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11叔侄对话
      荆州的暗流汹涌,江东的复苏消息暂时还没传到北方,就算曹操麾下知道了也不会当一回事,他们集体陷入工作狂潮,大军整训缩编如火如荼,没错,就是缩编,越来越好的待遇使得无数人打破头都想进入军中,新一轮的募兵令让许多对那些被封爵的士兵羡慕的要死的人纷纷响应,不过当他们到达募兵点的时候才知道要求的严格。
      “你,胆敢虚报年龄,明明十四敢说自己十八,滚!”
      “别以为自己长着娃娃脸就可以蒙混过关,你看看自己的大肚腩。”
      “看看你那精瘦的模样,估计连把大刀都拿不起来,还来当兵,回去读书参加科考才是正途。”
      “老头,年级大了该在家享受享受清福,别来这瞎捣乱,不走?卫兵,给我把他扔出去,头发都白了还来凑热闹。”
      负责募兵的人忙得满头大汗,奈何自从曹擦封赏给那些征战外族的东西一宣扬,想当兵的人就多了起来,虽然封地都在幽并两州,还都只是最低的子爵,但丰厚的让人眼红,子爵三级:一级就拥有良田百亩,宅院一座,二级拥有良田两百亩,宅院一座,三级良田四百亩,宅院一座,额外还有一枚勋章,正面刻着一个人以大刀砍下狼头做仰天长啸状栩栩如生的图案,背后则是刻着他从军以来最大的功绩,随同勋章发放的还有一卷记载着他征战一生所有功绩的书册,这还没完,他们拥有见官不拜的权力,任何官员都不能对他们行刑,如有过错将会由兵部接管,地方官员要是动手倒霉的只会是自己。
      这样的奖励让所有人为之疯狂。按照魏王公布的法令,一共五级爵位,每级爵位又分三级,每一级奖励都是向上增加,后面地还不清楚是什么,但光看这最低级的子爵就已经够了,连封赏在北疆边地都不在乎。
      荀彧停下工作,甩甩酸麻的手臂。抱怨说道:“兵部真是胡闹,折腾出这么大麻烦,不过以这情况看来,主公是铁了心要文武并举,不再以汉时的文重武轻来治理天下。”
      荀攸也停下手里的事情,轻笑说道:“这不算什么,当初大汉立国文人根本不占任何优势,周亚夫。卫青,李广等一代又一代将星拱卫大汉才成就盛世,不然如何把匈奴打得拱手称臣,数百年边疆安靖,可惜后来董仲舒确立儒家地位后就排斥武人。虽然曾经作用甚大,但后来大汉的衰落却与他关系重大,要不是武人地位急剧衰落,哪至于沦落到被外族欺负上百年。”
      荀彧不满的说道:“正世也是胡闹。对军中事务指手画脚,这和他先前所说尽量退出不参与主公决策的说法完全不同,这爵位制度被他一插手,赏赐直线上升,这样下去谁还会来当文官,要不了多久连个最低地县令都没人愿意担任,光靠那些武夫能行?”
      荀攸倒是没在乎这些:“文若,你就别在这担心出乱子。文官系统也会有大的变化,主公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你都说了文武并举,怎么可能丢下不管,你就拭目以待好了。我担心的却是关于世家方面的问题,主公多次表示对世家垄断土地不满,要对他们做出遏制,我们家估计也逃不过这场劫难。”
      荀彧冷哼一声说道:“得了吧。你我都清楚世家的能耐。主公要动手只会把自己取得的成就赔进去,估计连曹家都会消失。想必主公自己也知道,曹家也是世家,不过是现在最大的一个世家,毁灭世家就是毁灭自己你觉得主公会这么做吗:”
      荀攸长叹道:“就是知道这一点才认为主公会对世家下手,由于我们的存在,荀家已经膨胀到难以控制地地步,有我们在还好说,后世子孙万一动了邪念怎么办?世家不缺人才,但总会产生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昔日汉高祖不过一介亭长,最后还不是统一天下。”
      荀彧反倒乐观起来:“看来公达还不清楚,奉孝所在的兵部分解在即。”
      荀攸大惊,脸色变幻不定:“这是怎么回事?文若你得给我好好说下,一段时间没注意,竟然有这种事发生。”
      荀彧将兵部将分解成为四部分的事情一一说来,末了还痛苦的说道:“还远不止这些,据说军校也在筹建,军校专职培养将校,而排在第一位地就是忠诚

211 叔侄对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