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3章 饮酒[2/2页]

汉大也 陈明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诡话音一转,突然发难。
      场中一下子安静下来。
      杨玉眼睛微眯,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看怎么看待了。
      若是平常看待,根本无需理会,但若是上纲上线,那就不好说了。
      原百家姓中刘姓排在两百多位,泯然众人,他将刘提到了第二名。就像后人熟稔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般,秦皇在汉武之前。当时不过随手而为,并未多想,没想到如今被人揪住了把柄。
      公孙诡当着梁王刘武的面,问出此问题,明显别有用心。
      刘武虽然面色不变,但笑容不知何时微微收敛,把玩着玉杯,也不知在想什么。
      此事若是回答不好,梁王一时或许不会怎么着,但后续观感就不一定了,今后必然埋雷。
      他毕竟是刘氏诸侯王。
      这公孙诡其心可诛呀。
      但小人谗言惑上,嫉贤妒能是本能,历史上对方陷害邹阳,想必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
      “哦,那公孙中尉怎么看?”杨玉不答反问,将问题抛给对方。
      “......”公孙诡看了杨玉一眼,沉声道:“文乃中方先生所作,吕曹掾所献,先生是何用意吾如何知晓,只能问中方先生自己了。”
      杨玉的问话中藏有陷阱,公孙诡若是回答,该如何说?在杨玉没有解释本意前,先指责杨玉?为他定罪?
      那就成乱泼脏水,扣帽子了?
      在场谁人傻?一旦公孙诡将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在众人面前,哪怕之后杨玉回答的不及格,这次发难也没有什么威力了。
      最终会变成一场闹剧。
      梁王也会对他有看法,认为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不是为刘氏发话,从梁王的立场出发。
      公孙诡当然不愿这样,所以他不接杨玉踢过来的球,反而着重提到是杨玉所作,一口咬定此事。更将吕季孙牵连进来,若事有不谐,吕季孙作为引荐之人,亦难逃被问罪下场。
      用心着实险恶。
      吕季孙如坐针毡,频频望向杨玉,目中担忧。
      “那赵在首,不知公孙中尉如何看?”杨玉不答,再次反问,对方避而不谈,自己就引对方入彀,化被动为主动。
      “......”公孙诡皱眉,横了杨玉一眼,这中方不败角度着实刁钻。
      他没好气道:“不知”
      对方不接招,双方都知道其中深浅。
      “哦,那在下也不知,随手为之,未入心腑。”杨玉语气寡淡,说起自己是胡乱所写,未走心,没有丝毫羞愧。
      接着,杨玉貌若不在意道:“公孙中尉若‘有心,大可自行排列,哪怕将公孙氏排在首位也请便。”
      在“有心”二字上格外加重了语气。
      “你”公孙诡大怒。
      杨玉与其对视,毫无怯意。
      对于赵为何在首,刘为何在后,在场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因为赵乃前秦之姓,秦乃第一个一统帝国。
      汉承秦制,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官制,二十等军功爵,律令,大汉全面照搬秦朝,连皇帝称号都是继承人家秦朝的。
      将赵列在首位,完全合理,说的过去。
      但还是那个问题,哪怕心里觉得理所应当,也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更不能细细推敲。凡事就怕较真。
      因为有人会当真的。
      这个人自然是梁王刘武了。
      至于梁王会不会当真?
      问问唐太宗修《氏族志》,为何将李唐皇族列在首位,《百家姓》作者明明是吴越国之人,国君姓钱,为何将赵列在钱前面。
      看看这两个例子就知道了。

43章 饮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