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朱载??,梦游呢?
乾隆:哈哈
朱载??:…………
“万万没料到,张居正在我儿子的时期,搞了这么大动静的变法改革运动。”
“我更没有料到的是,他死后竟然被抄家清算了。”
康熙:差点开棺鞭尸呢。
“要不是舆论压力,以及一些臣子的劝阻,万历皇帝还真的有可能对张居正掘坟鞭尸。”
朱载??:…………
朱棣:瞎搞。
康熙:朱棣,不能这么说。
“假如你是年幼的皇帝,长期活在一个权臣的阴影下,你会不会心里产生怨恨呢?”
“张居正和万历帝的君臣矛盾,是一步一步积累加深的,两人没有办法破冰,那么,这层关系,只会越来越恶化。”
“不信你问问刘弗陵,他的心里,是不是对霍光有怨恨呢?”
刘弗陵:??????
刘询:怼他,不要怂。
“这小子太坏了,阴阳怪气的。”
杨坚:哈哈,可怜的刘弗陵,刘询,莫名躺枪。
嬴政:康熙,乾隆,本群主授予你俩节大师头衔奏。
“刘邦,李隆基,授予你俩马屁精头衔!”
康熙:……
乾隆:……
刘邦:额!马屁精,也太难听了吧。
李隆基:就是,再说,我也没拍马屁啊。
柴荣:李隆基,曹操的马屁,你可没少拍。
刘裕:哈哈
曹操:哈哈,我政哥好可爱,还专门给人家颁发头衔!
嬴政:(吐)说话能不能正常一点,你是不是想退群?
曹操:别!大佬!开个玩笑。
杨坚:笑死。
朱元璋:你们别闹了说正经的。
“朱载??,既然你把张居正视作托孤重臣,这就说明,张居正确实是治国之才。”
“你是和他亲身打过交道的,咱想听你评价一下你的这位内阁大臣。”
乾隆:祖宗点名提问。
朱载??:回太祖皇帝的话。
“张居正,在我父皇时期就已经凸显而出,不过并没有得到大的施展,到了我在位期间,此人被我重用,综合来说,绝对是一位治国奇才,他能敏锐的察觉到帝国病症,然后提出建议。”
“从他后期的改革来看,我的眼光是对的,他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治国大才。”
朱见深:牛逼
朱瞻基:评价这么高,说明确实厉害。
苏辰:先不说张居正。
“但说这位明穆宗朱载??”
“他本身就是一个很独特的皇帝。”
“为什么说他独特。”
“他的父亲,明世宗朱厚?校?薜揽衲В?刻旌腿?嵴嫒嗽诿沃行蘖赌兀????埽?癫涣纳??渍?欢稀!
“他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这位更是重量级,早期由张居正辅政,后面直接三十年不上朝,宅家狂魔,明朝内忧外患,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爷孙俩,虽然不能算是彻彻底底的昏君,但绝对也算不上什么明君,他俩在位时间加起来接近100年,把王朝弄的乌烟瘴气,实在是两个奇葩皇帝。”
“反而夹在中间的明穆宗朱载??,算是正常的,隆庆新政,给父亲擦屁股,又给儿子留下了好班底。”
朱元璋:我大明后期的皇帝,真的有这么奇葩?
朱棣:这是真混账啊。
朱高炽:没眼看
柴荣:确实离谱!
刘邦:长见识了。
 
第90章 来自嬴政的吐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