶忙收了帘子,回到车内,复归无言。
      
      请多多投点推荐,呵呵,千谢
      

第十章 失意还乡(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