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44章 到范府去还债[2/2页]

崛起,从1900开始 清波凡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范家来的人一般是通过二个途径。
      一是陆路上来的,那一般都是走路过来,时下的汽车还只是传说与梦想。
      清末江浙水乡,走亲访友的极少有坐轿子或骑马的,除了在绍兴城里偶尔碰上。
      在乡下,不是走路就是坐船。
      二是从水路上来的,那一般就是乘用私家乌篷木船过来的。
      家里有条摇橹的木船装上乌篷,船舱里铺草席再放上几把椅子,那里非常不错了,相当于后世家庭小轿车一样道理,说明你家是有身份地位,有点权势或有钱的人家。
      最不济有条乌篷小划船,相当于后世的三轮小面包,也算不赖,比走路有派。
      到范家来的人,大都是有钱有势,不富即贵,所以走水路乘船为多数。
      因此,范府在家门口,也就是西子湖岸边,专门建有私家专用码头,供自家或客户停船靠岸上下。
      建一个石条砌成,青石板铺面的私人码头,是一种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陈天华的乌篷划船慢慢抵达范家码头,他在专用栓船柱上拴好船,从码头踏埠下来,径直走向范家大门。
      头顶的阳光从四十五角度斜照下来,映衬着他不凡的装扮。
      他今天的形象,按后世的时髦词叫高富帅。
      进口的墨绿色纯毛呢绒大衣,呢子裤子,高筒翻毛皮靴,头顶上是圆形皮绒暖帽。
      最为时髦的是,大衣左上口袋里,是金灿灿的怀表链子。
      他本来还想戴上刚买的那副墨镜,那是天然水晶磨成的镜片,价钱老贵了。
      后来想想算了,在双栖乡太过招遥不太妥。
      他是到范府来还钱,帮父亲陈少安还钱,不想弄成一副穷酸相,被人戏弄。
      院墙前面的朱红色双开缠枝大木门,是范府正门,“咚咚咚…”他按下了圆形大门环。
      不一会脚步声临近,大木门“嘎吱…”一声开了。
      一个女佣模样的年轻女子,探头出来一瞧,见码头上一条乌篷船随水波摇晃,门口这位时髦公子显然是乘船而来。
      她立马笑脸迎上前去,双手前叠躬身询问:
      “先生,请问您找谁?”
      “我…我是找…”
      陈天华确实说不出具体找谁,总不能对女佣张口就说,我是来还债的。
      他吱吱呜呜说道:“是这样的,我姓陈,是特意…”
      “噢…我知道了,您是东铺的陈大少爷吧,是我们家没上过门的二姑爷,嘻嘻…快请进。”
      女佣还没等陈天华说完,她自作聪明的应上了话,随即开门让他进来了。
      关上门她还没等陈天华做解释,突地快步向前,边碎步小跑边朝里面大声嚷嚷:
      “快去通报大太太,就说陈大少爷来了!”
      喔靠,这张冠李戴的搞得是哪一出戏啊。
      陈天华心里暗忖,哭笑不得。
      陈姓在江浙是个大姓,陈天华到绍兴府碰上陈琪美,陈宗玉,没想到,到范府来还被认定为东铺的陈大少爷。
      东铺,就是东铺乡,跟双栖乡一样,同为山阴县辖下乡镇。
      这摇身一变,不光是陈大少爷,还成了范家的二姑爷?
      /21/21596/10893483

第044章 到范府去还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