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除夕[1/2页]

盛唐大公主 湛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相传,古代有一种身体庞大的凶猛恶兽,每年腊月因为大雪封山没有食物,便会从深山而出,进入村庄吃人。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恶兽害怕声响,便将竹子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同时敲锣打鼓,并且在门外挂上警戒用的红布条。
      村民们会一夜不睡,直到天亮,确认这恶兽没有出来,才会走出家门,互相之间说一些吉祥话,祈祷明年这恶兽也不会再来。
      这种恶兽的名字,叫做“夕”,而这一天,被称之为“除夕”。
      李月辰身上披着厚厚的貂皮大氅,站在承香殿的门口,看着宫女们将砍伐下来的竹子扔进火堆里面,发出一阵爆响,忍不住笑了笑。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鞭炮,但是过年的氛围一点都不比后世差,不如说反而更加浓烈一些。
      看到李月辰慢悠悠的走下台阶,小荷小跑几步过来,脸上挂着笑容:“殿下可否也要燃些爆竹?”
      老李摇摇头表示不了,今天除夕,要趁着下午天还亮,去给师父刘仁轨拜个年。
      然后就要赶紧回来洗漱打扮了,今天晚上的皇家宴会可是很隆重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过年的感觉如何不知道,但是对于当官的来说,这个时代过年反而是个很麻烦很折腾的事情。
      大年三十晚上,按理说应该是陪着家人守岁的,但是官员们必须要扔下家人,进皇宫参加皇帝的晚宴,陪着皇帝一家子一起观看皇家联欢晚会。
      参加完晚会之后就差不多十二点多了,回家睡不了一个时辰,就要再来皇宫参加大年初一的大朝会。
      等大朝会结束之后,就可以有七天的假期回家好好陪伴家人了。
      ……
      当李月辰坐着马车来到出了皇宫,来到长安城就发现今天街上的人流比平时多了不少。
      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别说普通人,就连那些金发碧眼的大鼻子老外也都笑呵呵的,操着半生不熟的大唐雅音跟周围的本地人朋友说着各种吉祥话。
      大唐是个风气开放的国家,在这里,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着胡人的服装,却几乎看不到丁点违和的地方。
      看到李月辰透过马车的车窗一脸感慨的看着外面,小荷问道:“殿下为何这副表情?”
      老李摇摇头,没有说话。
      小荷肯定无法理解他作为一个千年之后的人看到这一幕的感觉。
      或许可以说是感慨,或许也可以说惊奇,不过更多的,还是觉得千年之前的老百姓淳朴的有些可爱。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见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年年如此,那便是太平盛世了。
      李月辰双手搭在车窗上,小小的脑袋放在胳膊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或许是想到了千年之后的种种记忆,这里或许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但脸上那不必为生存安危担忧的笑容,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如果大唐的强盛能一直延续下去的话,他们脸上的笑容,想必同样也能如此吧?
      作为一个未来人,她知道唐朝之后还会有很多朝代,一千多年之后会进入工业革命,科技飞速发展……
      但是同样作为普通人,她也知道,这每次王朝更迭,都会伴随着战争和死亡。
      如果说一个朝代能一直延续下去的话,想必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战乱和苦难吧?
      想到这里,李月辰忍不住自言自语道:“愿我大唐能繁荣昌盛,国祚永恒!”
      旁边的福公公抬头看了一眼,跟小荷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有惊讶之色。
      想不到小公主居然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看来如此得宠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路来到刘仁轨家中,李月辰行叉手礼:“徒儿提前祝愿师父元旦吉祥!”
      她是公主,就算给刘仁轨这个师父行礼,也不用弯腰的。
      而刘仁轨则是作揖弯腰:“谢过殿下,也望殿下元旦安康!”
      或许是习惯了李月辰的性格,所以行礼之后就跟平时一样放松了下来。
      来到院内亭中,将两个保健球拿在手里旋转起来,笑呵呵的问道:“今日除夕,殿下不在宫中准备晚宴,难道不怕陛下责罚?”
      “两位大人繁忙脚不沾地,何来闲暇责罚我?”李月辰笑嘻嘻的回答道。
      刘仁轨哈哈大笑起来:“殿下果然聪慧机灵!”
      “师父此言可是夸赞于我?”
      现在师徒俩互相开玩笑已经让刘仁轨非常习惯了。
      没办法,主要是这位公主太可爱了,不仅外表萌萌哒,还会说话,总能让人感到开心。
      在这个礼教严格的时代,也算是走在了特立独行的最前沿。
      其实像老李这样,见了父母行礼动作不规范,还喜欢跟他们打闹之类的行为,在礼教中是一点都不提倡的。
      不过没办法,谁让皇帝和皇后喜欢呢。唐朝后期怎么样不好说,但至少这个时期,皇帝们都还是很有个性的,所以下面的人也不好说什么。
      看到刘仁轨手中转动的两个铁球,李月辰笑道:“此物师父可还喜欢?”
      “嗯。”刘仁轨点点头,“此物可宁心静气,好器具!”
      果然,看来大多数人类无聊的时候还是喜欢在手里盘点什么东西的。
      待了时间不长,刘仁轨的妻子和儿子也都过来跟李月辰行了个礼,拜了个年。
      毕竟是公主,平时也就算了,大年三十的可不能装着看不见。
      不过老李没什么架子,很有礼貌跟他们同样打招呼,博得了一个好感。
      待了半个时辰左右,李月辰起身告辞,时间差不多了,也该回去梳洗打扮了。
      每次在头上差那么多饰品,身上还要穿礼服的时候,老李都感觉别扭。
      不过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感谢是生在唐朝,只有在盛大活动的时候才用这么穿。
      要是平时也穿这玩意儿,恐怕真能郁闷死。
      当然这要感谢太宗陛下。
      众所周知李二同志是马背上长大的,整天风驰电掣的自由惯了,那种华丽又麻烦的朝服从来不穿。
      所以根据国史记载以及李治的回忆,李二同志平时基本都是穿着袴褶,就连上朝也是一样。
      这种袴褶比

第十三章 除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