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瑜去世后,便应该开始销毁萧瑜的诗,而不是在二十年后,神宗年老体弱,即将逝去时,才作这种事情。
      又说萧瑜的画,其实遗留之作并不多,不过十多副,其有画山水,有画花鸟,更有画人物。
      据说,当年晋神宗甚是爱其书画,待其去,密储其画于宫,时人不得画,欲费千金而求一画。
      要说他的画技,却也着实撑得上精艺精湛。相比同期的人画,他的画技着实高出不少。人画确实是晋朝所兴起,但主要突出的是人的一种寄情,感怀之意,而非画技的精巧逼真,人画重神韵,重神似而非形似。
      萧瑜的画则不然,他的画多是精巧逼真,却也灵动出尘,颇具风骨。
      其有一副游园图最为轻巧细腻,可谓传世之作。
      图,远山苍翠,浮云。山间隐隐建有一寺,小道隐于其。
      近处,楼阁高耸,回廊蜿蜒,又有莲田田,碧池环绕。
      日正当,春风送暖,湖波荡漾,岸边柳树,儿轻扬。
      而湖,一艘小舟,随波浮荡,渐行渐远,水流近处,古木曾天,枝繁盛,阴凉清幽。舟小而精,似有二人于舟内,读书交谈。
      这画笔法秀润飘逸、设色淡雅不俗,清幽昳丽,飘逸出尘,如行云流水。
      前人点评,这所画之园是金明池,乃皇家园林,曾经晋慧宗时期,此园之景依旧美不胜收,晋慧宗后期,多于此园静养,但令人意外的是,神宗期间,晋神宗下令封闭此园,时人难以一见,至神宗末期此园便已荒废,不复以往。
      据晋人笔记言,京城外有一园,周回里余,乃前朝吴王所修缮,引来金河之水,汇集成池,号为金明池。吴王沉迷诗画,聚集八方雅士,园之景,高深远阔,远看山林建筑,近看一山一石,极尽精巧,趣味横生。
      后晋朝立国,金明池便成了皇家园林,因地处较远,幽瑟静谧。太宗颇爱此园,费巨力移了南荒古木,河边栽植垂垂杨柳,后又布了江南碧莲,待到盛夏之时,莲田田,烟水朦胧,莲苞轻翘,待得几日,西风微愁,满园香气。
      建玉石飞桥,筑四方大殿,又有曲回廊,怪石嶙峋。
      盛夏之日,莲连连,碧水蓝天,荷花娇嫩,偶闻得蝉鸣之音,稀稀落落,又听得流水迢迢,荡荡。天边阳光甚好,若乘坐一小舟,待渐入树旁,连天古木,掩去灼灼烈日,只余阴凉惬意。
      真是好山好景好园。
      然而这游园图上又有萧瑜那位字铭章的朋友的存在

分卷阅读17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