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2章 潸然泪下[2/2页]

汉大也 陈明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回陛下,中方先生言:吾虽不才,却也有效古仁人志士之心,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何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为人臣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声音落地,殿中一时没了声音。
      郑当时心中忐忑,忍不住偷偷观察。
      “......”刘启瞪大了眼睛。
      晁错心中一震,神情有些恍惚,眼前浮现杨玉的身影。
      周仁也再难保平静,他惊愕的盯着郑当时,此凌云之志,真惊天之言也。
      “啪”
      一声清脆声响起,却是刘启忍不住击掌而叹,他动情道:“真,真,真忠臣也。”
      说到最后,已是声音哽咽,天知道自从颁布削藩令以来,每日里朝堂上百官接连反对,勋贵彻侯离心,藩国人心动荡,怨怼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他日日忧心,夜夜难眠。
      不知有多少夜里,他从梦中惊醒,梦见吴王刘濞提大军入关,欲取他之头颅。
      先帝厉声质问,天下交到他手中,何以社稷倾覆,宗庙覆灭,祖宗不安。
      他梦见刘濞站在未央宫大殿前,耀武扬威,母亲日日哭泣,本就瞎了的眼睛,一病不起。天下人众口一词,痛骂他为昏君。
      这些时日里,他所能依靠的唯有夫子晁错一人,可是夫子一人如何能当朝廷百官公卿勋臣。众口指责之下,他日渐形单影孤,如水中浮萍,孤苦无助。
      那种焦虑如万蚁噬心,如影随形一刻不停的折磨着他。
      如今,天下终于有忠贞之士看不过去,放弃梁王高官厚禄,毅然身入长安,只为了为他这个君上分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臣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启呢喃,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天子落泪,臣下无能也,殿上无论是御史大夫郎中令,还是宦者奴婢尽皆伏首。
      不知过了多久,刘启擦去眼泪,轻声说道:“御史大夫......”
      然而晁错面露异样,喊了两声都没发觉。
      “御史大夫?”刘启再次呼唤。
      “臣在。”晁错回神,忙应道。
      “劳烦御史大夫跑一趟,将中方先生招来,朕急欲与之一见。”刘启嘱咐道。
      晁错皱眉,有些犹豫,但刘启没有发觉,想了想突然改变了主意,豁然起身道:“不,朕要亲自去请,朕已迫不及待见到中方先生,一刻也等不得。”
      连日来的沉郁忧虑一扫而空,这位年轻天子神情振奋,心潮起伏。
      “钟天地之灵秀,夺自然之造化,天不生中方,万古如长夜......哈哈,有趣,有趣。”
      一位中年人为人簇拥着,盯着布幡上的字体看来看去,嘴角挂着一丝轻笑。
      杨玉没想到田起一行人这么快就去而复返,不过,形势......有些诡异。田起依然没醒,被游侠们抬着,一群人再无之前趾高气昂的模样,一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这情形更像是被人羁押了回来。
      反观中年人的数十随从,尽皆劲装,体魄精悍,骑乘良马,挎利剑强弓,表情冷漠。马上更是挂满猎物,血腥味扑面而来,透着一股肃杀味道。
      光是随侍骑乘的这些良马就不下百万钱,可知来人身份非富即贵。
      附近商贾与农夫纷纷避之不及。
      “汝就是中方?”

22章 潸然泪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