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蓬“劳工”大唐现代化[1/2页]

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问道太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八戒,现在还应该称呼猪刚鬣,他的身影在少府之中忙碌着,甚至逐渐已经习惯了少府的生活,正如之前所说,这里与他而言犹如天堂。
      哪怕神魂被压制,法力被压制。
      可这里的生活,却根本不是往日所能够比拟的。
      没有天庭之中的勾心斗角,也没有了之前的温饱忧愁,在这里只要他努力干活就能够有着“工钱”。
      对于一直都没有啥大理想的他来说,无疑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合适了。
      而他那一把子力气,也很快被工程队所关注。
      待遇不断的提升。
      甚至开始和普通的大唐百姓一样了。
      一天三十文,一个月则是能够到达九百文,加上一些奖赏,甚至可以到达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钱。
      这样的收入,可以说是极为不错了。
      至少猪刚鬣是极为满足的。
      而对于少府来说,也是极为高兴的。
      虽说猪刚鬣吃的多,可这一位也干得多啊。
      几百斤重的东西,这一位能够扛着飞跑。
      一些无法完成的搭建,有着这一位也能够迅速完成。
      至于吃的多,少府庞大的粮食储备,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
      如今的大唐,也不是当年的大唐。
      之前大唐虽然从战乱之中逐渐回过神来,可粮食依旧处于紧缺的状态。
      可如今伴随着时间推移,特别土豆的推广种植,那一亩能够高达五六十亩的恐怖产量在,直接解决了整??大唐的粮食产量问题。
      如今无论是少府,还是国库,都储备着大量的粮食,足以应付任何时代的所需。
      猪刚鬣再能吃,面对着这庞大的储备,也犹如鸿毛一般。
      少府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反而只会欣喜。
      毕竟有着这一位,进程都要加快了好几倍。
      特别对于修路来说,有着一个猪刚鬣几乎不亚于一支小规模的工程队了。
      其作用之大毋庸置疑。
      这样一来,短短的时间,猪刚鬣于工程队之中算是出了名。
      只是这一份名声还未能传入李明耳中。
      毕竟,整个贞观五年,李明的身影都处于了东南所在。
      其目的一方面的督促工厂的建立。
      另一方面,他则是开始寻找着合适的地方,准备建立盐场了。
      大唐是极为缺盐的。
      李明最开始就考虑到海水晒盐,可那时候李世民直接打消了他的念头,告诉他,海洋不是大唐如今能够触及的。
      那时候的他,无法理解,也不明白李世民这话语到底是什么含义。
      如今的他自然能够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那就是大海是龙族的地盘。
      哪怕是近海,也拥有着无数水族,九州结界无法覆盖大海,事实上,大唐的边界其实是远离海岸线的。
      在这一种情况下,想依靠着海水晒盐几乎不可能。
      可如今却有了转机。
      三日之前。
      便宜老爹传来了圣旨。
      告诉他东海水族已经退去,九州结界蔓延了近海千米的范围。
      虽说只是千米。
      可九州结界的确蔓延了出去。
      而大唐也终于有了踏入大海的资格。
      看着那一份圣旨,李明不由有些意外,而意外之后就是惊喜了。
      甚至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
      虽然不清楚,是否是因为那一位龙王被他呕心到,还只是因为其他原因。
      可不管怎么样,那一位真的退了。
      大唐拥有了蔓延海洋的能力。
      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不仅仅可以让渔民开始下海捕鱼,提高整个沿海百姓的生活。
      更加可以开始晒盐了。
      大唐食盐的问题,无疑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这样的结果如何不让他惊喜。
      而在这惊喜之中,李明很快就是行动了起来。
      首先自然就是选择晒盐之地。
      魔都这边自然不太可能,大量的污水排了出去,总不可能直接拿着晒盐,虽说影响也不大,可心中也有些膈应,只能选择其他地方。
      而且不仅仅是这个问题,还有着一些其他问题。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
      魔都这边也不太适合。
      不过好在。
      如今九州结界的蔓延不仅仅只是这一片地区,而是整个大唐境内。
      很快,李明就在距离黄河入海口所在找到了一片地区。
      这里是东海的边界所在,再往上就是黄海了,虽然名义上同样属于东海,可却并非是同一个海域了。
      选定之后。
      搭建迅速之中开始了起来。
      相比于其他的建筑,盐田无疑要简单很多。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常见的粗盐。
      需要搭建的就是蒸发池,以及结晶池。
      这些只是一块块的梯田即可。
      加上有着水泥,建设起来自然顺利。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建设就已经逐渐完成。
      整个周围的场景逐渐之中发生了改变。
      一块块的盐田蔓延在了整个四周,其范围几乎到达了数千亩左右。
      庞大的面积之下,也足以代表着这里的产盐能够到达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也许单单这里的产盐,就足以满足整个大唐的所需。
      盐荒能够彻底解决。
      而且由于盐田采用的是他签到所用的技术,和后世几乎没有啥区别,其产出的盐,几乎清一色的全部都是雪盐,或者说白盐。
      海水——蒸发结晶——析出苦卤水(含有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和粗盐(含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去除杂质——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盐。
      这一种几乎来自于后世的顶级技术,在这一个时代能够产生的作用自然是极为的巨大的。
      当一月之后。
      一块块的盐田之中雪白的精盐平坦在地面之上,少府所有的工人都不由双目发亮。
      虽说海水晒盐早就有了,可由于九州结界的原因,众人也有着数百年未曾见过海水晒盐了,更别说是如此精致的雪盐了。
      发亮的双眼之中,不少人呼吸粗重,带着激动,以及兴奋之色。
      至于李明,嘴角也不由露出来了一抹笑容。
      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人不吃糖也许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自然间含糖的太多,可如果长期不吃盐的话会导致低钠的,导致乏力,以及胃口不好的,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如今,伴随着盐田呈现,大唐的盐算是彻底解决了。
      而且由于盐铁装卖,掌握了大规模制盐,那也代表着掌握了一个源源不断进入财富的钥匙。
      整个大唐的财政将不会有着太大的问题。
      甚至也许他可以做到一些原本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比如货币。
      或者更准确点说是货币的体系。
      如今的大唐货币体系,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并没有多少区别。
      可这样的货币体系,却是会出现很大问题
      因为货币,并非是货币其意义值钱,而是货币本身就值这么多钱。
      他值钱,那是因为货币本身代表着铜。
      这样一来,任何一个人都足以将铜作为货币。
      如今还好,可铜币若是出现越来越多,甚至一时间大范围缺少,整个大唐货币体系会不会直接崩盘。
      答案毋庸置疑。
      至于会不会发生。
      这可是西游世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李明不得不考虑。
      事实上这些日子,在筹办工厂的同时,他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办法。
      如今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他的脑海之中已经有了一份念头。
      而且越发的清晰了起来。
      至于念头是什么,当然就是重新塑造大唐的货币体系。
      从零开始,只要能够重新搭建起大唐货币体系,那么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至于如何重新建立大唐货币体系。
      如今有着造纸术,再加上食盐,不就可以进行了。
      毕竟李明可是知道,前世,所有的货币体系都在朝着纸币转换。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相比于原本的金属货币,纸币的优势无疑是极为庞大的。
      第一,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而且效率更快;
      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
      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大大提高了货币间的流通。
      签到之中,更是有着完整的纸币制造流程,放在后世,他都能够造假币了,在这个时代制造出无法仿制的纸币自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南北宋纸币的冲击,明清粮草的祸害,众人对于纸币的抵触也没有那么强烈。
      而一旦完成,整个大唐的财政无疑能够得到迅速之中的整合。
      原本的一些问题将会彻底消失。
      这样巨大的优势,李明自然不会不考虑。
      事实上,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
      这些日子,他虽然没有回归关中,可却已经开始着手让人印刷起纸币。
      有着前世的丰富之时,这一步并不是那么复杂。
      只要安排好足够好的材料就可以进行了起来。
      很快,李明的第一笔纸币就被印刷了出来。
      看着其上显现的存在,他的脸上而已不由露出来了一抹喜色。
      “哈哈哈,可以!”
      声音大笑开口,神情之中难免的有着喜色蔓延。
      眼前出现在他眼前的纸币,虽然没有后世那么精美,可已经有了几分精致的模样,同时水印,防伪码一切都应有尽有。
      可以说已经是一张合格的纸币了。
      甚至只要剪开,就能够作为流星纸币的样子。
      当然此时的他还是按捺住了。
      毕竟纸币的体系还没有彻底完善出来,如今就确定并不合适。
      声音开口。
      很快之中再度指挥了起来。
      这一次则是去完善了。
      在他的设定当中,纸币和后世差不多。
      不过又有些区别。
      如今这里的纸币只分为十文,百文,以及千文。
      十文不用说,就是十文钱,百文是百文,千文则是代表着一贯。
      由于要流通,李明可没有让货币的价位太高,而是处于一个平稳的价格。
      十文,百文,千文,若不是考虑到一文,纸币的成本都很难支持成本,他都想直接弄个一文了。
      如今已经是极限了。
      而几天之后。
      新的一版再度出现。
      相比于之前,整个体系越发的完善了起来。
      不仅仅体系成型了。
      花纹也更为的精美了起来。
      甚至将偶尔提的一些三皇五帝,也加入了其中。
      甚至直接出现了,十文,百文,千文的板子,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板子就会生产出大量的钱。
      到达这一刻基本已经成型了。
      剩下来的就只有前往长安打开时打造起来。
      毕竟货币,还是要抵达长安才能够完善。
      与东南打造,对于整个大唐的稳定是有着巨大坏处的,怎么做毋庸置疑。
      所以,在贞观五年冬。
      李明乘坐着马车,车夫驾驶着。
      而一艘艘马车之上,是满满当当的食盐,以及是鱼获。
      此时东南开启的也不仅仅只有晒盐,还有着捕捞。
      九州结界的延伸,这些人无疑再度可以下海了。
      虽说无法走出一千米范围。
      可对于渔民来说,收获依旧是极为巨大。
      而对于少府来说,自然也同样如此。
      时间缓缓的推移。
      马车逐渐朝着西边而去。
      身影穿过陈塘关,JYG,进入整个大唐腹地。
      有着轨道和直道的存在,整个大唐的交流无疑变得顺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蓬“劳工”大唐现代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