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17章 因祸得福的苏轼(为白银大盟‘奣临天下’加更,2)[1/2页]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御史台内很热闹,官员们在激烈的讨论着。
      “西夏使者和辽使斗殴,这分明就是内讧,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
      使者斗殴只是丑闻,对两国关系确实是影响不大。
      “可三人断腿,一人昏迷不醒啊!”
      “那又如何?不过是随从罢了,两国使者却只是鼻青脸肿,可见都有分寸。”
      杨继年站在边上不说话,想着芋头如今越发的可爱了,回头去榆林巷看看。
      有人却见不得他清闲,就问道:“杨御史如何看此事?”
      杨继年摇头道:“老夫不知。”
      这事儿涉及到了沈安,他不肯表态,这便是谨慎。
      那御史笑道:“据闻西夏使者送了礼物去沈家,杨御史可知吗?”
      杨继年的脸颊抽动了一下,这事儿他当然知道。
      “杨御史……令婿乃大宋首富,不过某曾听闻过一番话,说是人心本贪婪,贪欲无止境,家财万贯,依旧对那些小钱伸手,这便是什么……蝗虫的腿上都能刮一层油下来……”
      这是对沈安的攻击,杨继年冷冷的道:“你想说什么?”
      当着老夫的面攻击老夫的女婿,你莫不是觉得老夫是个死人?
      那御史笑了笑,“沈安收了钱财是真,难道说不得吗?”
      杨继年冷笑道:“那你可敢和老夫赌一赌?若是沈安没受贿,你当如何?”
      御史有些犹豫,众人就开始起哄。
      这便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御史咬牙道:“若是如此,某便当众道歉。可若是他没退……不对!”
      御史突然一拍脑袋:“消息都到了咱们这里,沈安不退才是傻子。”
      众人不禁一阵哄笑,有人看着杨继年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这个杨继年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可刚才却差点就坑了人。
      “苏轼来了。”
      御史台的大才来了。
      “苏轼,两国使者斗殴,此事你以为如何?”有人就问了苏轼。
      苏轼皱眉,假装在沉思,然后一本正经的道:“辽人先是被大宋废除了岁币,这是大损失,更是大羞辱。而西夏人此刻翻脸,这便是趁火打劫。辽人跋扈百年,岂能容忍?某敢断言,两国盟约必然会形同虚设。”
      有人说道:“你这话太绝对了吧?”
      苏轼叹道:“某最近半年一直在琢磨大宋和辽国、西夏之间的事,为此废寝忘食,食不甘味啊!若是论对此事的了解,某敢说御史台无人能及!”
      苏轼性情豪爽,所以才能说出这等话来。
      那些官员们顿时一脸纠结。
      操蛋啊!
      苏轼这意思是说御史台的都比不过他吗?
      杨继年走到了苏轼的身边,低声道:“别信口开河。”
      苏轼的大嘴巴属性已经被杨继年知道了,此刻见他一竹竿就把御史台的同僚给扫了进去,心中不禁暗叹,觉得这厮迟早会倒霉在自己的大嘴巴上面。
      苏轼忍着得意,低声道:“某刚才碰到了安北……”
      杨继年心中一松,微微颔首,然后负手回去。
      他缓缓走到了台阶下,然后轻轻一跃,就跳了上去。
      “苏轼大话!”
      “就是,他懂什么外交?不过是信口胡说罢了。”
      苏轼性情豪爽,和谁都能聊几句,渐渐的大家就发现这家伙的嘴巴没个把门的,什么不靠谱的事儿都敢说。
      所以一阵哄笑之后,众人就散了。
      “阳春白雪啊!”
      苏轼摇摇头,觉得很是寂寞。
      “辽使回去了!”
      一个小吏冲了进来,欢喜的喊道:“辽使在驿馆外,发誓要让大宋和西夏人好看,然后带着人回去了。”
      刚走到各自值房前的官员们缓缓回身,看向苏轼的目光都变了。
      这人莫不是个神仙?
      “他不参加大朝会了吗?”
      辽使来此的目的本就是参加新年大朝会,恭贺大宋新年。
      现在新年马上就到了,他竟然走了?
      这是啥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不敢相信。
      “那盟约……真的要废了?”
      “辽人和西夏有了盟约,那时某真的担心他们会联手南下啊!”
      “两国若是联手,大宋顷刻间就会风雨飘摇。”
      “……”
      苏轼!
      众人想到了苏轼刚才的分析,不禁由衷的佩服。
      “苏御史,此事是怎么说的?”
      “子瞻,你竟然能一言中的,可见对外交多有琢磨,回头还请不吝赐教。”
      “子瞻,今日下衙了某请客,咱们去喝酒,不醉不归。”
      御史中丞唐介出来时,见到大家都围着苏轼,热情洋溢的让人不解,就皱眉道:“这是怎么了?”
      唐介的脾气很硬,但凡见到不妥当的就会出言呵斥,所以大家都有些怕他。
      有御史拱手道:“先前我等谈论辽使和西夏使者斗殴之事,判定对两国关系影响不大,可苏轼却说会导致两国之间的盟约形同虚设,我等不服,谁知

第1217章 因祸得福的苏轼(为白银大盟‘奣临天下’加更,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