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砸钱,疯狂的砸钱[2/2页]

陈江海林婉秋 重生1998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切代价,将这些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可是这一点,用在民用品上却是全然行不通的。
      民用品必须考虑效益。
      作为经营者,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不能维持企业的发展,这是考量一件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
      如果一个产品耗费了很多的资金才研发出来,却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那这就是个失败的产品,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民用品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快速的迭代。
      任何火爆的产品,因为其所产生的巨大利益,看中它的人必然很多,会迎来非常残酷的竞争。
      如果你不能生产出超越同行的产品,那就意味着你可能随时会被淘汰。
      就拿CPU来说,它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律,叫做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的内容很简单。
      当价格不变的时候,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十八到二十四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从这个定律可以得出,如果一个CPU公司不能在十八到二十四个月提升CPU,那它就面临着淘汰的局面。
      你研发不出去,不代表其他的公司研发不出来。
      一旦某一家公司研发出更厉害的CPU,那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会失去大量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个定律等于是悬在所有CPU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如果不拼命研发的话,那就意味着要被市场所淘汰。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CPU公司大部分的资金,都会投入到研发当中。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看,西方世界在CPU上的技术,实在是领先华夏太多太多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CPU的市场中,谁有最先进的技术,那就意味着他能拿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后面排名的那些企业,很多只能喝点汤。
      更有甚者,可能连汤都喝不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会走向灭亡。
      这就意味着CPU这个行业,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前世有不少公司每年扔进去数百亿资金,可能还要赔个好几年。
      就这样,投入这么多的钱,可能还只是刚过门槛。
      想要追上前面的公司,还得继续努力才成。
      怎么努力?
      当然是继续砸钱,疯狂的砸钱。
      要知道,建造一条十二英寸,三十二纳米的规模生产线,需要至少四十亿美刀的资金。
      一条十二英寸,十四纳米的生产线,投资金额高达一百亿美刀。
      从这两点就能看出来,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究竟有多高了。
      这还仅仅是一条生产线的成本!
      安装和日常维护,需要的资金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一想, 就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可怕了,根本不是一般企业玩得起的。
      “倪老,我们在研发CPU的时候,封测这方面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陈江海跟着提醒道。
      随着光刻机的到来,陈江海相信在CPU上面,倪星宇肯定能够做出突破。
      到时候,威廉那边一旦在光刻机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倪星宇他们说不定就能赶超西方在这方面的技术了。
      到那个时候,华夏的CPU想要崛起的话,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砸钱,疯狂的砸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