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34章 团灭发动机[1/2页]

女领导的头牌红人 虽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许多人可能都不明白黎元秋最后做出的安排,是不是有点脱了裤子放屁的多余。
      但是这间会议室当中的大佬们都清楚。
      黎元秋这是把人性给玩明白了。
      他是懂制造矛盾的。
      就如同王宇这天到了基地,正好赶上午饭。
      拥挤的人群在王宇进来后,居然会给留出足够的空间。
      像海豚游进了沙丁鱼群。
      这群沙丁鱼跟见了鬼似的,躲都来不及。
      在王宇不注意的时候。
      江原生产基地的工人们加大了对王宇的指点力度。
      有的人可能是低声议论。
      但是有的人已经不再避讳,不指名道姓地大声评价,“但凡是在我们单位爬得高,走得稳的,有几个不是靠技术?”
      “那都是一步一步正儿八经干出来的。”
      “靠几把歪门斜道上位的,能有啥好下场?”
      “最后还不是就平调,给个闲职,然后就等退休了。”
      这名工人可能就四十多岁,也是单位的老资格了。
      平常说话大嗓门惯了。
      以至于旁人听到这话的时候拉拉他,让他小声一点。
      可是这位工人却喊得更大声了,“为什么要小声,我敢说,曰玛还怕他听到?”
      王宇的两年四连跳,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王宇的身上,或者是放在了王宇关系最要好的那几个人身上。
      所以,对王宇的评价会显得正面,客观,大加赞赏。
      但是在整个江原这个层面上来看呢?
      这当中不乏徐晓、杨小平、何斌这一类人群。
      生产基地有人不服气,没有,没有,我跟他们不是一类人。
      我心态很正面的,我可以以平常心面对别人的升迁。
      说是这么说的,做又是怎么做的,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只能说黎元秋是懂抓主要矛盾的。
      在外人看来,常规的操作就已经背离了他们认知情况。
      像王宇这种两年四连跳的非典型年轻人的升迁路遭人诟病的地方会很多。
      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他凭什么?
      因为在他们看来,王宇会的,他们也可以。
      说不定王宇不会的,他们也可以。
      还有一部分是,王宇会又怎么样?我不会,不影响我质疑他。
      最后一部分是:不管你王宇多牛逼,老子想骂你就骂你。
      那么为什么前一段时间这些人群不那么明显呢?
      因为在某一个时间段,王宇代表逆袭,代表底层的倔起,代表着年轻人的希望。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行了,难道王宇就不是希望了?
      打个比方。
      我是一个正科级经理。
      我看到一个年轻人是以大学生的身份进入这个单位的。
      我可以老气横秋地指点他,安排他。
      他突然进步了,被我甄别使用了,我会鼓励他。
      他提副股级,我为他高兴。
      他提股级,我为他点赞。
      他提副科时,我怀疑自己。
      他提科级,我草,我慌得一批。
      他还有可能往上爬的时候,我开始质疑。
      他的高楼垮了,我哈哈哈哈……
      这样的心态就是,我可以接受你优秀,但是我不能接受你比我优秀。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学生从进这个单位的第一天,就被一群老油条工人各种嫌弃,各种骂。
      代表句: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高文凭,低能力。
      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现在的大学生会干啥?书呆子。
      读书人,坏求得很。
      当他们看到这帮大学生年限到了,挂了职,提了级别的

第1234章 团灭发动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