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4章 太急躁了[2/2页]

我在大明当皇帝 荣王小盖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强兵精锐,为日后所图谋,这其实不仅仅是军机处的想法,内阁十一人至少有七八人多有此想法。
      支持的未必是冒进,反对的未必是私心,实乃是琼海国的物资才刚刚丰富,远远没到能让三千人彻底脱产的地步。
      “我有一个提议!”
      眼看着话题都僵下去,解缙举手道,“根据审计数据,我琼海国每季度的粮食产量以四成的速度上升,短期内看不到上升的瓶颈,开年第一季琼南会有两万亩水田加入,总体第一季度的产量不说翻倍,上涨七成还是有的,等到第二季结束数据还可以翻倍。
      现在难以满足三千人,可过了年中,别说三千人就算是四千人都行。
      是否可以在一次性配给上做些文章,我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一次性取走配给,而且在选拔的时候,是否可以多考虑孤儿,分阶段将配给下发,用时间来均衡此事?”
      “这个方法我们也考虑。”
      闻言黄子澄解释道,“以目前的仓储,一次性下发三年配给,仓储是完全足够的,不足的部分主要在于接下来的训练过程中,按照教导团制定的训练方案,每日的训练量与消耗才是关键。
      尤其是肉食这一块,我们琼海难以支撑!”
      “肉食?”
      解沦看向常森,“这里面需要的肉食很多吗?我倒不是很清楚!”
      “大食堂目前,每旬的口粮,人均是十六斤谷物,蔬果十斤,鱼肉二斤,猪肉一斤,盐油三两。
      这些可满足劳力的日常消耗,却无法支持教导团给出训练方案。
      从目前教导团每旬的消耗来看,个人一旬稻米需十八斤,蔬果十二斤,鱼肉四斤,猪肉三斤,盐油五两。
      若是集训,野外训练,考核,还需要增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配备武器,火药,军装。
      而后者才是大头!”
      黄子澄有军机行走的头衔,对军中消耗还是清楚的。
      同时在他看来,也是锚定坚持一点,要么不练,练就要出精兵,“另外,年中还需要挑选一团的水师海员,海上的情况远比陆地复杂,陆地上都给出这个待遇,那么海员的待遇还要增加。
      我不反对1+3规划中的大规模扩军计划,只是受限于当前的条件,二团人马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扩军的方案,我们施行的是集中新兵训练制度,初训三个月,一个连的教导老兵可带出一个团的新兵。
      新兵结束后,将设立新的番号,每班一老兵三新兵的配置。
      目前教导老兵有一千人,扩充三千人,以一带三的模式,最短九个月就可以形成战力,这是最完美的扩军方案!”
      听完黄子澄的话,常森解释到。
      “意思我大概听明白了!”
      一直没说话的罗贯中说道,“不如折中一下,二千五百人,暂定的建制还是两个团,每个团的根基还是一班一老三新,同时保留教导队,优中选优,时刻保证五百人的教导队为我军最强部队,实验最新的战法,战术,同时让教导队成为普通军卒跨入军校,士官的第一道门槛,二位觉得如何?”
      “保留教导队?”
      常森沉默,目光看向一旁的徐增寿和张青。

第204章 太急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