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1章 明知山有虎[1/2页]

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景翠统率着还有近七万的楚军终于兵临城下,赶到了上蔡。
      这一回楚军南下,回援新野、巨yAn,或者是想要夹击颖水一线的宋国大军。而陈县和上蔡便是楚军的必经之路,偏偏宋人又有大军驻守,必然是Si守的,而楚军想要继续南下,跟新野至巨yAn一线的楚军会合夹击颖水一线的宋军的话,陈县或者是上蔡他们必须要攻克其中一个的。
      不然绕道,亦或是原地打转地跟宋军对峙着,这样都极为不利。
      毕竟楚军的粮秣已经告罄了,支持不了多久,而且陈县与上蔡的宋军共计五万,还都是JiNg兵,即便是野战恐怕都不怂这GU楚军的,想要绕道,还怕宋军从背后突袭了呢!
      就跟苦河一役一样,被突袭的下场可真的是惨不忍睹的。
      但是景翠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他们的楚军连最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没有。没办法,他只好砍伐树木,自己打造云梯和冲车,不过猛攻的话不仅仅是损兵折将那么简单,一旦Si伤太惨重了,到时候宋军反击过来,可能又是一场大败了!
      ……
      “楚军危矣!淮南、九江危矣!”这是屈丐被羁押回郢都的时候,在新野的城门口疾呼出来的一句话。
      唐昧已经接到任命,他将替代屈丐成为新野和巨yAn一线十几万楚军的主将,位高权重,但是他的心里并不愉快,反而一肚子的牢SaO,无处发泄。
      唐昧也不是一个蠢货,不是一个鼠目寸光的蠢货,他跟屈丐差不多,都是楚国的名将。唐昧如何看不清这场战争的形势呢?
      楚军相对于攻伐的宋军,占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天时是因为现在秋汛已至,Y雨绵绵,一连下了整整十天,道路阻塞,不利于行军,而且楚地多沼泽、水洼,宋人地处中原,不熟悉水X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天气恐怕不利于宋军作战。
      地利的话,那就是楚军还占据着新野、巨yAn这两座坚城,粮草军需不计其数,跟颖水一线的宋国大军消耗半年都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形势陡然一转,屈丐被羁押回郢都,等候发落了。唐昧也摇身一变,成了新野、巨yAn两地十余万楚军的主将,这对于唐昧来说,的确是值得庆幸的,不过他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啊!
      开什么玩笑!竟然要求他即刻向颖水一线的宋军发动攻势,这不是在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吗?
      唐昧很清楚驻扎颖水的宋国大军战斗力有多强,同时他也知道,己方新野、巨yAn的楚军别看兵多将广,军力多达十五万,但是战斗力真的是良莠不齐的,还是一盘散沙。
      那些封君根本无心作战,唐昧算是看明白了,真正吃里爬外,私通宋人的不是屈丐,而是这帮一无是处,只知道吃着祖宗老本的封君!
      屈丐被抓到了私通宋人的把柄,其实还是一场Y谋。信使是被威b利诱的,书信也是造价的,那些屈丐的印信也是偷偷盖上去的,联名上书举报屈丐作战不力,私通宋人,还是那些封君自己的事情。
      他们这是b着楚军去跟颖水的十几万宋军去决一Si战!
      楚军大败,这些封君能获得什么利益唐昧不知道,不过这个时候他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佯攻颖水的宋军,在不伤及自身元气的情况下,全身而退了。
      没办法,王命难违啊!
      这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根本原因了。
      在朝中的君主不知道前线的战况,听信谗言,对于战事指手画脚的话,那么结果只有两个。
      一个是将军听从王命,大败而归,一个是违抗王命,战胜了也要问罪,吃力不讨好。
      唐昧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取舍,不就是战败嘛,无所谓,反正又不是没有吃过败仗。虽然战败很耻辱,但是b起自己的身家X命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跟后来的白起一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长平之战后他抗拒了秦昭襄王领兵攻打邯郸的命令。
      白起知道邯郸之战必败无疑,他为了保住自己百战不殆的军事生涯,没有去领兵,最后导致邯郸之战十余万秦军葬送在了赵国,白起最后也被赐Si了。
      ……
      Y雨绵绵。
      “杀啊!”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响彻了这片旷野。
      宛如黑云压境一般的宋军将士从颖水方向冲击过来,而在旷野上的楚军在Y雨之中,看到了如狼似虎的宋军都不由得胆怯了,毕竟从未遭遇过如此惨烈的大战。不过他们还是在唐昧的指挥之下,迅速列阵。
      弓箭手出列,盾牌手在前,步卒在后,

第211章 明知山有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