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舞台幕布缓缓拉开,《家》的演出正式开始。
后台,曾在《神探狄仁杰》系列当中出出演刘查礼、鲁成、武攸德的李可龙瞧着徐容一脸倦怠,不大放心地问道:“不碍事吧?”
在《家》中,他出演觉新的三叔高克明。
他知道徐容最近一段时间很忙,匆匆来匆匆去,一直都是脚不沾地的状态。
这台戏能排出来,排出如今的效果,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两位老爷子自不必说,毕竟是从青年时代就活跃在舞台上,虽说蓝田野老师阔别舞台二十年,但大概始终没远离艺术圈、没离开过人艺,对于人物的解构和重组愈发的登峰造极。
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两个年轻人,徐容和袁雨。
大概也是得益于此,两位老爷子排练期间整天乐呵呵的,虽然二老嘴上什么都没说,但是他明白二老最近一直心情不错的源头。
人艺后继有人啊。
人艺的管理一直不同于其他单位,虽说是事业单位,但是建院之初,谁也不清楚院里应该保持什么风气,于是不免向传统的戏剧团看齐。
尊师重道。
也就形成了了很多和国际上的剧团完全不同的传统,如一带一、回炉班,严格说来,都是传统戏剧团的风格。
也是因此,院里退休的老人,也乐意把人艺当成家,当初大导对人艺彻底失望,出走之后跟个愤青似的在媒体上公然抨击“人艺要完”,但当人艺需要他的时候,他仍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归。
对于徐容,两位老爷子并没有多做评价,但是袁雨简直被夸上了天。
于李可龙自身,他意外于袁雨的表现,但相比之下,徐容的进步是他觉得不可思议的。
作为内地第一小生,徐容的进院他不能不关注,也不可能不关注,其实最初他对院里对徐容重视的态度,是不以为然的。
北电出身、影视演员,在他看来,徐容话。
马上就要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而深爱的人却要形同陌路,他此时有些神思不属,但是长久以来的习惯,让他又习惯性的对长辈毕恭毕敬。
“是”并没有体现他的恭敬,但却体现了他的心不在焉,而之后的动作和声调,才是呈现封建礼教对于人的桎梏。
体验是一方面的原因,而一个多月来的忙碌,弥补了他技巧上的不足。
高茜此时追到了徐容身侧,问道:“明轩,你现在好一点了吗?”
徐容稍微转过身,道:“好多了。”
相比较之下,对母亲,他并没有拿出对待三叔高克明的尊敬。
人生经历的缺失,如今通过王阿姨和小张同学的相处、通过所见到的一些其他母子间的相处模式,基本上已经补全,在他想来,作为本能的最信任的人,即使高门望族,母子之间也应当是有亲情的。
而此时的观众席上安静的没有一丝杂声。
人艺大剧场最便宜的票卖80,前排的卖680,学生打五折,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错过了精彩的环节,那花的钱可就血亏了。
在观众席最中央的位置,七八个戴着棒球帽、口罩的观众聚精会神地盯着舞台。
当第一幕结束,七八人全安静地坐着,直到前方一个陪同老人过来的女孩喝水时发出“吨吨吨”声音时,众人才仿佛活过来似的。
“要不,咱们的小分队,还是散了吧。”
其中的某个人突然提议道。
《家》作为人艺的剧目之一,是他们都熟悉的剧目,可是正因为熟悉,才觉得不可思议。
觉新生长在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桎梏下的大家庭中,在高老太爷退休后,家中便没了经济来源,可是于觉新,需要支撑着诺大家族的长房长孙而言,上有吃喝嫖赌的叔伯、总是挑事儿的婶娘、伯母,下有思想行为完全和礼教规矩相背的兄弟,而又恰逢父亲病倒、世道不靖,自身又不得不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任何一个人处在他的位置上,都不免无力乃至于绝望。
而徐容身上那种从内到外透出的
第一百三十章 坚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