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2/2页]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散云霄。
      玲珑圣尺冲上天穹,一个个金色古字从圣尺之中浮现而出,这是圣人大道,化作文字,淹没大夏京都。
      圣尺有灵,正在判断顾锦年所立下的儒道之境,有无问题。
      这一刻。
      所有目光全部聚集在圣尺之上。
      半刻钟后。
      圣尺一震。
      下一刻,一道道玄黄光芒从天而坠,如同银河一般,直接落入圣尺之中。
      紧接着,圣尺绽放亿万神光,一道道光芒没入大地当中,意味着上苍认可。
      认可顾锦年定义之境。
      “虽圣尺拥有定义儒道之境的能力,可还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世子殿下所言得上苍之意,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京都内,有大儒开口,赞叹顾锦年这番举止。
      “世子殿下并没有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谩骂,从而乱来,以德凝气,此言妙也,如今当代读书人,一个个急攻心切,只知读书凝气,却忘记了德行二字,今日所为,当真是好。”
      “人若无德,还谈什么修行?更别说成为儒者。”
      “以德凝气,好一个以德凝气。”
      此时此刻,京都内响起一道道声音,有不少大儒赞叹顾锦年这种行为。
      毕竟这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以德凝气。
      只是,就在这一刻,圣尺之中,爆发出一道道光芒,每一道光芒如形成一把缩小版的圣尺,没入这些读书人体内。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顾锦年,体内也入了一柄圣尺。
      这些光芒,弥漫在京都当中,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所有百姓都得到了一把圣尺。
      圣尺入体。
      一切过往之事,瞬间得到映照。
      刹那间,城下所有读书人露出惊愕之色。
      “我的才气为何在消失?顾锦年你使了什么手段?”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才气为何消失这么多了?”
      “我从知圣立言境,怎么好端端跌落到养气境?”
      “这是怎么回事?顾锦年,你又在耍什么手段?”
      他们惊愕,发出质问声,神色慌张无比。
      虽然他们不是大儒,可对于自己的儒道境界还是极其珍惜。
      如今这三万多读书人,绝大部分都被削落了一个境界,只有少部分被削掉了大量才气。
      这如何不让他们惊慌失措?
      而城内,也有一些读书人被削去才气,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
      有些不是读书人,却凝聚一道浩然正气,凝聚体内,散发微弱光芒。
      引来阵阵惊呼。
      才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拥有才气,就代表踏入儒道。
      是读书人。
      而京都当中,有不少人平白无故得了才气,连一些女子也得到了。
      引来各种好奇与震惊。
      “尔等住口。”
      只是,在这一刻,一道雄厚的声音响起。
      是杨开的声音。
      他在这一刻,来到北城门口,穿着官服,望着这帮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冷意与鄙夷之色。
      杨开乃是礼部尚书,更是当代大儒,他的名望不亚于孙正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开的地位比孙正楠还要高。
      就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就是掌管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的机构。
      随着杨开出声,这些读书人不敢继续叫喊了,一个个乖的很。
      “此乃圣尺判德,尔等心中无德,圣尺判定之下,才会削其才气。”
      “一出点事,你们便觉得这是世子殿下所作所为,方才眼睛都瞎了?没看到圣尺也没入了世子殿下体内?”
      “以德凝气,尔等几乎无一人能凝才气,这就证明,尔等无德,今日聚众前来,不是受他人蛊惑,便是心怀不轨。”
      “来人,传老夫之令,将这三万读书人全部囚在城外,记下他们的身份,不得参加三届科举。”
      杨开出声,方才他也被圣尺入体,而且被削掉部分才气,但并不是很多,影响不大。
      可即便如此,杨开没有怪罪顾锦年。
      这是自己的问题,与顾锦年无关。
      但听到这些读书人又在叫唤,指责顾锦年,故此忍不了了,直接登上城口,怒斥万儒。
      听着杨开所言,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面色惨白。
      本以为即便是顾锦年定义儒道之境,不会影响到他们,却没想到的是,终究还是挨了一刀。
      甚至说京都所有读书人平白无故挨了一刀,好在的是,京都内的读书人,倒也秉持良心,或多或少有些被削才气,可影响不大。
      但这并非是一件坏事,被削的才气,是不应得的才气,有过错但可以改正,往后凝聚浩然正气,这才是根本,未来前途无限。
      当然,杨开之所以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怕顾锦年真正暴怒,又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特意上来,为顾锦年出这口气。
      “世子殿下,为天下读书人重新定义儒道之境,此乃无上功德。”
      “从今往后,无德之人,不可踏儒。”
      “无论是对百姓而言,还是对江山社稷而言,世子殿下又立不朽之功。”
      “请受老夫一拜。”
      此时,杨开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这倒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一拜。
      顾锦年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胡乱定义儒道境界,反而以德凝气,完美符合君子之道。
      光是这般的格局与心胸,便让他不得不敬佩。
      而且他也没有乱说。
      从即日开始,所有没有凝气的读书人,都将要重新修行,他们需要养德。
      有了德,才可凝气。
      这对江山社稷来说是一件好事。
      往后一个人是好是坏,很容易评判而出,就好比大夏京都内,有些寻常百姓都凝聚了浩然正气。
      虽然不多,只是一道,可代表着这个人有德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拥有德行,便是君子,这种人必然会被周围百姓敬重,凝聚声望,成为榜样。
      而对于朝廷来说,选拔官员就可以直接通过浩然正气评判,一个官员若没有德行,那么也不堪重任。
      可以节省很多是是非非。
      “杨大人言重。”
      “本世子也只是凭心而言。”
      顾锦年没有得意,也没有沾沾自喜,圣尺入了他体内,其实也削了一小部分的才气。
      他也有一些事情并没有做好,不过这问题不大,毕竟自己不是圣人,了解情况后,顾锦年也会进行更改。
      逐渐朝着圣人学习,这才是儒道。
      人无完人。
      只不过,顾锦年的目光落在城下这帮人身上。
      神色也在这一刻彻底冷下来了。
      “圣尺在此。”
      “本世子今日问尔等三言,不敢回答者,削其才气,沦为废人。”
      “违心者,为无德之人,受圣尺戒罚。”
      顾锦年出声。
      这件事情还没有完。
      他重新定义儒道第一境,不仅仅是因为时机成熟,更主要的是,他要借此机会,给予一定的反击。
      否则的话,让这帮人闹下去,白的也是黑的。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个道理顾锦年明白。
      故而,他今日就是要问个清楚。
      轰。
      随着顾锦年话音落下,圣尺悬浮于城外,就立在这帮读书人头顶之上,绽放光芒。
      倘若他们拒绝回答,直接削其才气,如若谁敢违心,受圣尺戒罚。
      这一刻,三万多读书人面面相觑,他们有些骑虎难下了。
      本想着人多势众,足矣让顾锦年忌惮,却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刻,顾锦年祭出圣尺,一下子让局势彻底改变。
      圣尺代表着圣意,代表着天意。
      无论他们怎么去说,怎么去争,在天意面前,都不堪一击。
      “一问。”
      “尔等是否因心生嫉妒,前来京都?”
      顾锦年开口。
      问题十分尖锐。
      他就是要当众让这帮人丢尽颜面,什么读书人不读书人,不用这般的手段,往后是不是发生点事,就可以随意造谣?
      此言一出,一时之间,众读书人沉默不语,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也有人深吸一口气,给予回答。
      “并无嫉妒,只为正义,”
      有声音响起,但数量不多,零零散散,也就一二百。
      “向前步行三十。”
      顾锦年开口,让这些人向前而行。
      当下众人也不啰嗦,直接向前而行,他们心中无愧,也不怕顾锦年记住他们,给他们穿小鞋。
      至于其他人,也默默给予回答。
      “是。”
      “有些嫉妒。”
      “有部分嫉妒。”
      这些回答很多,他们的声音虽然小,可架不住喊得多人。
      百姓们仔细看着,待得到这个回答后,一时之间,骂声如雷。
      “好啊,果然是这样,嫉妒世子殿下,跑到京都鬼叫连天。”
      “这帮畜生东西,还算是读书人吗?”
      “谁生了这种人,祖上当真要气的冒烟。”
      “这还叫做读书人?丢人现眼的玩意。”
      一道道声音响起,百姓们破口大骂,之前他们就觉得有问题,只是不好去参与,拿不出证据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现在有圣尺加持,是不是心怀嫉妒,自己承认。
      承认之后,自然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大点声音。”
      北城门上,顾锦年声音如雷。
      刚才不是声音特别大吗?
      怎么现在一个个哑巴了?
      说啊。
      叫啊。
      怎么沉默了?
      随着顾锦年开口,当下,一道道声音响起。
      “我心怀嫉妒。”
      “我有些嫉妒。”
      “带有部分嫉妒。”
      一道道声音响起。
      而圣尺也在一瞬间震动,凝聚出四五千道圣尺光芒,没入一些违心之人的体内。
      “啊。”
      “痛,痛,痛。”
      “痛死我了。”
      刹那间,鬼哭狼嚎之声响起,有人依旧违心发言,顿时发出惨叫声。
      但凡违心者,圣尺戒罚,直接抽打灵魂,比铁尺抽打肉身要疼痛十倍。
      “最后问尔等一遍,是否因嫉妒而来?”
      顾锦年再度开口。
      他就是要问到底。
      “是是是,请世子殿下饶命啊。”
      “我是,我就是因为嫉妒。”
      “是嫉妒,是嫉妒。”
      这回没有人再敢乱来了,一个个痛到发抖,连忙回答。
      果然,吃了教训以后,这帮人老实了,而圣尺确实反应。
      “二问。”
      “可有明知我受其冤枉,还来栽赃嫁祸者。”
      顾锦年继续询问。
      只是这一次询问,大部分人还真没有。
      他们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但他们主动忽略,可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不是完全了解。
      自然而然,不是特意来栽赃嫁祸。
      “请世子殿下明鉴,我等只是一时糊涂,因嫉妒之心,这才做了不该做之事啊。”
      “是啊,是啊,世子殿下明鉴,我等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如此龌龊。”
      “明知世子殿下遭受冤枉,还来栽赃嫁祸,我等做不出来啊。”
      不少声音响起。
      这点他们还是有底线的,主要就是不爽和嫉妒,其他真没。
      可大部分是这样,也有一部分人浑身发抖,脸色苍白。
      这群人不敢说话。
      可圣尺已经在震动,随时激活。
      “不回答者,削其才气,押送悬灯司。”
      顾锦年冷漠开口。
      终于,有人坚持不住了。
      “请世子殿下恕罪,是我鬼迷心窍,是我不为人子啊,还请世子殿下恕罪。”
      第一道声音响起。
      是最开始出列的十人之一,他跪在地上,恳请顾锦年恕罪。
      随着一人开口,很快一道道声音响起。
      数量还真不少,一眼望去有四五百人。
      百姓们是看的真真切切,同时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不怕人蠢,就怕人坏,这种人虽然数量不多,可就是带节奏的人,若没有他们,这件事情也不会闹到这个程度。
      至于这群读书人,也有些惊讶了。
      随后他们也纷纷开骂,认为是这帮人带头,故意使坏,借他们的嫉妒之心。
      更是有人要求顾锦年严惩这帮人。
      圣尺没有动静,很显然,这些人都招了。
      “三问尔等,有无受孔家指使者?”
      顾锦年道出第三个问题。
      此言一出。
      瞬间众人沉默了。
      许多人都惊的不语。
      顾锦年前面两问还好,无非是要一个公道。
      可这第三问,就耐人寻味了。
      三万多读书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的的确确没有参与。
      可的的确确,有一小部分人,准确点来说,是极少部分人,脸色不太好看。
      “我没有。”
      “我也没有。”
      “我连孔家人都不认识,更不可能受其指使。”
      一道道声音响起。
      但有极少部分的人,没有回答。
      数量不多,也就十来人。
      “尔等为何不答?”
      顾锦年站在城门之上,望着他们,语气冰冷。
      “我等我等拒绝回答。”
      “顾锦年,你要杀要刮随你便,我等不服,不愿回答。”
      “没错,我等就是不服,你借助圣器,打压我等,问什么问题,我等都不回答。”
      这些人开口。
      很显然,再得罪孔家和得罪顾锦年面前,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只不过,这样的言论,已经让不少人有所怀疑了。
      说什么不回答?
      无非是心里有鬼。
      得到这个答复。
      顾锦年心里也有数了,而且他也猜到是这个结果,所以并没有愤怒什么。
      “来人,将这些人统统拿下,扣押悬灯司,逼问幕后之人。”
      “至于这数百人,免罪。”
      “尔等不服我,无有过错,但聚众闹事,下不为例。”
      顾锦年开口,这些不说话的,直接抓走,大刑伺候。
      也算是杀鸡儆猴。
      至于这些的的确确就是不服自己之人,顾锦年没有惩罚。
      不服自己就要惩罚?这就是真正的霸道。
      顾锦年心里有数,银两钞票都有人不喜欢,何况一个人?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该罚则罚。
      紧接着,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大部分读书人,说了九成九是因为嫉妒,所以跟风来找事。
      “至于尔等。”
      “滚回家中,禁足三月,摘抄圣人经文千遍,什么时候立有德行,什么时候再参加科举,本世子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如若再犯,本世子也决不轻饶。”
      法不责众。
      三万多人,顾锦年也不可能全部惩罚,至于杨开所言,取消三届科举资格,这惩罚很重。
      爽是爽,但也会被人记恨,没有必要,人有嫉妒心是正常的。
      但惩罚也有一个度。
      如若他们立有德行,是好事。
      如若他们没有德行,也不能参加科举,惩罚一样。
      只是顾锦年这般的行为,却让许多人惊讶了,甚至就连百官都有些惊讶。
      这些读书人更是惊讶。
      本以为是一场大难,却没想到顾锦年放过了他们。
      一时之间,这些读书人心中不由生出惭愧之心啊。
      “我等愧疚世子,还请世子放心,今日之事,我等铭记于心,往后必立德立心。”
      “是我等嫉妒心作祟,世子殿下当真大义。”
      “敬佩世子心胸。”
      这一刻,他们由心而言。
      纷纷开口,不仅仅是因为逃过一劫,更主要的是,这般的心胸,实实在在让他们不得不敬佩折服啊。
      饶是城墙上,礼部尚书杨开也有些惊讶。
      他都没想到顾锦年会这般,恩威并施,当真是好手段。
      一时之间,杨开不由再度向顾锦年一拜。
      “世子殿下,当真心胸宽阔。”
      他赞叹道。
      而顾锦年摇了摇头,随后继续开口。
      “有曲府的人,回去之后,告诉孔家。”
      “我将行万里路,沿圣人之道,下个月前往孔家,参加孔家家宴。”
      “一切恩怨,于孔家家宴一一结算。”
      “这段时间,不要再耍什么阴谋诡计,否则本世子不介意掀翻孔家。”
      顾锦年出声。
      他很霸气。
      告知众人,其实也是一种隔空回应。
      孔家家宴,他会去的。
      只是,他必须要悟道。
      知圣立言。
      再临孔家。
      但这段时间,他不想被打扰,所以希望孔家收敛一二。
      要是再这般造谣生事,降临孔家之时,他必然不会给一点面子。
      
      
      
      
      今天第一更,还有,不过我要去睡觉了。
      说三个事。
      第一,下个月,七月打算冲一冲月票榜,所以号召一下愿意支持的读者老爷们,进群。
      群号是:879692676,进群之后,找群管进群,操作有点麻烦,但请见谅。
      第二,七月初预约好了植发,所以爆更的话,七月二三号就会恢复正常,同时问一下有植发经验的读者老爷,痛不痛?太痛的话,我会考虑拖一拖,虽然已经秃了,照片都是的。
      第三,月底了,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