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2章 祸水西移[1/2页]

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王偃元年二月一日,宋国正式迁都。
      在宋国所有的王公大臣,妃嫔公子们动身之前,获水大营已经先一步出动了整整二十万的JiNg兵强将赶到河内郡,十万人驻扎于邺城、繁yAn一线防备北面的赵国,十万人驻扎于酸枣、安墟一线防备南面的魏国。
      宋国如此兴师动众,无论是赵国还是魏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宋人防患于未然地在边境屯驻重兵,但是赵魏两国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因为他们事先已经得到了风声,宋国迁都朝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虽然已经迁都朝歌,但是考虑到商丘还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故而将商丘作为宋国的陪都,即第二都城。
      随着宋国将都城从商丘搬到了朝歌,宋国乃至于整个战国史都掀开了新的篇章。
      ……
      在前往朝歌的官道上,一路烟尘滚滚,是宋国的宋王偃和他的臣子、妃嫔和公子们的车驾在那里行走着,拱卫在他们四周的兵马近三万,可谓是声势浩大,兴师动众得很。
      六匹身上没有一丝杂毛的白马,正在拉着一辆圆顶伞盖的大车。
      伞盖车里,坐着宋王偃、子g和苏贺。
      子g将一份递给宋王偃阅览,随即说道:“王上,这是苏秦从大梁传回来的奏报。据他所说,老魏王已经卧病在床,现在魏国的朝政都是太子嗣在打理了!关于合纵伐秦的事情太子嗣表示很赞同,并且于数日前与韩王康一道前往邯郸,请求联合赵国的军队。”
      “大事可期啊。”宋王偃微笑着道。
      闻言,子g一脸凝重地道:“大王,臣这里还有一份密奏,是郢都那里传来的。”
      宋王偃接过子g递过来的竹简,看了一遍,也不由得皱着眉头道:“楚王也有意合纵伐秦?”
      “看样子是的叹了口气道,“灭越之后,楚国只有少部分的兵力还在南方征讨叛逆的百越部族,消灭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楚国一向是有意北上争霸,逐鹿中原的!现在我们宋、韩、赵、魏四国意yu合纵伐秦,楚王未必不想来分一杯羹。”
      宋王偃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楚人是什么脾气宋王偃还是知道的。贪婪、桀骜、剽悍、扩张成X!
      在这个战国乱世里,楚人有着这样的脾气倒是极好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不争,即亡。
      楚国能从七百多年前的一个不过五十里的小国,扩张到现在方圆五千余里的疆域,说楚人没有侵略成X,这是不存在的。
      楚国灭国无数,诸如江、h、蔡、陈等淮河流域的国家都是被楚国灭掉的,不过楚人做事还算很地道,把人家的国家灭了,还保留人家的祭祀,这不,他们每灭掉一个国家,只要是顺从一点的,楚人都会赐予封君,给予封地和食邑。
      楚国的封君不同于宋国的封君。
      在楚国,封君在自己的封地里就跟土皇帝一样,封君拥有征收赋税的权力,有兵权,各种权力加于封君,除了没有外交的权柄他们什么都有。楚王的诏命到那里都不好使!
      而在宋国则不然,宋王偃对于自己的封君可谓是极为苛刻的。
      在宋国,他们的封君是没有兵权和外交的权力的。
      楚国的封君特别多,那是一抓一大把啊!
      楚王之于各地封君的臣民,就好似印证了那一句话一样:“我的封君的子民,不是我的子民!”
      所以楚国没到打仗的时候,各地的封君都会出兵,自带粮草军需。这样所造成的矛盾很多,其中最大的弊端还是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良莠不齐。
      绕是如此,楚国依旧强大,作为南方的霸主大国,绝对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忽视楚人的影响力。
      不知道为什么,楚国一直跟中原国家Si磕到底!
      在周昭王伐楚之后,先后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吴王阖闾等春秋霸主带着诸侯联军讨伐楚国。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这个“夷”,正是楚人!
      不过楚人到底是顽强,就这样Si磕着,最后还越战越勇,疆域那是不断地扩大,谁都奈何不了楚国。
      不过楚国虽然一直在扩张,但毕竟g不过中原的那一些老牌强国,不说强大的霸主晋国了,齐国都能与之斗得旗鼓相当。
      所以楚国的势力开始被限制于大江、淮河以南,后面又受制于越国,很难cH0U出手来逐鹿中原。
      现在对于楚国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啊!
      心腹大患越国被灭掉了,中原又开始陷入了混战的局面,这个时候楚国不赶紧过去浑水m0鱼还等什么?
      不说中原国家了,秦国其实就是楚国的一个Si敌。楚国的故地,商於之地六百里还在秦国的手里呢!
  &nbs

第372章 祸水西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