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拒绝议和!掌掴宰相!大夏宣战!匈奴暴怒![2/2页]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一幕幕画面出现。
      有百姓,惨死在匈奴人刀下。
      有百姓,被活活虐杀。
      有百姓,成为这些匈奴的玩物。
      将士们,受尽折磨,宁死不屈。
      他看到,有的将士,箭羽穿心,也依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
      他还看到,有将士们为了保护百姓,故意暴露自己的身影,死在匈奴人刀下。
      这一刻。
      没有一个将士是怕死的。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肩着什么。
      这就是大夏将士。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顾锦年从幻境中醒来。
      周围的一切,在这一刻彻底平静下来了。
      依旧是荒凉。
      依旧是一个个石墩。
      可这些石墩,在顾锦年眼中,已经彻底变了。
      他们不在是一种祭奠。
      而是一段段令人无法忘记的仇恨。
      这一刻。
      顾锦年彻底明白老爷子说的那句话了。
      陛下。
      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议和。
      为什么?
      因为,这份仇恨,陛下忘记不了,也不可能忘记。
      这是国仇。
      怎可能轻易忘记。
      此时此刻,顾锦年也彻底明白,修改史书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史书修改。
      这人间炼狱,就能修改吗?
      几笔青墨简单。
      可这段历史,怎能让人忘记?
      谁又敢去忘记?
      想到这里。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不再犹豫,朝着陵园之外走去。
      之前。
      他站在国家利益之上,去思考这次议和之事。
      认为这次议和,大夏应当什么都不能答应对方。
      可现在,他彻底明白。
      大夏不需要议和!
      陛下不想要议和!
      因为这些人不会答应。
      他们虽然死了,可他们还在看着,看看谁会忘了他们,看看谁在遗忘他们。
      越是如此想,顾锦年心中的愤怒就越盛。
      后世人。
      不去铭记这份血的仇恨也就算了。
      有人选择忘记。
      有人选择无视。
      有人为了利益想要抹去。
      更有的人,竟嚷嚷着应当放下仇恨,注视前方。
      这,怎敢?
      这,配甚?
      不羞愧吗?
      还是人吗?
      顾锦年走出陵园,他快速往潼关军营走去。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
      顾锦年来到了潼关军营。
      军营外,站着数十名将士们,他们手持兵刃,无论风吹雨打,耸立不倒。
      他们驻守边境,吃着这天下最苦的苦,保护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
      将士们看到了顾锦年,似乎是国公之前通知了,他们没有阻拦。
      见到顾锦年后,更是一个个恭敬无比。
      “我等见过世子殿下。”
      他们身在边境,却也听说过顾锦年的威名。
      为民伸冤。
      宁死不屈。
      这般的行为,使得顾锦年在军中有着极好的名声。
      可面对众人的恭敬一拜。
      顾锦年立刻拜了回去,没有丝毫世子的架子。
      “诸位将士镇守一方,保家卫国,何须大礼,应当是顾某向诸位行礼。”
      顾锦年朝着众人深深一拜,他不是做作,而是发自内心。
      若未去陵园之前。
      他很难有这样的觉悟。
      “世子殿下请。”
      感受着顾锦年这般的大礼,这些将士们有些受宠若惊,他们请顾锦年入内。
      很快,顾锦年直奔军中大营,他要去寻找李善。
      军中大营内。
      顾锦年人还没有就去,李善的声音便在耳边响起。
      “这件事情,已经定下了。”
      “匈奴国的条件,没有一点苛刻,银两不需要大夏出,矿山可以拿回,只需要修改一下史书,就可以拿回十二城。”
      “这难道就不可以吗?”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难不成,当真要这些将领们去送死,你才愿意?”
      李善的声音响起。
      在与杨开对话。
      听到此言,杨开的声音也缓缓回应。
      “老夫并非是说相爷做错,而是此事不应当直接定下,老夫并未同意,再者,世子殿下也没有来,这件事情,杨某不认可。”
      杨开出声,他的意思很简单。
      他没有同意,这件事情不作数。
      “杨开。”
      “你怎如此糊涂?”
      “再者,顾锦年来与不来,又能如何?你是礼部尚书,难道你就没有自己的判断?”
      “老夫且问你一句,这条件是否满意?”
      李善继续说道。
      听到这话,杨开也不由叹了口气。
      “这个条件的确可行,但终究太快了。”
      实话实说,杨开其实也清楚,这个条件的确不错,可就是太快了,没必要如此之快。
      应当好好沟通一二。
      “既然可行,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好了,既然老夫已经签下契文,这件事情就这样做吧。”
      “回京之后,老夫会向陛下交代。”
      李善也不多说,他来负责此事。
      可就在他话音落下时。
      顾锦年的声音在外响起。
      “李相大人。”
      “不必了。”
      这一刻,大营当中,所有人不由看向大营外。
      很快,顾锦年走进大营内。
      他目光平静,扫了一眼大营当中的人。
      左右都是武将,老爷子不在,李善坐在首位,杨开则坐在左边第一位。
      “我等参见世子殿下。”
      看到顾锦年,武将们齐齐朝着顾锦年恭敬一拜。
      他们都是国公手下的将士,对顾锦年自然礼敬。
      而顾锦年也第一时间朝着众人一拜。
      紧接着直接来到李善面前。
      “李相大人。”
      “这件事情,无需大人回京交代。”
      “下官不同意议和。”
      顾锦年淡淡开口,他对着李善稍稍一拜,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同意?”
      “为何不同意?”
      看到顾锦年到来,李善的面容平静无比,至于顾锦年所言,李善没有任何变化。
      “只因修改史书。”
      “我大夏绝不可能修改史书。”
      顾锦年语气平静,但目光无比坚定。
      “呵。”
      “当真是不明事理。”
      “那本相问你,怎样你才答应议和?”
      李善有些怒意了。
      在他看来,匈奴国的议和条件,如此之好。
      这都不答应。
      就因为意气之争?
      就因为你顾锦年讨厌匈奴国?
      一点都不为国家考虑。
      “无条件归还十二城。”
      “主犯将士,自裁谢罪。”
      “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
      顾锦年出声,这就是他的要求。
      可此言一出。
      李善笑了。
      “愚昧无知。”
      “凭什么?”
      李善是真的被顾锦年气笑了,在他看来,顾锦年就是在这里胡言乱语。
      “凭我大夏将士,不畏死。”
      “凭我大夏王朝,国骨在。”
      “凭我大夏子民,不忘却。”
      “凭我顾锦年,可三削匈奴国运。”
      “李相大人。”
      “这些够不够?”
      顾锦年已经知道李善的本性,故而他没有任何礼让。
      而此言一出,军营内的将士,一个个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没想到,顾锦年居然如此勇猛,而且又如此好战,说出这等言语。
      “这件事情,你没有什么资格插手。”
      “老夫念你是世子殿下,看在国公的份上,不与你计较。”
      李善没有理会顾锦年了。
      他懒得理会。
      可就在此时,杨开的声音却缓缓响起。
      “李相。”
      “陛下密令。”
      “此次议和之事,全由世子殿下抉择。”
      杨开出声。
      道出陛下密令。
      此言一出,李善瞬间皱紧眉头,他望着杨开,后者面无表情。
      当下,李善深吸一口气。
      随后看向顾锦年。
      “世子殿下。”
      “你方才所言,匈奴国不会答应的。”
      “这没有必要,见好就收。”
      “对大夏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
      李善出声,他如此说道。
      “不会答应。”
      “那就打的匈奴国答应。”
      “还有,何为见好就收?匈奴国屠戮我无数大夏子民,杀我大夏将士,这是血仇,归还十二城,是匈奴国应当做的事情。”
      “怎么从李相口中,归还十二城,反倒成了敌人的恩泽?”
      顾锦年冷冷开口。
      “是。”
      “匈奴国的确有些地方令人发指,可这毕竟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大夏王朝不能战。”
      “顾锦年,你有没有想过,你一时冲动,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几十万大军作战,钱财银两耗费无数。”
      “这场仗赢了,大夏要付出不少于十万将士的生命。”
      “这场仗若输了,那王朝岌岌可危。”
      “一时之怒,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你知道吗?”
      得知顾锦年掌握最终抉择权后,李善没有之前那般的高高在上,取而代之是苦口婆心,希望顾锦年能明白一些道理。
      可这些话说完后。
      在顾锦年眼中,更加令人作呕。
      “李相。”
      “耗费掉的军费,我顾锦年能出。”
      “死去的将士,大夏不会忘记。”
      “而且,大夏不会败。”
      “大夏也从来没有败过。”
      “十三年前,匈奴国趁我大夏动荡,袭击而来。”
      “十三年后,若我大夏害怕失败,那下一个十三年,失去的还会在失去,拿不回的,依旧拿不回。”
      “总而言之,下官心意已决,不同意议和,”
      “杨大人,拟信一封,告知匈奴国,大夏不议和。”
      “李相无权干涉此事。”
      “契文作废。”
      “唯独匈奴国无条件归还,主犯自裁,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赔偿十万万两白银,否则宣战。”
      顾锦年也不跟李善啰嗦。
      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可。”
      然而,不等杨开出声,李善直接站起身来,否定顾锦年所言。
      “这件事情,已经过了十三年,应当考虑当下局势。”
      “不能因为你一念之差,使我大夏陷入战乱。”
      “顾锦年,我知道你恨,可你决不能如此。”
      “边境之耻,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要选择放下了,大夏需要和平,东荒也需要和平,利于天下。”
      李善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可这样的言论,在顾锦年看来,却充满着可笑。
      “敢问李相一声。”
      “你有什么资格说放下?”
      “边境之耻,大夏百姓死有接近百万百姓,二十万将士,惨遭屠杀。”
      “你凭什么说放下就放下?”
      “你没有资格替他们说原谅。”
      “顾某也没有资格替他们说原谅。”
      “此仇,不共戴天。”
      “此仇,每一个大夏子民应当铭记于心,不应忘记。”
      “归还本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要让我们抹去这百万条生命的痕迹。”
      顾锦年目光冷冽。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一双眼睛,仿佛要噬人一般,注视着李善。
      “李相。”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荒野大帝之上,有百万孤魂在注视着你。”
      “我大夏二十万将士,正在死死的看着你。”
      “他们的仇。”
      “没有一个人有资格遗忘。”
      “杨大人,写信。”
      顾锦年懒得搭理对方。
      他要宣战。
      让匈奴国好好看一看,大夏风骨。
      也让这些惨死的怨魂好好看一看,大夏王朝,不曾忘记他们。
      铭记此仇。
      “顾锦年,你还配为读书人吗?你还有一点仁爱吗?”
      “你心中只有杀戮,你的双眼已经被仇恨给蒙蔽。”
      “此事,本相绝不同意。”
      李善也不管了,他依旧持着反对态度。
      可下一刻。
      啪。
      顾锦年直接甩了李善一巴掌,眼神冰冷无比。
      “给我闭嘴。”
      “你有什么资格评价本世子的儒道。”
      “你要跪着生,是你自己的事。”
      “本世子最后警告你一句,这里是西北军营,不是大夏京都,礼让三分,称你一句李相,要不礼让,你在本世子眼中算什么东西?”
      顾锦年的声音冰冷无比。
      而且这一巴掌更是清脆响亮。
      打的李善沉默。
      也打的军营将士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他们听闻过顾锦年做事凶猛,可今日一见,发现这传闻还是保守许多了。
      掌掴当场宰相?
      也就顾锦年敢做。
      连杨开都咂舌不已。
      结结实实挨了一巴掌的李善,没有预料当中的勃然大怒,而是沉着脸。
      倒不是怕顾锦年。
      而是顾锦年说的没错,这里是西北军营,镇国公在这里镇守,自己要是敢乱来,只怕镇国公第一时间就要出现。
      镇国公可不是讲道理的人。
      到时候只怕场面更加尴尬。
      “好。”
      “老夫明白了。”
      “此等大事,就让世子殿下好好胡闹吧。”
      “老夫现在回京,等候边境凯旋大胜。”
      李善开口,他要离开,说话阴阳怪气。
      “不用。”
      “就在这里等着。”
      “来人,好好给我照顾李相。”
      “寸步不离的保护李相。”
      “李相,既然陛下让您来了,事情没有彻底落地之前,您还是别走吧。”
      顾锦年不打算让李相离开。
      先不说这家伙会不会做点什么极端的事情,怕就怕这家伙又去以后,各种造谣生事。
      给自己施压。
      倒不如直接留在这里。
      “顾锦年。”
      “本相乃是大夏宰相,你还想限制本相的出行?”
      李善面色阴沉可怕。
      “对啊。”
      “李相难道看不出吗?”
      “本世子就是防着你。”
      “此番议和,你有什么权力签订契文?”
      “你凭什么可以签订契文?”
      “往小了说,你这是越权。”
      “往大了说,本世子不得不怀疑你通敌卖国。”
      “来人,扣押下去,好好照顾李相,到时候随本世子一同回京。”
      顾锦年直言不讳。
      对。
      就是觉得你通敌卖国。
      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的话,那就安静点。
      “好!”
      “好!”
      “好!”
      “好一个通敌卖国,好一个越权。”
      “世子殿下,等本相回京,必参你一本。”
      “就凭方才那一巴掌,本相一定不会与你善了。”
      李善没有任何畏惧害怕。
      有的只是愤怒。
      “还不带走?”
      顾锦年懒得听李善在这里聒噪了。
      当下,有将士直接进了大营,将李善强制性带走。
      而一旁的杨开,却有些欲言又止。
      “杨大人。”
      “写信吧。”
      顾锦年不啰嗦,直接让杨开拟信。
      一个时辰后。
      信封送走。
      匈奴王庭。
      也传来一道怒声。
      “顾锦年。”
      “你当真是不知好歹啊。”
      
      
      
      兄弟们,去外地,然后码黄了,然后在医院做核酸,等出结果才能离开。
      整个人都麻了。
      早上起床,出去吃个早餐,就去了医院,哭了。
      到了下午才能赶回来码字。
      明天还要去复查。
      人在上海。

第一百四十四章:拒绝议和!掌掴宰相!大夏宣战!匈奴暴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