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寒宁站在一旁看刘伶舞剑,一时间就出了神,她不过教了他两遍,刘伶竟学得这么快,刘伶不止学会了剑招,剑意也恰到好处。应了古人那一句,来如雷霆收震怒,去如江海凝清光。
      自己完整地掌握这一套剑招时要比他大上两三岁,那时的李寒宁已经杀过很多人,时常经历危险的处境,但她还是没有刘伶有天赋。
      看着他意气风发舞剑的样子,就像是看着当年她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已经记不起朋友的名字了,可还记得有那么一个人。
      刘伶的剑停在空中,顿了一会儿才收起手中的剑。
      看着李寒宁正在出神,过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着喊了一声师父。
      李寒宁这才回过神来,跟着便看着近在咫尺的刘伶道:
      “我让侍卫在后院腾出来了一间房间给你,以后你就住在那儿吧,今晚临睡之前记得温习剑法,我明天再教你别的。”
      刘伶闻言收好了手里的剑对着面前的李寒宁一揖:
      “多谢师父。”
      他从来都是这般客气,之前一路都是颠沛流离也没有学过专门的礼节,还是他寺庙里那帮伙伴连夜东拼西凑按照他们之前看过的别人行礼的模样教的。
      刘伶以为李寒宁接下来还有事,便打算先回到自己的房间,刚一转身又忽然想起了什么,欲言又止地问道
      “对了师父,这把剑——”
      李寒宁顺着他的目光,目光落在剑上,干脆利落地道
      “你拿着吧,从今往后它就是你的了。”
      这是陪了李寒宁很久的名剑霜降,不过李寒宁今日倒是觉得自己找到了更适合它的人。
      李寒宁出院子的时候遇上了迎面走过来的陆长风,只觉得许久没见他,说起来两个人昨日在宴会上也只是远远地对方看了一眼,没能说上话。
      陆长风似乎看到了刚才那一幕意有所指:“说起来你对这个刚收的徒弟也是舍的,霜前说给出去就给出去了,我记得赵义之前也和你要过那把剑,你那时可没舍得给。”
      提起赵义问剑的事,李寒宁很快辩驳道:“他不一样,赵义手里本来就有沉雪剑,要我的剑也不过是一时喜欢。”
      等新鲜劲过了,就不同了。
      但是李寒宁看得出来刘伶不会,他会一生习武,也能坚持得下来。
      陆长风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多语,只是看了她一眼:
      “你要出门?”
      李寒宁如实答道:“准备天黑之前去东营再巡查一下。”
      也许是在军营里待习惯了,几日没去军营,李寒宁总是觉得有些不太习惯。
      陆长风轻轻点了点头,说来也顺路,便打算同行。
      两个人甚是默契地并排走在凉州城的街道上。
      还是李寒宁先一步开口:“昨晚听殿下说,你打算在攻下长安之后离开洛阳?”
      那个时候萧策说的话,李寒宁都记得。
      陆长风倒是也很坦率,他们几个将军之间都是过命的交情,既然李寒宁问起来这件事,他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从昨天宴席上我就感觉到了该走了,不知道为什么士兵们欢呼的声音忽然让我心里有些惶恐,这种类似的感觉以前从来没有有过,但是越到长安,我心里就越有这种感觉,越靠近长安,我就觉得越不心安。”
      李寒宁大概知道陆长风说的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像是他们这样的人,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长风是觉得有朝一日,等他们攻下长安了,等世道太平了,就不需要他们这样的将军了。
      李寒宁没看陆长风,她正抬头看着面前狭长的道路,两个人长长的影子映在面前的地上: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你心里应该清楚殿下不是旁人,不是大梁的那些将军,所以不会的,他不会这么对待敌人,尤其还是陪着他一路打下天下的人。”
      在这一点上,她永远都相信萧策。
      “我当然清楚这些,殿下一直待我们很好,在沙场上一同征战的情分自然是不同的。”
      陆长风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真正的顾虑:
      “可你有没有想过,殿下是明王,东宫太子另有其人。”
      李寒宁听到这里脚步一怔。
      陆长风似乎有些感慨地道:“长风不才却也不惧一死,只是不想躲过了大量的腥风血雨,避开了战场之上的刀光剑影,到最后却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他们是臣下,原本不该妄议这些,陆长风能和她说这些,自然也是出于信任,这些李寒宁心里都明白。

疫病将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