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江南道,李慕白[2/2页]

人在大魏,朝五晚九 伯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旁边,赵宏揶揄道:“是春风楼的点酥娘。”
      “这些小娘子就会装相,人前跟个大家闺秀似的,人后么...”卢平嘿嘿一笑,伸手拍了拍李易的肩膀。
      李易轻咳一声,使了个眼色。
      卢平顺着李易目光看去,就见铁印谢婵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
      卢平僵硬一笑,乖乖闭上嘴巴,抬头看向了台上。
      此时身着水芙色烟笼裙的花娘正在讲解诗题。
      “昔日有庆冉公以诗示情,终求得才女秦澜倾心,两者诗琴和鸣,成就了一段佳话......”
      “今日便是以“情”为题。”
      看台上,营安府二公子徐云峰笑吟吟道:“苏兄,说起来我那三弟给令姐也做了好几首吐露爱慕之情的诗词,不知令姐可曾听闻?”
      苏修谨讥笑道:“那些下作诗还是让三公子留给你家嫂嫂吧!”
      徐云峰闻言眼睛微眯,笑容已然凝固。
      “你有种再说一次!”
      苏修谨冷笑道:“天下没有不露墙的风,你家大哥刚入京不久,你家三弟便把自家大哥新纳的妻妾逼出了营安府,此事谁不知晓?”
      徐云峰忽然哈哈大笑。
      “我当是什么事,一个妾室而已,我大哥都不在乎,你生哪门子气?莫不是你看上了我那嫂嫂?”
      见苏修谨不予理睬,徐云峰继续道:“苏兄,我家三弟虽然风流了些,但哪个书生不是如此?”
      “这样,只要令姐能够入我府门,我必然让他收敛一些,苏兄觉得如何?”
      苏修谨深吸一口气,再次劝道:“徐兄,我那姐姐性情偏执,并无什么出挑之处,徐三公子又何必纠缠不放?”
      苏修谨来时曾被苏文山百般叮嘱,要想办法让营安府适可而止,可眼下看来,营安府根本就没有打算放弃的念头。
      “苏兄,我父亲三次上门说和,你家三次相拒,若此事不成,我营安府的脸面岂不丢尽?”
      苏修谨闻言恼怒道:“这便是你们捏造假案,想把我苏家逼出太康府的理由?”
      徐云峰笑吟吟道:“假案,什么假案?你爹过不了外察,是你爹的问题,关我徐家什么事?”
      在两人争论间,台下已有人做出诗词递交到了采诗官手里。
      “两位公子可做出了诗词?”
      苏修谨收拢思绪,摇头道:“今日状态不佳,做不来诗词。”
      看台某处,李易坐在席间,有专门服务客人的小厮开始为他研墨。
      今日诗会如此热闹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有采诗官巡游至此。
      采诗官官居四品,职责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诗词、歌谣为主,同时也兼带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有采诗官在场,也是一件好事,起码那些‘风流子会收敛一些,不至于做出什么下作的诗词来。
      思索着关于‘情的诗词,李易斟酌片刻,最终确定了一首词。
      抬笔蘸墨,李易开始书写。
      旁边,卢平赵宏想要凑过去观瞻,却终究没有靠近。盖因那位铁印已经占据了最佳的观看位置。
      淡淡的梅兰香气传入鼻腔,李易下意识顿笔抬头,就看见抱着布条包裹的谢婵正微微前倾着身子,盯着他写的诗词。
      察觉到李易目光,谢婵俏面微红,以为是自己打扰到了对方,连忙直起身子,并往旁边挪了一步。
      李易收回目光,继续提笔书写。
      稍顷,写完诗词的李易正要起身提交诗词,却发现谢婵不知何时又凑到了跟前。
      “写的怎样?”李易吹了吹纸上的墨,问道。
      谢婵闻言点了点头,中肯道:“不错。”
      顿了顿,谢婵接着道:“还没写名字。”
      “差点忘了!还是大才子心思缜密。”
      重新提笔,李易思忖片刻,在诗末写下了一行小字——
      柳州,江南道,第四才子李慕白。

第二十一章 江南道,李慕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