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1章 止谣言[2/2页]

汉大也 陈明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不义”,不正是对他这个天子的“义”吗?
      母亲的谆谆话语出现在耳边:君王者,宗庙为先,社稷为重,威严比于天子,岂能以个人荣辱而论。
      刘启告诫自己是帝王,纠结于臣子之德行操守乃无意义之事。
      君王者,任能为先。
      被法家之人晁错教导了二十年的刘启,一旦醒悟,很快便迈过了这个槛。
      还有中方先生当日之语言犹在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何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为人臣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如今想来,仍然振聋发聩。
      中方先生所作所为无愧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数千里之远不足十日便赶到长安还不足以证明吗?更做到了“了却君王天下事”,擒获吴王为他除掉心腹大患。
      可是自己却没有给予其“身前身后名”,反而疑之。
      从某方面来说,背信弃义的不是中方先生,是自己这个天子啊。
      一念及此,刘启背出冷汗,坐卧难安。
      真真是悔不当初。
      他愧疚道:“朕实不该听信谣言,行猜疑之事。事到如今,该如何是好?”
      年轻的天子终于后知后觉,心下不安起来。
      周仁道:“谣言蔓延城中一连数日,若寻常官吏,事关己身,必觐见陛下以谢职悔过,待罪家中。臣观那中方常胜行事一如往日,毫不受影响,可见真心胸广阔,问心无愧之人。”
      刘启不由松口气,但周仁下面一句话,再次让他提起心神来。
      周仁道:“但也可能是察陛下反应,以观后效,以待后举。”
      “是何后举?”刘启下意识问道。
      “认为陛下不足以谋,息辅佐陛下之心,离开长安。”周仁沉默,缓缓说道。
      “陛下难道忘了中方常胜之三可用三不可用?”
      刘启猛然一惊,面露惶色。
      当日长安城外,中方不败于大庭广众之下信誓旦旦而言:“吾有三可用三不可用。”
      “一,欲开疆拓土者可用,二,欲强国富民者可用,三,欲立旷世功勋,垂名千古者可用。”
      “三不可用者,一,心胸狭隘者不可用,二,无雄心抱负者不可用,三,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者不可用。”
      “啊,这该如何是好?”刘启联想到自身,不由慌了。
      三不可用者,他三犯其二。
      心胸狭隘,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周仁躬身行礼道:“当务之急,陛下当迅速下旨,严查谣言,平息风波,并厚赐中方常胜,以示陛下用人不疑之心。”
      “对极,对极,卿所言甚是,朕这就下旨。”刘启忙一连声的说道,后背不觉浸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61章 止谣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