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卅捌章,长策御宇内(柒)[1/2页]

朝云啸乾坤 灵昀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清晨。
      一男子站立在学宫之外,一众破军楼弟子站立两侧相迎。
      他穿着藏兰?布锦袍,一条暗夜蓝蛮纹角带系在腰间,一头如风般的发丝,有双清澈的眼眸,当真是淑人君子。
      而此人正是药王谷现任药王——华烨。
      身高七尺,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华清风之子,不过从面相来看,特别是双眉,最像华清风。
      “见过谷主。”
      华烨轻轻点头道:“父亲何在?”
      “老谷主正在破军楼中,似是要准备外出。”
      华烨点头之后,便飞身而起之人向着破军楼而去。
      刚刚赶到的夜陌尘无奈摇头道:“华兄这是学宫,你就不能按规矩来吗?”
      华烨笑道:“事急从权,下次注意。”
      夜陌尘苦笑道:“你可从来没有注意过啊!”随后转头看向一名子弟问道:“今日除了药王之外,可还有其他外人到访?”
      “没有。”
      夜陌尘微微皱眉,呢喃道:“不应该啊!”
      那名弟子问道:“夜公子可是约了客人?”
      “没事,你们下去吧!”
      “是我等告退。”
      夜陌尘转身朝着学宫内走去,心中一直在想浊清究竟去了何地?直到现在也不见人影,同时也在想萧若渝究竟要干什么?不知不觉间他便来到了武曲楼,抬头看了一眼,并没有多做思考,直接登楼。
      破军楼,华清风将所有药材都携带在身,正要出门便见华烨前来。
      华烨俯身行礼道:“拜见父亲。”
      “起来吧,药带来了吗?”
      华烨从身后取下锦袋,打开之后,一只精美的锦盒放在其中。
      华清风点了点头,接过锦盒之后,转身重新回到了破军楼中,在一处长案下停步,将锦盒放在其上,然后运转真气将锦盒打开。
      就在打开的一瞬间,一股药香扑鼻,华清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这几日你便坐镇学宫,为父外出一趟,待正峰来到你将那药放好。”
      “是。”
      “对了,你到来的事情,王莽那小子不知道吧?”
      “不知,近日来青城掌教和枪仙二人,呆在琅琊山下,王莽自顾不暇,并没有太过关注药王谷。”
      “嗯,那王振义的伤势如何了?”
      “药王谷并没有介入其中,父亲走后,东瀛来了一位药师,长居于琅琊王府之中,不论是谁出了事,王氏之人从未寻过药王谷。”
      “看来他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他们不需要我们也就莫要多管,你到了的事情,应该很快会传到希之那小兔崽子的耳中,他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多两日,为父便回。还有一件事,蓬莱阁欲在中原开宗立派,若是希之让你出面监视,你直接应下便是,然后在药王谷四周找一处山头,允他们建立山门,不过费用可不能少。”
      “孩儿知道。”
      华清风看着华烨问道:“我那孙儿,在我离开之后,你没有欺负他吧?”
      华烨身体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说道:“没有。”
      “哼~,最好没有,若是我知道你欺负他,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额~。”
      “就这样,我走了。”
      “恭送父亲。”华烨再次俯身行礼。
      华清风摆了摆手,消失不见。
      就在华清风离开之后,暗影现身道:“药王,殿下有请。”
      华烨点头道:“请暗统领带路。”
      “请。”
      “请。”
      学宫之外。
      寒魇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了,见到华清风来至,上前说道:“我们出发吧!”
      华清风点头道:“走吧。”
      寒魇见此情形有些懵,开口问道:“不坐车吗?”
      “坐车太慢了,直接骑马吧!老夫已经在城外准备好了,现在赶去,落日之前便可赶到。”
      “行吧。”
      随后两人便出了城,在城外上了马背,便向着九幽地而去。
      九幽地十分隐秘,整个江湖知道者不过一手之数,十分稀少,除此之外,这些人即便知道所在之地,也无法真正进入九幽地,不过在朝中却有一人知晓,那就是现任户部尚书——杨从。
      自从杨从掌管户部以来,上至世家大族,下到江湖宗门,凡有名望者,基本上都被杨从走了个遍,因此他也花费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杨从倒不是为了了解江湖,原因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赋税”。
      杨从十八岁考取功名,虽位列三家,得中探花,但确是高宗钦点的状元。随后便一直留在户部,从主簿一直到尚书,用了整整十年时间,而他也是自有史以来,升官最快的一人。
      杨从师从,春秋三十六甲之商甲——范朱,最懂商贾之术为官三十余载,将原本空虚的国库,变成现在天下最富有的地方,现国库存银为三千二百万万两,天下谁人可比?
      而这一切都是杨从数次亲身险地而换来的,在高宗之前,世家大族,江湖宗门,所交赋税不过是现在百之一二,在杨从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亲自走访各地,还有春秋商甲的名头,是的这些世家大族、江湖宗门全都提高了赋税。
      换言之,现在所收赋税,如轩辕一家之税,便是太宗一朝一州一年之赋税。
      而相比,轩辕家只能屈居末尾,为首者分别是佛道两教,然后便是九幽地。
      杨从亲至九幽地三次,最终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九幽地缴纳赋税。
      恩威并施,既能收纳天下赋税,又能够让这些世家大族、江湖宗门无处找茬,靠的便是杨从的商贾之道,天下百姓也是同理,非是按人头纳税,乃是以土地大小纳税,以此,家有富余,民不会反。
    &

第卅捌章,长策御宇内(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