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卌壹章,长策御宇内(拾)[2/2页]

朝云啸乾坤 灵昀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虽看似同凡人富绅所住无二,但其上所用材料乃是极品,即便是在长安也是极为少见的存在,而亭台楼阁之上还雕刻的那是“幽冥三十二圣图”,这可不是什么人都知晓的。
      最让老者感兴趣的还是这一座石桥,虽相隔一百零八丈,但中间有着四处破损,边缘有着两处,这不正好同奈何桥一样吗?
      老者抬脚一踏,整个空间为之一颤,灰尘散落。
      一声牛嗷响起道:“谁人破本座清静?”
      “滚出来。”
      老者一声喝出,言道法随。
      “谁?”
      声音落下,自阁楼之中探出一个牛首,仔细打量了一番见老者,虚眼打量片刻,才缓缓走出,露出真容,这是一个牛首人身的妖怪。
      身高丈余,右手持二丈黑叉,身后负悬一柄黑色大刀,铁链绕左肩至腹部一周,刀鞘漆黑如墨,刀柄之上可见一抹鲜红,戾气颇重,身披玄金甲,赤露前胸。
      其上绘有黑纹,自双臂延至腹部,双手佩戴护臂,左手上手肘处有黑色牛毛,双眸灰黑,鼻子处悬挂一暗灰色鼻环,头顶双角右侧完全,左侧缺失三分,行一步地动山摇。
      “汝是何人?”这牛头怪怒声问道。
      景和三十一年,四月十七。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巳不远行财物伏藏。
      长安城,奉天殿外。
      李信芳身着官袍,缓步而行,在台阶之下遇到赶来的李淳风。
      两人相互见礼之后,李淳风捋须说道:“左相准备远行?”
      李信芳笑道:“国师可是要为老夫卜卦?”
      李淳风摇头道:“贫道昨日夜观星象,东方之地有流星滑落,乃不祥之兆,今日丁亥煞东,祸乱丛生啊!”
      “国师可是看到了什么?”
      “九幽地,有强者入。”
      “九幽地?”李信芳眉头一皱,随后摇头道:“老夫不懂得江湖之事,国师可以确定来人是谁了?”
      “相国大人虽在庙堂,但也应该知道江湖之秘吧?”
      “有所耳闻。”
      李淳风轻抖拂尘道:“江湖之中有六圣,镇守五方,西方昆仑由道圣坐镇;北方天山,剑圣一剑镇守;东方鬼圣,居于九幽,暗观天下;北方有二圣,为释圣、刀圣,此二人一者修佛门之法,臻于至善,但数年前同玄奘法师论道而失佛心,一念成魔,后被道圣镇压,剩下刀圣一人,他曾发誓六十年不入中原,而现在六十年时间已到,他的到了定会让这江湖,再起血雨腥风。”
      李信芳听到此言心一惊,他可是真正见识过昔年江湖之乱的,他可不愿再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在他要开口时,浊明已经来到两人身旁。
      “陛下有旨,传相国、国师,进殿。”
      李信芳点头道:“有劳大监了。”
      浊清笑道:“相国大人请,国师请。”
      两人点头后,同时踏上台阶,两人相视一笑,李淳风退后一步,一前一后登上了奉天殿。
      两人来到殿内,此时浊明已经重新回到了景和帝身旁。
      两人行礼道:“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和帝点头道:“两位爱卿平身,来人为相国、国师赐座。”
      “多谢陛下。”两人行礼之后走到一旁。
      下一刻李信芳又回到金道之上。
      景和帝问道:“相国可是有事?”
      李信芳摇头道:“老臣该说的都已在奏疏之中,今日站在这大殿之上,只有一事,还望陛下应允。”
      “相国但说无妨。”
      李信芳轻轻点头,俯身自怀中取出一物,百官见状连忙跪地。
      李信芳道:“此金牌乃是先帝所赐,见它如见君,老臣年事已高,身居相位也有三十二载,时光如梭,今日老臣便将此金牌交还于陛下,望陛下勿忘先帝所托。”
      随即双膝跪地,双手举过头顶,将金牌托在手中,沉声道:“老夫,李信芳,为官六十三年,今七十有一,一步步走来,见过刀山火海,也见过沙场血河,现我朝百岁,内忧外患,五胡蛮夷,虎视眈眈,老夫欲辞官而去,游说五胡之君,望天子恩准。”
      景和帝站起身,看着李信芳道:“相国当真要如此吗?”
      李信芳笑道:“陛下,当年先帝召老臣回京,老臣现在还记得当夜之事,陛下虽为老臣弟子,但常年相伴,老臣倒是希望有此等弟子。当年百越起兵,老臣独子战死沙场,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想归隐山林,了此余生,但又不得不遵从先帝遗旨……这一路走来,老臣见过太多的是是非非,也不想再看到战火绵延,伤我九州百姓,还望陛下允老臣之想,请陛下恩准。”
      李信芳五体投地,自从天子登基以来,李信芳便很少行跪拜之礼,这五体投地大礼,上一次还是在先帝灵前,转眼之间已经三十一载了。
      百官听到此言,先是一怔,随后悔恨,再者便是惭愧低头。
      景和帝一步步走下御阶,来到李信芳身旁,刚想要俯身将他扶起,也不知为何双手不由自主的收回,退后一步,直接跪地。
      看到这一幕,百官没有想到,浊明没有想到,李淳风没有想到,李信芳更是没有想到。
      随即四周龙卫、内侍、浊明、李淳风等全部跪地,没有一人出声,这一刻十分宁静。
      数息之后李信芳开口道:“陛下,使不得啊!”
      “使得。”
      正文皇后自外而入,走到李信芳身旁跪下道:“相国大人为国操劳一声,此礼相国受得起。”
      “皇后娘娘,老臣惶恐。”
      正文皇后笑道:“于情于理,相国大人皆可受。”
      李信芳长叹一声道:“陛下,娘娘,快快请起。”
      正文皇后将景和帝扶起,随后又将李信芳扶起,转身看向文武百官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本章未完,待续……)

第卌壹章,长策御宇内(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