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 愿如初识(陈寅)[1/2页]

喜上眉头 非10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八月中秋月圆时,京中陈府内,一名年轻男子疾步来至外书房前。
      书房的门紧闭着,其内漆黑一片,然男子依旧断定其内有人在,上前轻叩了房门:“义父——”
      “进来。”
      一道苍老冰冷的声音传出。
      男子推门而入,房檐下悬着的灯笼所散发出的光芒顺势就洒进了书房中。
      年轻男子低头道:“义父,太后娘娘仙去了。”
      黑暗中,身穿一袭灰色长袍,立在书架前的陈寅微微握紧了手中那只精巧的机关鸟。
      “可还安详?”
      他哑着声音问。
      “……”年轻男子犹豫了片刻,才声音极低地道:“太后娘娘去前,见了皇上……娘娘打翻了药罐,毁了圣颜。”
      这样的消息自然不可能轻易流传出去,可宫里向来也不缺他们的眼线。
      陈寅听罢,苍老的嘴角动了动,却不知是什么表情。
      果然还是那个蓁蓁啊……
      她病了已有许久,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绪……如今走了,或是解脱。
      或许是人老了,连痛觉也会变得迟钝起来,此时他更多的是竟是这样没有半点生机的想法。
      也或许是,这辈子,他们活得都太累了。
      而此时他心中的感受,若再多说一点的话,似乎就只有孤独了。
      他转身出了书房。
      周遭的一切于他而言皆是再熟悉不过的黑暗,可此时这黑暗却莫名更甚几分。
      “义父……”
      年轻男子跟在他身后,有些不安地唤了一声。
      他是自幼被义父收养在身边的,义父在外人眼中冷厉狠辣,然于他而言只是一位稍有些严厉、且心软多于严厉的父亲而已。
      义父已有七十岁余。
      可除了一些旧疾之外,身体一直称得上健朗。
      他的背,不似那些老人一般弯下,而是一直都是笔挺的。头发早已花白,却仍整齐地束在头顶,用来束发的是一支许久不曾拿出来用过的白玉簪——有次义父吃醉时曾同他说起过,那只白玉簪,是他幼时的一位好友所赠给他的生辰礼。
      先前不曾拿出来用,是因同那位好友断了往来。既已断往,总不好再用人家送过的东西。
      哪怕再喜欢。
      若不然显得没骨气不说,说不定还会让对方觉得他有意修好。
      直到这几年义父年迈渐渐不再出门,才躲在家里重新用了起来。
      “太后已去,皇上必杀昌国公。”半晌后,陈寅出声道。
      年轻男子怔了怔。
      还来不及接话时,就又听到:“今上暴戾……到时你需暗中设法,截下昌国公尸身,葬入张家祖坟内。”
      至于其它,他亦无能为力了。
      蓁蓁未曾寻他相助,应是深知此点。
      也应是……与他无话可说吧。
      “孩儿记下了。”
      年轻男子应下之后,只见陈寅已经提步离去。
      他当即就跟了上去。
      义父目不能视,年轻时靠着的是顶好的听力与超乎寻人的记性,可近几年来,听觉也不比从前了,一个人走动多有不便。
      他一路跟着陈寅,出了陈府,来到了灯市。
      白日里热闹无比,遍地皆是小贩,各类小食飘香的的去处,此时只有稀疏的虫鸣声入耳。
      陈寅在那道石桥上站了许久。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他向年轻男子吩咐道:“使人备马——”
      他要去一个地方,见一个人,做一件事。
      ……
      密牢的门被打开。
      这里秘密关押

番外 愿如初识(陈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