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吃完了午饭,各自休息了一会儿,徐容便来到了女生宿舍楼下,站在花坛前,一边等着小张同学,一边脑子里思考着和她有关的事儿。
      小张同学没做穆晚秋的小传,也没有写创作笔记。
      她对规定情境的探究、对行适应选择乃至于形体和心理的关联性,    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小张同学的戏感并不算差,行动的适应性这块基本合格,经几场排戏,徐容就看出了端倪,可是她在角色的情感创造上,基本上处于本能状态。
      至于更进一步的以形体和语言来体现角色,    反而好了一点。
      因为天赋使然。
      若是天赋爆炸的,如周讯那种,自然怎么来都行,    甚至行动的适应性选择上也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当她构造了心象,剩下的靠本能演就完事儿了。
      但周讯只有一个。
      到了此时,他也明白了学校招生时看脸的原因,浮躁的大环境下,没几个学生会认真钻研理论和技巧,而这种情况下,外形上更加出挑的,机会相对的也更多一些。
      另外一方面,大环境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
      学校的老师,七成的都没有实践经验,    但是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员。
      就像先前老师讲的心象构造,    他当初为了找到适合的方法,    学习的时候参考了许多资料,如于是芝的《焦菊隐先生的“心象”学说》、《我演程疯子》、刘长春的《茶馆的舞台艺术》中收录的蓝天野创造秦仲义的过程、李仁堂的《生活、技巧杂谈》、吕恩的《我和蘩漪》、郑榕的《扮演常四爷的一点体会》以及王尚信的《我演雷军长》等等,在翻了这些资料之后,他同时对照着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最终综合了一套自己用来比较顺手的方法。
      相比较之下,    课堂上讲的内容极为浅显,只是讲了一些相对笼统的理论。
      这还仅仅只是表演上较为基础的心象构造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塑造完整的心象,只能寄希望于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把缺失的理论给补上。
      中戏出身的同行,说起学生时代,最记忆犹深且深恶痛绝的,就一件事儿,排戏。
      四大大学,排四年戏。
      而北电的学生,最咬牙切齿的,则是拖堂加课。
      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也是极为明显的。
      “徐老师。”
      某一刻,小张同学蹦蹦跳跳的打断了他的思考。
      令徐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三个舍友也跟着过来了。
      他瞧着跟着小张同身后尾随似的杨蜜三人,问道:“你们,又凑巧了?”
      小张同学双手插在口袋里,摇了摇头道:“不是的,徐老师,她们想给咱们搭戏,我看啦,好几场戏都得人帮忙走位置的。”
      徐容瞥了她一眼,没拆穿她的谎言。
      在几分钟之前,宿舍当中。
      当小张同学麻溜地穿好了衣服,收拾妥当之后准备出发之时,瞧着同样穿戴整齐的三个室友,疑惑地问道:“下午没课啊,你们要出去逛街吗?”
      袁珊珊上来搂住了小张同学的肩膀,问道:“晓斐,你说平时我对你怎么样?”
      “挺好的啊。”
      “那这样,你男朋友能不能分享分享?”
      “不行!”小张同学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哪怕她明明知道珊珊是在开玩笑,可是对她,她相当的不放心,因为这家伙大一开学的时候就老在宿舍感叹“徐容好帅啊!”之类的话。
      袁珊珊苦着脸,道:“好吧,我承认,你家徐老师很厉害,今天中午的时候老师不是还说了嘛,有机会了让我们跟跟他练习练习,晓斐,帮帮忙,带上我们吧?”
      杨蜜补充道:“而且你们排戏也要有人帮忙搭词啊。”
      小张同学只犹豫了一下,就点了点头,谁让她们夸徐老师厉害了呢。
      徐容隐约地猜到了点袁珊珊三人的想法,也没拒绝,表演要是那么好学,也就不能称之为一门技术了。
      到了练习室,排练了一场戏之后,徐容没再继续,而是讲起了排练需要注意的事项,道:“于一个演员而言,是最重要是适应的行动,只有行动精确,角色才显得合理,记住,不是正确,是精确,这是心象转化为形象的最简单的方法。”
      焦竣艳盘着腿坐在一边,问到:“徐...老师,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很多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的人可以成为好演员。”
      徐容望着一脸纳闷的焦竣艳,嘴唇蠕动了几下,才苦笑着道:“这个比较复杂。”
      他停顿了好一会儿,直接无视了她询问的眼神,对着小张同学道:“心理到形体的基本线索确定之后,就要认真感受行动的准确性,怎么确定准确性呢?从自己身上找到某一个部分,放大它,就像你刚才排的那场戏,你面对我名义上的妻子,你会生气,然后会翻白眼,会不忿,语气带刺。”
      “胡说,我没有!”小张同学立刻稍显心虚地道。
      刚才配合他俩搭戏的,是杨蜜。
      杨蜜笑着,道:“晓斐,你脸怎么红啦?”
      小张同学耳根泛着红,梗着脖子说道:“胡说,我没有!”
      “哈哈。”
      徐容笑着就要伸手揉她的脑袋,却不妨她猫着腰躲开了:“徐老师,不要啦。”
      当着舍友的面,她还有点不太好意思。
      焦竣艳不好打断的,小张同学却是没那么多的顾忌,道:“徐老师,竣艳说的那个我也很奇怪噢,为什么呀?”
      “什么?”
      “就是为什么很多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可以成为好演员。”
      焦竣艳的话,徐容可以无视糊弄,但是小张同学的问题,他却没法不回答,无声地叹了口气道:“天赋。”
      “当然,你们几个的戏感都特好,比我的强的多,天赋好的,吃天赋,天赋不好的,像我这样的,只能老老实实地学技巧。”
      练习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徐容未成名时,没人说过他天赋不好,或许有人说过,但是她们未曾听闻。
      在徐容成名之后,无论学校的老师,还是业界的同行,对他的评价多是“天赋好,业务水平高”之类的话。
      瞧着四人信你有鬼的神情,徐容也不争辩,道:“排练的目的除了要调整行动的正确性,还是加深对角色行动的目的的认识和感受的渠道,以此激起行动的冲动和欲望,也就是角色的行为动机,这是角色的内部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有时候认知到,却难以放大的情况下,我偶尔会用方法派的替换法,但是建议不要常用,这种方法比放大自身的

第六十章 体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