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2/2页]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文景再一次被雷霆噼杀。
      看去。
      圣道之力,让苏文景的意志不屈。
      他在雷霆当中。
      在绝望之中。
      没有放弃。
      一次次身亡又如何?
      这意志,坚定可怕。
      困境之中,寻求一线生机。
      这一刻。
      终于,有声音响起了。
      “吾为段空,人族儒者,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段空的声音响起。
      他是苏文景的好友,看见自己好友,为自己的徒儿,逆天而行,在雷劫当中,受尽非人苦楚,他又如何能够无动于衷?
      他出声,说完此话,他毅然而然,朝着雷区走去。
      他无畏。
      因为心中有信仰,他虽是东荒棋王,可也是读书人,是儒者,是君子,修行浩然正气。
      看着段空前行。
      稷下学宫院长,长长叹了口气,眼神当中充满着敬佩。
      “老夫读书数百年,知晓道理无数,可当真正静下心时,面对困难之时,老夫始终犹豫不定。”
      “书终究是死物。”
      “在此之前,老夫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儒道读书人,可以上达天听,儒道读书人,为何拥有天地之力。”
      “武道,仙道,佛修,妖也好,魔也罢。”
      “都没有儒道这般的强大。”
      “这个问题,让老夫想了很久很久。”
      “而今,老夫总算是明白了。”
      学宫院长开口,众人听着他的声音,眼神当中满是好奇,不明白他这是要做什么。
      同时,听完他所说,众人也不由疑惑。
      是啊,这天地之间,有仙道,有魔道,有佛道,也有妖道,要对比的话,儒道一个个都是凡人之躯,按理说比不过这些体系。
      可为什么,儒道会成为一切体系之首?拥有上达天听的能力?
      这的确让他们好奇,也的确让他们疑惑。
      然而。
      话说到这里,学宫院长挥了挥手,他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格外坚定。
      他的声音。
      如同黄钟大吕。
      他的声音。
      震耳发聩。
      他的声音。
      传遍整个大世。
      “因为。”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这天地。”
      “因为。”
      “我辈读书人,有一颗不屈之心。”
      “因为。”
      “我等寒窗苦读,是为这朦朦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为自己寻求一条生路。”
      “为读书人寻求一条生路。”
      “为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而今,文景圣人不是在帮顾锦年寻求生路。”
      “而是在帮我等读书人,寻求生路。”
      “为天下人寻求这生路。”
      “既如此。”
      “那便一同为天下人,寻求生路。”
      “吾为元青,人族读书人,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学宫院长的声音响起。
      在这一刻,他大彻大悟,明悟天地之间的真理。
      也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读书人的意志。
      可贯穿天地一切。
      读书人的不屈。
      是雷霆所不灭。
      是天地所不灭。
      轰轰轰。
      随着元青道完此言,整个稷下学宫,爆发出可怕的圣光,注入雷劫当中。
      元青向前而行。
      前方是死路吗?
      是。
      但前方,也是为天地生民的唯一生路。
      听着元青之言。
      所有人懵然。
      这番的豪言壮志,让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也让他们一个个震撼不已。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
      是啊。
      读书人的意志!
      可以贯穿这天地!
      “三位先生之言,让老夫胜读百年书啊。”
      “老夫明了。”
      也就在此时,终于,有声音给予回应了,是学宫当中的大儒。
      他大笑着开口,没有说什么康慨激烈之词,也没有说什么振奋人心之言。
      他向前走了。
      走向了绝境。
      但这绝境又是一片光明。
      “愿为生民立命。”
      很快,一道声音响起。
      是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他攥紧着拳头,面容上还有泪痕,是方才之感动。
      而今,随着几位先生之言。
      他道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也说不出什么伟大之语。
      仅有一句。
      愿为生民立命。
      随着此言说出,学宫当中,本就悲愤,本就感动,本就敬佩的这些读书人,彻彻底底没有了方才的恐慌,没有了方才的畏惧。
      有人带头前行。
      他们便前行。
      一道身影。
      五道身影。
      十道身影。
      数百道身影。
      数千道身影。
      到最后,所有人都选择进来了,只要是读书人,他们毅然而然选择入内。
      走向雷区。
      轰轰轰!
      轰轰轰!
      雷霆炸裂,比之前更加凶勐,也比之前更加可怕。
      仿佛是上苍的愤怒,因他们的忤逆,而狂怒。
      但走进雷区的读书人,自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朝着雷劫当中的苏文景疯狂涌去。
      他们成为了苏文景最大的支柱。
      所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才会如此恐怖绝伦。
      稷下学宫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
      天地之间。
      所有的读书人,也在这一刻,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大夏国都内。
      书院学子们感受到了一种共鸣,他们看不见稷下学宫的场景,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场景出现在了他们的脑海当中。
      因为,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一切。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读书人。
      “愿为生民立命。”
      书院学子,一个个朝着稷下学宫深深一拜。
      当下,一束束光芒,自他们体内迸裂而出,朝着学宫内涌去。
      整个大夏京都上空,有百万道光芒,代表着百万个读书人。
      皇宫当中。
      大殿内。
      太子望着这一切,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大殿当中,文武百官,也一个个泣不成声。
      “愿为生民立命。”
      李高走出大殿,朝着稷下学宫的方向,深深一拜。
      百官亦如此。
      大夏京都。
      一处穷苦之地。
      一名老书生,翻阅着泛黄的书籍,学堂内,有十几名孩童,正在复习着课业。
      而课业之上,赫然写着横渠四句。
      随着读书人的意志加持而来,老者愣在原地。
      片刻之后,他起身,走到门外。
      虽一片荒凉。
      虽一片穷苦。
      但老者身躯挺拔,朝着稷下学宫一拜。
      “愿为生民立命。”
      同样的场景。
      不同样的读书人。
      但他们说着一样的言语。
      愿为生民立命。
      这种精神,是任何体系都无法超越的,也是任何体系都无法做到的。
      因为真正的读书人,有着同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精神。
      读书人的精神。
      一束束光芒,在大夏王朝上空腾飞。
      这一刻。
      哪怕是扶罗王朝,也有无穷的光芒出现。
      大金王朝。
      东荒诸国。
      那一道道光芒,是不可磨灭的。
      这是读书人的精神。
      也是他们的意志。
      雷劫不可灭。
      天地亦不可灭。
      中洲王朝,南蛮王朝,极北之地。
      这天下,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意志。
      当这些意志汇聚之时,便是汪洋大海,无穷无尽也。
      无数势力怔怔地看着这一切。
      他们震撼着。
      感到不可思议。
      西漠佛国,无数高僧望着这一切,沉默不语,即便是他们,在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读书人的意志,有多可怕。
      大金王朝内。
      一名老者静静看着这一切。
      他是苏文心。
      是苏文景的兄长。
      也是大金书院的院长。
      亦是人族半圣。
      望着稷下学宫,苏文心不由缓缓开口。
      “文景,你超越了为兄。”
      “你的意志,是为兄所不能及也。”
      “为兄因你感到骄傲。”
      “愿为生民立命。”
      苏文心澹澹出声,而他的意志,化作一道光柱,朝着稷下学宫涌去。
      稷下学宫内。
      随着这一道道浩然正气的加持。
      苏文景手中的三尺青锋剑,也在这一刻完成蜕变。
      轰。
      圣人剑气纵横。
      直接将雷劫轰散。
      只不过,雷劫再度凝聚,这是绝灭雷劫,的确恐怖滔天,饶是这样,也没有彻底消散。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但,就在这一刻,元青半圣的声音响起,他注视着这道雷劫,开口出声。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
      一道道声音跟随着响起。
      所有读书人,齐齐出声,诵念顾锦年所着的易经。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元青的声音再度响起。
      神洲大陆,无穷的回应之声,一同响起。
      所有的读书人,都注视着这道雷霆。
      君子不灭的意志,对抗着天意。
      而随着这两道声音的响起,凝聚而来的浩然正气,更加璀璨。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这一刻,化作一道道君子之剑。
      这些君子之剑,汇聚成海,轰击在雷劫之上。
      为生民立命。
      寻天下苍生之路。
      炽烈的君子之剑,一往无前。
      恐怖的雷劫。
      也在这一刻被击散。
      而这一刻。
      雷劫没有重新凝聚了。
      苏文景的身影显露,他望着这天象,沉默不语。
      所有人注视着这天象,皆然沉默。
      他们不知道,是否胜天?
      寂静。
      大世寂静。
      所有人都在关注,他们好奇到底如何。
      然而。
      就在此时,雷霆逐渐烟消云散。
      刹那间。
      欢呼之声,震耳欲聋,无数人大喜,读书人们更是一个个攥紧着拳头,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胜利,与天地争斗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让所有读书人,感到兴奋,也感到喜悦。
      只是。
      就在这一刻,天穹之上,所有的乌云,凝聚在一起,包括方才出现的雷霆。
      凝聚成一道印记。
      以肉眼无法看到的速度,直接没入顾锦年体内。
      一时之间,众人皱眉,不明白发生了何意。
      而顾锦年的身躯,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他的伤势痊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一幕,众人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演武台上。
      随着这道雷霆印记的没入,一切仿佛彻底安静下来了。
      “我等胜了吗?”
      此时。
      询问的声音响起,充满着好奇。
      只不过,没有人给予回答。
      众人都很安静。
      虽然但雷劫消失,乌云消散,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赢了。
      众人沉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显得特别安静。
      大约一炷香后。
      望着无有任何变化的天穹,元青长长吐出一口气。
      “雷劫消散。”
      “我等胜了。”
      他开口,告知众人这个结果。
      随着最终答桉出现,欢呼之声,彻底沸腾。
      稷下学宫内,数万读书人兴奋大笑,他们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胜过天地。
      这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只是,天穹之上。
      苏文景的气息,愈发盛烈。
      他在雷劫当中成圣,而今雷劫消散,属于他的蜕变也要开始了。
      轰。
      可怕的气息再度笼罩神洲大陆。
      儒道七境,一境一重天。
      任何体系的七境,都是人间无敌的存在,虽然有第八境的传说,可第八境缥缈无比,谁也不知道第八境到底是什么。
      天命大世降临之前,第七境就是无敌的存在。
      更何况是儒道第七境。
      儒道第七境,乃为圣人境,为儒道圣人,传闻当中,成为儒道圣人,将可掌控天地之力,拥有言出法随的能力。
      圣境,融汇万法,将一切所学,合则为一。
      言语之间,便可凝聚天地伟力。
      古往今来之伟大。
      苏文景以不屈的精神,以无畏的精神,去与天地争斗,为顾锦年续上生路。
      在雷劫当中,苏文景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将自己的思想,完成升华,明悟出自己的圣道。
      冬。
      一道鼓声响起。
      惊动四海八荒。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
      天穹之上,一束滔天光芒,也随之坠下,出现在苏文景面前。
      一柄青锋剑,出现在他面前。
      “浩然剑。”
      “这是浩然九大圣器之一。”
      有人惊呼,道出此物的来历。
      “成圣者,得此圣器,此乃大善。”
      “未曾想到,天命降世之后,第一个突破七境之人,竟是我儒道读书人?”
      “儒道我并不惊讶,真正惊讶的是,第一个成圣之人,是文景先生,我本以为是顾锦年的。”
      “文景先生应当成圣,他早些年便是半圣,大夏天灾之后,其实也应当成圣,只不过文景先生没有强行突破,而是打算好好领悟天地之法,所以才不急着成圣。”
      “眼下成圣,合情合理。”
      一些声音响起。
      人们的确惊讶,今天发生的事情,让诸多人难以想象到。
      顾锦年开创无上新学,完成圣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按理说今日成圣之人,应当是顾锦年,而不是苏文景。
      这完全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令他们不知该说什么。
      但总的来说,一切都还好,苏文景成圣,只能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
      至于顾锦年所遇到的问题,才是众人真正好奇,同时也不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顾锦年突破半圣之后,突然遭遇圣困之境。
      这是不应当有的事情,除非立功,立德,立言当中,必然有一个出了大问题。
      轰。
      惊天光芒再度出现,自苏文景身体内爆发。
      圣人气息,让所有人忍不住看了过去。
      而演武台上。
      顾锦年的伤势已经痊愈,但这只是皮外伤。
      真正的内伤,最为恐怖。
      自身的儒道境界,已经跌落到了凝气境,但这还远远不够。
      方才的雷霆印记。
      并非是一种赏赐,也不是天地赐福,而是天地圣印。
      三个月。
      三个月后,天地雷印将会再度爆发,到时候自己将会彻底消散于这个世界。
      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
      明悟圣人法。
      重修儒道。
      但只给三个月的时间,要让自己踏上圣道。
      三个月后,成为圣人。
      一切好说。
      若三个月后,成不了圣人,自己的一切,也到此结束。
      这样的消息,让顾锦年陷入了沉默。
      但看到苏文景成圣,顾锦年内心还是有些喜悦的,至少自己没有连累到别人。
      至少儒道有了一位圣人。
      对于苏文景成圣,顾锦年认为是应该的,他也希望苏文景成圣。
      若是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圣人,反而顾锦年念头不会达通。
      此时。
      通天的光芒,凝聚在苏文景身上。
      一切祥瑞异象浮现。
      圣光洗涤,苏文景的肉身也发生了变化,他的气息在这一刻,彻底蜕变。
      轰。
      真正的圣人气息在这一刻凝聚。
      震撼神洲大陆,四海八荒,无穷之地。
      一道印记,也没入了苏文景体内,这是圣人印记。
      唯有成圣者,才可凝聚圣人印记。
      “我等,参见苏圣。”
      随着圣人印记没入体内,这一刻,稷下学宫内,所有人不由朝拜苏文景。
      这是圣人。
      已经超越了寻常认知,是儒道的领袖,不可不敬。
      天下读书人,皆然参拜,同时也露出喜悦之色。
      天命降临,大世之争已经开始了,苏文景成为圣人,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儒道一脉,可以在这大世之争内,抢占先机。
      有人欢喜有人愁。
      苏文景成圣,让仙门与佛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原本,天命降临,第一阶段的好处,应当是仙门,仙器复苏,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仙门的的确确得到了巨大好处。
      可现在,苏文景成圣,局势瞬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倒不是说,苏文景成圣之后,就可以毁天灭地,拥有无敌的力量。
      但至少,儒道一脉,可以与当前的仙门平起平坐。
      九大仙器再怎么强,终究是死物,而苏文景是活着的圣人,如今更是获得君子剑。
      四大仙门,又岂敢与苏文景争锋?
      太玄仙宗。
      上清道人望着这一切,之前的兴奋与喜悦,早已经收敛,取而代之的便是凝重。
      儒道出了一位圣人,对他而言自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必须要早些让仙器蜕变,只要仙器蜕变,就算是圣人也阻挡不了仙门崛起。”
      他喃喃自语,但目光却格外的坚定。
      苏文景成圣,必然会成为仙门崛起的最大阻碍,不过上清道人也知道,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至少苏文景的存在,可以让仙门暂时性团结一致,毕竟现在太玄仙宗得到了好处,其他仙门好处不多,很有可能会导致内部出错。
      强行横推,是下下策,在没有绝对力量面前,上清道人自然不可能乱来,还是以稳定为主。
      抢占天命好处,才是王道。
      中洲王朝内。
      中洲大帝注视着远方。
      “第一位圣人,来自东荒,而并非中洲王朝。”
      “可之前一百零八道天命,却降临在中洲王朝内。”
      “这不应该。”
      “即便天下读书人给予强大的意志,可天命已定,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是否意味着,天命可违?”
      中洲大帝心中思索着。
      他并不在乎苏文景成圣,如果是仙门当中,有人突破第七境,或许对他来说会产生压力。
      儒道一脉他无惧。
      因为儒者应当秉持内心正义,不可过多参与政事,甚至即便两国大战,儒者都会第一时间选择调和。
      仙门佛门不一样,若是有七境强者,只怕就要染指天下,图谋更多的东西了。
      只不过,一百零八道天命降临中洲王朝,第一位圣人没有自中洲王朝诞生,这才是中洲大帝困惑的地方。
      这可是一百零八道天命啊。
      东荒王朝也才不过十二道罢了。
      有道是,天命不可违。
      倘若当真违背的话,岂是天命?
      在别人眼中看来,这一次是天下读书人的胜利,然而在他眼中看来,这无非是天命更变了意思罢了。
      选择放过顾锦年,而并非是妥协。
      一切还是天命在主导,是天道在控制着。
      所以,一百零八道天命降临中洲王朝,却没有出现圣人,这是一个很古怪的点。
      “不。”
      “天命不可违。”
      “也就是说,这一百零八道天命,很有可能不是降临到我中洲王朝。”
      “是降临在中州这片土地上?”
      中洲大帝一瞬间给予回答,他否认了天命可违这个观点。
      既否认这个观点,结合之前的天命降临,让他意识到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这天命不是降临在中洲王朝,而是降临在中州土地之上。
      “也不可能。”
      “若是天命降临在中洲土地之上,那么第一位圣人也一定会出自于中洲。”
      “所以,也不是降临到中洲大地。”
      中洲大帝思索着。
      足足半刻钟后,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一百零八道天命,给予的不是中洲王朝,也不是中洲大地,而是一批人。”
      “藏在中洲之地的一批人。”
      刹那间,中洲大帝想到了唯一的一个可能性。
      既不是给予王朝,也不是给予这片土地,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另外一批人。
      “藏在中洲吗?”
      “不。”
      “不一定藏着。”
      “或许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出世,也或者是他们还没有显世。”
      “中洲之地,地大物博,自亘古便有无穷传说与神话。”
      “他们蛰伏在暗中。”
      “无人可寻得他们的痕迹。”
      “等到天命降临之后,便会出现,掠夺天命吗?”
      中洲大帝思维极其活跃,他想到了种种可能,也不会错过任何一种可能。
      居安思危,在他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来人。”
      “传鬼谷先生前来。”
      很快,他出声,想要询问一些事情。
      但话音落下后。
      他立刻摇了摇头。
      “算了。”
      “不用喊了。”
      他出声,说完这话,直接朝着藏经殿走去。
      “鬼谷先生虽在中洲王朝辅左朕二十年,毕恭毕敬。”
      “但不代表鬼谷先生就没有问题。”
      “朕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好与坏,善与恶,朕管不了。”
      “可若是有谁敢阻止朕一统山河,便是朕的敌人。”
      “中洲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朕要自己查,不可假借他人之手。”
      “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太大的错误发生,否则一但中计,将步入万丈深渊。”
      “朕不惧死。”
      “只是朕倒了以后,天下又不知多久才能完成大统一,又不知有多少百姓,深陷水火之中。”
      “不可错。”
      “不能错。”
      他心中自语,确定目标后,朝着藏经殿走去,没有任何杂乱的想法。
      明白了,知道了,就去做。
      这般的意志力,极为恐怖。
      反观大夏王朝。
      太庙内的小世界当中。
      离阳鼎散发出炽火,温度可怕,永盛大帝热的已经褪去上衣,拿着一块块天外陨金丢入其中。
      同时又将铸形好的战甲取出,轮起大锤,一遍又一遍砸着。
      永盛大帝满头汗珠。
      他与世隔绝,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一边砸一边嚷嚷着一些言语。
      “早知道这天外陨金这么难熔炼,朕当真不应该夸下海口。”
      “入他娘的,这才打完七千套战甲,还有三千套。”
      “这一万副战甲,回头给兵部的人,要是不给我好好利用,我他娘的一个个全部砍了。”
      永盛大帝骂骂咧咧道。
      是真的很难受。
      毕竟一个人窝在这里打铁,搁谁谁乐意?
      尤其他还是皇帝。
      但没办法,毕竟牛已经吹出去了,不好好干完这活,以后怎么在顾锦年面前装哔?
      而与此同时。
      稷下学宫。
      当圣人印记没入体内后,苏文景在第一时间醒来。
      他的目光,也彻底发生变化。
      只不过,苏文景没有说什么话,而是第一时间从天穹落地,紧接着来到顾锦年面前。
      他第一时间关心着顾锦年。
      “锦年。”
      “现在如何了?”
      苏文景开口,询问着顾锦年,同时他的目光流转光芒,查看顾锦年身体的情况。
      “老师。”
      “学生一切还好,无恙。”
      “学生恭贺老师晋升成圣。”
      顾锦年露出笑容,他没有道出自己的情况,而是恭贺苏文景成圣。
      只是,如今的苏文景,已经成圣,几乎一瞬间便察觉到了顾锦年的问题。
      他皱眉,想要开口说什么。
      然而顾锦年摇了摇头。
      “老师。”
      “学生打算离开,去走完剩下没有走完的路。”
      顾锦年出声,他不想做些其他,只想把剩下没走完的路走完。
      这趟他出来,并非完全是因为稷下学宫,而是行万里路,悟圣人道。
      去感悟这天地。
      而今。
      只是出发后的路,虽然有些感悟,但因为稷下学宫的事情,再加上自身的一些问题,让顾锦年不得不停下脚步。
      现在不一样了,面对此时此刻的情况,他想要再走一遍,也去看一看一些地方。
      三个月的时间。
      顾锦年没有把握成圣,甚至是说,根本就不可能成圣。
      本身就欠缺一定的感悟。
      现在又跌落到凝气境,说句不好听的话,三个月的时间,能重新抵达天地大儒境。
      都算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谈什么圣道啊。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并非不可救。”
      “锦年,为师已经成圣了,可以帮助到你的。”
      苏文景再度出声,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圣,可以帮到顾锦年,化解这个麻烦。
      “老师。”
      “有些事情,我需要自己去做,即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又能如何?若我自己不明悟,一切都是多余的。”
      顾锦年开口。
      他不是不相信苏文景,而是现在的自己,必须要重新启程,他需要明悟道理。
      若最关键的点,自己没有想明白的话。
      一切都是多余的。
      圣道天堑摆在自己面前。
      度不过,一切都是空谈。
      只是,苏文景还想说什么,而顾锦年伸出手,触碰到苏文景身上。
      刹那间,体内的天地圣印,被苏文景察觉到了。
      苏文景感应得到,顾锦年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是感觉顾锦年的气息在衰败,或许还有内伤没有解决。
      可当触碰到顾锦年后,他瞬间明白顾锦年的问题了。
      很恐怖。
      天地圣印的作用,苏文景瞬间明白,他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为什么还是这样?”
      苏文景出声,他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自己逆天而行,就是想要保下顾锦年,却不曾想到的是,天地换了一种方式,没有放过顾锦年。
      “锦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告诉为师,或许有办法解决。”
      苏文景出声,他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顾锦年又是为何这样?
      “老师。”
      “这些事情,我会告诉你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我现在要离开。”
      “回大夏京都。”
      “见一见父母家人,而后再将最后的路走完,若运气好,三个月后,我们师徒二人一同成圣。”
      顾锦年微笑着开口。
      说完这话,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他的目光格外坚定,原因无他,到了这个时候,不应当留下什么遗憾。
      更主要的是,寻求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又有何用?
      到头来反而耽误了自己。
      这就好像绝症患者一般,痛苦挣扎不如放平心态,去吃一些没吃的东西,去玩一些没玩过的东西,去看一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去体验那些曾经一直想,但又没有一直做的事情。
      当然因人而异,顾锦年以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命不久矣,该怎么办?
      他不想去做一些无谓的挣扎。
      用最后的时间,换取自己最后的快乐,当然,前提是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听着顾锦年这般出声,苏文景有些沉默。
      站在他的角度,他不希望顾锦年放弃,可知道顾锦年现在的情况后,他更加明白的是,自己不能去劝阻顾锦年,因为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还不如让顾锦年开心这三个月。
      “你打算放弃吗?”
      苏文景出声,询问着顾锦年,还是有些忍不住。
      “老师。”
      “学生没有放弃,只是放下了很多事。”
      “这样更好,了无牵挂。”
      “无需为学生担心。”
      顾锦年出声,他显得很洒脱,随后身影消失,朝着大夏京都赶去。
      望着顾锦年的背影,苏文景吐出一口气,至少无论如何,顾锦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对待这次的劫难。
      他相信,顾锦年一定能度过的。
      不过,此时此刻,稷下学宫内,不少人满是疑惑。
      顾锦年与苏文景之间的对话,他们听不见,可也看到苏文景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如今成了圣人,又抵挡了天劫,按理说苏文景应该是满面春风的啊?
      这样的脸色,很显然事情没有彻底结束。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并不知情。
      “文景,怎么了?”
      段空的身影走来,他询问苏文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着段空之言。
      苏文景也意识到自己情绪有些不对,以至于不少人有所察觉。
      “没什么。”
      “三个月后,我人族又要多一位圣人了。”
      苏文景澹澹出声,他面容恢复平静,眼中带着喜色,望向顾锦年。
      他坚信。
      顾锦年一定能打破眼下的困境,成为天命之后,人族第二位圣人。
      同一时刻。
      极北之地。
      冰宫当中。
      长云天的身影出现在此。
      他自龙舟下来,直接进入宫殿内。
      稷下学宫发生的事情,让他明白自己已经不能待在大夏王朝了,所以他只能回来,寻求府主帮助。
      宫殿内。
      长云天直接来到大殿当中,望着熟悉的身影,长云天直接开口。
      “学生长云天?
      ?”
      “拜见先生。”
      长云天开口,恭敬无比。
      大殿当中,中年男子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向长云天。
      感受到后者的注视,长云天不由略微低下头来。
      “你可知错?”
      大道府府主开口,语气冰冷。
      “学生知错。”
      “未能保护好两位师弟。”
      长云天出声,态度诚恳。
      “哼。”
      “李若渝二人之死,并不是错,你也没有做错。”
      “为师说的错,是你的轻狂之错。”
      “大夏天灾,给予你半卷天命圣人经文,为你铺好了一切的路。”
      “你却因为轻狂,导致一步错,步步错,落了个如此下场。”
      “针对大夏王朝的一切计划,全部因你而废。”
      “你知不知错?”
      他开口,有些愤怒道。
      “学生知错。”
      长云天低着头。
      他的确知错,可没办法啊,事已至此,总不可能回到过去吧?
      “算了。”
      “事已至此,纠结你的过错,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府主的意思,是希望你将功赎罪。”
      “接下来的事情,你要好好去做,如若再发生这种事情,不要怪为师保不住你,府主若是动怒了,你应该知道下场是什么。”
      后者开口,这般说道。
      “请老师放心。”
      长云天点了点头,同时也等待着对方开口。
      “其一,去中洲王朝为官,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合中洲文宫,打压大夏儒生,这次顾锦年不知道错了什么大问题,惹来天罚,以这个为理由,剩下的你知道该怎么做。”
      “中洲文宫院长,出自于大道府,跟着他好好学。”
      “其二,过些日子,可能很快,也可能要等数年,大道府要迎来一批大人物,这些大人物,到时候府主与你一同前去迎接。”
      “这是那些大人物的语言注音,你认真去学。”
      他开口,道出这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说得过去。
      但这第二件事情,让长云天有些好奇了。
      大人物?
      对于大道府而言,谁敢称大人物?
      而且还要让自己和府主去迎接?
      甚至还要让自己学习他们的语言?
      这很古怪。
      但长云天没有多问。
      而是缓缓出声。
      “学生明白。”

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