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2页]

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大营接到魏王莹派人送来的几道诏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滋味儿了。
      感同身受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却不是一般的难!
      因为你一旦抗拒王命,你就是佞臣,就是欺君罔上的佞臣,这样一来,即便你有着孙武、吴起那样的盖世奇功,有着无与lb的统兵能力,那么老魏王宁愿用一个酒囊饭袋做大将军,也不会让你继续统兵作战了。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即使是英明神武的君主,在麾下的将军抗命的时候,他们表面上不会是什么,但是架不住心里的猜疑、忌惮啊,你一个领兵在外的大将军,连大王的话都不听了,这不是要起兵Za0F了吗?
      犀首真的很心累啊,他空有大才,却不得其位,本来在秦国的时候他是倍受秦君赢驷的重用的,几乎都要当上秦国的相邦了,奈何张仪那个巧言令sE的家伙来到了秦国。
      揭穿了他公孙衍想要让秦国空耗国力,去攻击四面的义渠、戎狄、羌这些游牧民族,而不去继续进攻魏国的Y谋。这导致犀首功亏一篑的时候,也让他在秦国受到了排挤,没有了立足之地。
      公孙衍很想一展所长,他其实并不想做一个统兵打仗的将军,而是想在朝堂之上,运用自身的韬略和战略眼光,去给魏国指点江山。他很喜欢那一种翻手为云,翻手为云的感觉!
      犀首不想做上将军,他想做的是执掌国家大事,地位仅次于君王的相国!
      想想看,现在的魏国是个什么形势?
      连年征战,屡屡败北,空耗国力而不得寸土。
      魏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战略规划,对于周围的各国,魏国还是跟过去一般,见到有利可占就出兵,无利可图就坐视不理,一点长远的目光都没有!
      在犀首的心里,他是更倾向于魏国致力于打击秦国,收复河西之地的。秦国已经坐拥了崤山函谷之险,进可攻略各国,退可据守函谷,进退有据,王霸之势已成!
      而魏国不偏不倚地正好挡在秦国东出的道路上,秦国不打魏国怎么可能?秦魏连年征战,烽烟尽处的缘故除了世仇,其实这还是秦国的战略规划的。
      魏国有什么战略规划呢?没有。
      今天抵抗秦军的进犯,明天又打击赵军的入侵,后天又来跟楚国大战,大后天呢齐人还趁虚而入了!
      魏国处四战之地啊,魏国的土地大多是膏腴之地,富庶得很,每个国家都对于魏国的中原之地垂涎三尺的!
      魏国已经经不起消耗了。
      犀首想着,如果他真的能得到魏王的重用的话,肯定会致力于联合诸侯,共同打击强秦,合纵攻秦的。
      这个是为什么呢?
      不乏公孙衍对于秦国的怨恨,他迄今对于秦国君臣怠慢他、排挤他、冷落他的事情耿耿于怀呢!当然了,犀首也不是这么小肚J肠的人,合纵攻秦是有极大的好处,对于魏国来说好处更多,因为魏国可以趁机收复失地,而且是在不牺牲太多将士的情况下收复失地。
      毕竟大家都是一起联军伐秦的,Si伤的兵力也有各国摊分,利益均分。
      但是公孙衍郁郁不得志啊,现在当相国的惠施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是一个谗臣,惠施有着不凡的才能,却只会对老魏王唯唯诺诺,为他着想,而没什么自己的主见。
      如果魏王莹是一个贤明的君王也罢了,听得进谏言,有着大局观和一定的战略眼光,可是魏王莹没有啊!
      (本章完)

第136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