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30 二人的法子[1/2页]

喜上眉头 非10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不知何时,殿外又开始落起了细雪。
      张眉寿吃了一盏茶,几样点心也各尝了一块儿。
      “可还合胃口?”祝又樘在旁看着她,满眼都是宠溺的笑意。
      “似乎比记忆中还要可口。”
      祝又樘听得心中熨帖。
      小皇后的意思,应当是指他记着她的喜好,因此才格外认同这几道点心吧。
      “应当是阿秋的手艺更好了。”张眉寿由衷地认真评价道:“我猜她这一回,定是暗下又下了苦工夫的。”
      太子殿下闻言,默默看向窗外缓缓飘洒的细雪。
      阿秋这一回确实是在吃食上又很下了些苦功夫……只是一时间,他倒不知该称赞小皇后感知敏锐,还是该反省自己想得太多。
      但脱口而出的话却是:“若是喜欢,我每日让清羽给你送去。”
      “每日去送倒是不必。”张眉寿也不同他客气。
      她放下茶盏,转而问起了正事:“不知地动之事,殿下是何打算?”
      “还是当年在云雾寺时用过的法子。”
      张眉寿问:“以神迹之名来预警?”
      祝又樘点头。
      他早前曾想过父皇不会答应他的提议,故而早已做下了此般准备。
      张眉寿想了想,认真道:“当年在云雾寺,是因形势特殊,此法才格外好用——放在泰山,只怕未必人人都会尽信。”
      当年的云雾寺和得道高僧玄一大师,极受湖州百姓敬仰。
      且彼时,那些百姓已处于绝境之中、生死边缘徘徊间,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云雾寺。
      而眼下的泰山,百姓们安居乐业,泰山自大靖开国以来更不曾发生过地动。
      便是这神迹造得极轰动,有人肯信,却也不可能是全部的人。
      “没错。”祝又樘点了点头,道:“故而还须泰安知府从中相助——”
      “泰安知府?”张眉寿下意识地问道:“如今泰安知府一职是由哪位大人在担任?”
      “权恕,权大人。”
      张眉寿愣了愣。
      权大人……
      她此前回想起的那位一心辅佐祝又樘,年老时宁可背负贪荣之名,一心欲老死于江山社稷之上的那位老臣,便是权大人了。
      祝又樘幼年时,权大人算是他的启蒙先生,二人既有君臣之义,亦有师生之情。
      “可我怎么不记得,权大人此时在任泰安知府?”张眉寿面露思索之色。
      她隐约记得,前世泰山地动之时,彼时的泰安知府亲自带人赶往受灾处,不料却遇到了余震,失去了一条腿。
      此事被传得极广,令人动容惋惜,她在京城也有耳闻。
      可权大人一直都好好地。
      莫非是她记错了吗?
      “前世此时,权大人应是在扬州任职。”祝又樘出言印证了她的疑惑。
      张眉寿看着他,反应了片刻,问道:“殿下早有安排?”
      权大人被调任泰安州,该不会也是他的筹划之一吧?
      祝又樘没有否认。
      “我已暗中修书于权大人,让权大人借神迹之

630 二人的法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