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3章 你好毒(为‘风起叶落V’加更)[1/2页]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沈家从上到下都在狂欢。
      庄老实站在家门口,威严的看着左右。那些街坊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有人就说了些赞美沈安立下战功的话。
      “该有封赏吧?”街坊带着些好奇的问道。
      庄老实淡淡的道:“开国子。”
      他的左脚在缓缓的颤动着,那嘚瑟几乎要忍不住了。
      哦!
      街坊们都艳羡的说着些恭喜的话,眼中的嫉妒却没了。
      当沈安的成就远离了普通人的范畴之后,嫉妒之心就会消散,因为沈安的背影已然高不可攀,嫉妒之心追不上。
      庄老实矜持的道:“为国效力,什么赏赐只是其次,我家郎君并未在意。”
      是不在意,只是在家里喝酒。
      街坊们不禁叹息着,心想换做是自己的话,铁定会发狂。
      果然是沈安啊!
      不同凡俗的少年。
      不,现在他是青年了。
      十七岁的青年,居然已经是开国子了。
      当然,那些顶级权贵子弟和皇亲国戚的子弟也能办到,可那些人只是仰仗祖辈萌荫而已。
      庄老实嘚瑟够了,等回到家里去寻沈安时,却见沈安在喝酒。
      赵仲鍼、折克行、王雱,外加一个苏轼。
      五个人在举杯畅饮,喝的是邕州的美酒。
      “好酒啊!”
      苏轼摇头晃脑的,大抵是酝酿出了诗词。
      王雱的面色微变,眼中有些忌惮之色。
      他和苏轼仿佛气场不对,一见面就会互相针对。
      所以他转个话题问道:“安北兄,交趾挨了这么一下,后续可敢再来?”
      苏轼的诗性被打断了,却没什么不满。他笑道:“交趾一战丢失两万精兵,那李日尊肯定要报复,此刻就该派出援兵……若是某在朝中,此刻定然会进谏官家……”
      这厮现在还没接触过朝政,一张口就是瞎扯淡。
      王雱轻蔑的道:“交趾国贫,两万精兵丢了,国中定然会震惊,各种明争暗斗,李日尊现在应当是焦头烂额,哪有功夫来报复……”
      苏轼看了他一眼,觉得自己的智慧已经无敌了,但看在王雱年少的份上,就不和他一般见识:“这更应当用报复来回击那些争执……”
      王雱随即开始反驳……
      两人开始了争吵,沈安也不管,和折克行继续喝酒。
      这种美酒可不多了。
      看看吧,折克行仰头就是一碗,然后单手拎起酒坛子倒酒。
      这货就是酒海!
      沈安无奈,等看到赵仲鍼悄然偷了一碗酒在喝时,不禁气得一巴掌扇过去。
      “就一点!”
      赵仲鍼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在沈安的眼中,他就还是个未成年,哪里能喝酒。
      “你现在的脑子还在发育,喝酒多了伤脑,你不会想以后变成白痴吧?”
      赵仲鍼猛地摇头,他肯定不想变成白痴。
      但他觉得不公平,就指着折克行问道:“那遵道呢?他为何能喝那么多?”
      折克行放下碗,然后伸手擦去下巴的酒水,淡淡的道:“某天赋异禀,喝了不醉。”
      赵仲鍼语塞,再看向沈安时就有些恼怒:“某已经十四岁了。”
      沈安一把抢过他手中的碗,鄙夷的道:“某十六岁前几乎是滴酒不沾,那是毒药,懂不懂?会腐蚀你的胃壁和脑子。”
      这时苏轼在和王雱的辩论中败下阵来,问道:“安北你来说说,交趾可会来报复。”
      “这个啊……”
      沈安突然想抽根烟,然后摆出哲人思考的姿势。
      “要分析一国的举动,首要看朝政。李日尊少年英武,登基后也在四处征讨,所以对朝政的把控很强……”
      这个分析让王雱频频点头,然后挑衅的看了苏轼一眼。
      沈安莞尔一笑,说道:“这等人强硬,但两万精兵的损失会让他肉疼,而且……大宋以一万余破他两万余,这才是让李日尊害怕的东西。”
      苏轼输了,但他却赞道:“精兵对精兵,交趾人大败,好,荡气回肠……某有了……”
      他起身在室内转圈,看着自信满满。
      王雱满脸黑线,他赢了辩论,但苏轼随即就准备用诗词来反击他。
      诗词……搞不赢这个苏轼啊!
      不知道这人的脑子是怎么做的,诗词就像是不值钱的东西,不是一缕缕,而是一股股的,宛如山泉般的涌出来。
      “写下来。”
      沈安叫人拿来纸笔,让苏轼把刚作出的词书写下来。
      苏轼问道:“作何用?”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诗词和文字值钱,所以很是不解。
      沈安一脸正色的道:“某去了西南这么久,果果的字越发的不像话了,拿你的字去给她做字帖。”
      这话很是诚恳,一个头痛调皮妹妹的哥哥形象活灵活现。
      苏轼很感动,他的兄长在他两岁时就夭折了,所以他并未体验过有兄长的感觉。
      于是他打起精神,连续写了三份,还说不够只管说。
      “够了够了。”
      沈安一脸唏嘘的道:“某这是长兄如父,倒是辛苦子瞻了。”
      苏轼不在意的道:“只是几幅字罢了,某每日都会写许多。”
      你懂个屁!
      你写的那些不值钱,值钱的就是这些诗词真迹。
      想想吧,三十年后,苏轼的真迹就已经很值钱了,他的朋友甚至为了吃羊肉,就和苏轼通信,每次都把他的回信卖出去,然后所得不菲,就去大吃大喝。
      再过一百年呢?
      两百年呢?
      一千年呢?
      

第413章 你好毒(为‘风起叶落V’加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