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八章:半圣镇妖,洪灾愈烈[2/2页]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米商估计早就联合起来,不出意外的话,今日或者明日,这些米商就会停止供米。”
      “他们唯利是图,见缝插针,只要运粮主道被毁的事情传来,马上停米,等个三五天,难民一多,施压官府,到时候官府为了解决麻烦,只能默许这帮米商高价贩卖。”
      “这手段很常见,而且大商贩个个后面有关系,完全不惧朝廷,真要闹大了,丢几个出去顶罪,撑死来个发配边疆,大不了就砍几颗脑袋。”
      “可实打实的银两,是进了这帮奸商口袋。”
      王富贵不愧是商贾出身,一番见解可谓是字字珠玑。
      只不过这样骂自己真的好吗?
      “明白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顾锦年心头有些沉重。
      他本以为江宁郡粮食极其丰厚,能撑个一年半载。
      可没想到只能撑个小半年。
      算上陈米最多半年,至于秋收这东西顾锦年没怎么考虑,先不说当地情况如何,即便是真能秋收,整体过程也需要大量时间,很容易出差错。
      “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顾锦年不由叹了口气。
      他本来打算计划是平定江宁郡洪灾之祸。
      如今看来还是得借助朝廷的力量。
      仅凭计谋的话,只能延缓时间,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麻烦。
      也就在此时。
      王富贵的声音再度响起。
      “顾兄。”
      “明日你来当夫子,想好了讲什么吗?”
      王富贵开口,询问顾锦年。
      “想好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
      “是什么?”
      王富贵立刻开口询问,表现的十分急迫。
      “明日就知道了。”
      顾锦年没有告知。
      苏文景当甩手掌柜,自己不可能老老实实去上课啊。
      教人读书?
      纯粹没有必要。
      其一,教高深的东西,他们能理解吗?
      来一句知行合一,估计还得问自己一句,顾师父,嘛是知行合一?
      要是教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回头人家还觉得就这?就这?
      其二,争议,无论你教什么东西,好与坏,都会惹来争议。
      为什么?因为没有声望。
      千古文章的的确确给自己带来了名望,可年龄也成了硬伤,倘若自己六七十岁,写下一篇千古文章,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反驳。
      但自己这般年轻,写出千古文章,一部分人是佩服,可也仅仅只是佩服,可大部分同龄人的态度是什么?
      那就是不认。
      对,就是不认。
      会想尽一切办法找漏洞,比如说你这个文章是不是找谁写的?又或者说伱这个的文章偶然天成,并不是你真正的实力。
      再极端一点,直接来一句,我没有看到异象,我不认。
      这种人绝对不少。
      归根结底一句话,放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通用。
      想要别人认可你的优秀很难。
      想要别人可怜你却很容易。
      世人就是这样,他们可以可怜一个穷苦人,甚至不在乎这个穷苦人年轻时好吃懒做,赌钱偷盗。
      但他们绝对不愿意承认一个人很优秀,尤其是同行,甚至年龄还比自己小一点。
      要他们承认,不亚于杀了他们。
      所以,顾锦年不可能教他们读书。
      明日过去,就是一句话。
      “翻开素文第三章,各自复习,回家后写一篇不低于八百字的文章。”
      下课。
      “顾兄,明日咱们往圣堂人就不止这点了,你可要好好备课。”
      王富贵善意提醒一句。
      只是这句话让顾锦年敏锐察觉到了什么。
      “王兄何意?”
      顾锦年好奇问道。
      “也没什么。”
      “顾兄,你文章成千古,有人赞叹也有人不相信,明日往圣堂你为夫子,这消息已经传开了。”
      “若不出意外,估计其余两堂的学生都会来咱们往圣堂,看你如何教书。”
      “据说还有上一届的学子都会过来,京都其他书院的一些儒生也会过来,就是想看看你怎么教人。”
      王富贵开口,告知顾锦年这件事情。
      “都来?”
      顾锦年微微皱眉。
      “恩,估计都是有备而来,所以明日讲课,顾兄千万要慎言,莫要被他们抓住什么话柄,有一群人对你有很大的敌意,就等着您出错。”
      王富贵心思缜密,他大致猜到一些,所以善意提醒顾锦年这些。
      “明白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
      果然说什么来什么。
      “那要好好琢磨琢磨了。”
      顾锦年心中暗道。
      如果是过来学习,或者过来看看,顾锦年没什么好说的,可听王富贵所言,估计不少人过来就是想要找麻烦的。
      王富贵这人说话喜欢委婉一点,他都觉得有些问题,估计外面的风言风语不少。
      得好好准备准备了。
      “行,愚兄出去走走,有什么事等我回来说。”
      得到信息后,顾锦年起身离开,也不打算逗留了。
      “好,顾兄慢走。”
      王富贵喊了一声。
      如此。
      顾锦年走出住处,倒也没有什么目的,纯粹就是一个人走走,散散心。
      只是走着走着,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
      是江叶舟。
      只不过不远处的江叶舟,裤脚上满是黄泥,身上还有些杂草,令顾锦年好奇。
      “江兄。”
      顾锦年喊了一声。
      正朝着住处走的江叶舟不由抬起头来。
      看向顾锦年。
      “顾兄。”
      听到顾锦年的声音,江叶舟不由略显惊讶,随后换上温和笑容,缓缓走来。
      “江兄,这是去哪里了?怎么一身污泥?”
      顾锦年开口,有些好奇道。
      “山下有良田,百姓丰收插秧,我闲来无事便帮他们一同丰收。”
      “所以弄得这般脏污,顾兄见笑了。”
      江叶舟微微笑道,道出原因。
      “江兄果然是性情中人。”
      顾锦年的确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堂堂夜衣侯之子,未曾想到还去插秧种田。
      这事顾锦年可以理解,性情中人,但在权贵圈子里面这就是异类了。
      “顾兄笑话了。”
      “也是闲得无事。”
      “顾兄,明日授课,愚弟十分期待着。”
      “能著千古文章者,明日之课,必受益终身也。”
      江叶舟微笑开口。
      “想知道明日讲什么吗?”
      听着对方的夸赞,顾锦年微微笑道。
      “想。”
      江叶舟点了点头。
      他的确期待,不同于别人,顾锦年著作千古文章,他十分钦佩,尤其是一首十年磨一剑,更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那就继续想。”
      顾锦年笑着拍了拍江叶舟肩膀。
      刹那间,后者一愣。
      随后苦笑一声道。
      “顾兄当真风趣。”
      看着对方没有怨气,顾锦年也有些惊讶,不过对于江叶舟顾锦年还是很有好感的。
      只是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两位公子让一让,小心一点。”
      声音响起。
      很快几辆马车出现,马车之上是一个个大木桶,整体散发一股腻味。
      领头的是两个大汉,神色显得慌忙。
      这是馊水。
      顾锦年往后退了退,让马车前行。
      同时也不禁皱眉道。
      “光是运这个馊水,都要动用四辆马车,大夏书院有这么多人吗?”
      他开口,忍不住吐槽一声。
      “人的确不多,但架不住浪费,能入大夏书院者,都是世家权贵,一盘菜吃两口便算顶了天,愚弟之前向院中大儒提议,将这些饭菜装好,送给山下百姓食用。”
      “只是被大儒说教了一顿,也就不继续想了。”
      江叶舟苦笑道。
      “说教你什么了?”
      顾锦年略微好奇。
      “粮食浪费固然可惜,但若是运送山下,万一这食物之中有什么问题,谁人负责?再者,这些菜肴皆是上品,起初赠粮可获民心,可若有一日不去赠送,会惹来麻烦。”
      “升米之恩,斗米之仇。”
      江叶舟出声。
      顾锦年点了点头,这大儒说的一点也没错,有善心是好的,可也要考虑后果。
      “顾兄,愚弟先回去收拾一二,还望顾兄见谅。”
      “好,江兄慢走。”
      顾锦年招了招手,也没有多想,直接朝着山下走去。
      走了一个时辰。
      果然,顾锦年看到不少百姓正在割麦。
      大夏书院内是有良田的,这些是上上一代院长让人开辟出来,为的就是给附近一些百姓谋生。
      也算是积德。
      毕竟大夏书院太大了,有些地方纯粹就是浪费,上上一代院长也不是迂腐之人。
      如今良田也有百亩,一眼看去,黄黄的,莫名感到悦目啊。
      “加快点速度,早些割完早些回家。”
      也就在此时,一个老者声音洪亮,朝着田内几十名壮汉喊着。
      顾锦年将目光看去。
      随后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这惊讶不是因为老汉。
      而是因为老汉旁竖了块牌子。
      “招工。”
      “五十文一日。”
      看到这牌子,顾锦年脑海当中瞬间浮现一个计划了。
      “老人家。”
      “你这里还招工吗?”
      下一刻,顾锦年目中带喜,朝着老者走去。
      “招公子,您这是?”
      老者下意识回答招,可看到顾锦年之后,声音顿时放小,眼神当中充满着疑惑。
      “老人家,我没别的意思,我认识不少精壮汉子,可以来收割麦田。”
      “不过干活效率不会太高,能接受一天三十文,而且不用包饭,自己准备,你觉得妥不妥?”
      顾锦年开口,也没说的特别清楚,含糊一下。
      老者一听这话,当下点了点头道。
      “行,没问题,只要别太懒,别弄坏庄稼都没问题。”
      老者直接答应下来了。
      五十文一天,本身就不多,现在降到三十文,还不用包饭,这简直是白捡啊。
      “那好,明日卯时,我带人过来,银两的话,你结给我就好,对了,你这里需要多少人?”
      顾锦年开口。
      他之前还在想,应该怎么上课,现在主题不就来了吗?
      忆苦思甜。
      符合主旋律,还能捞一笔银子,稳妥。
      “多少都行。”
      老者笑了笑。
      百亩良田想要全部收割完,至少需要四五十个精壮汉子,收割个小半个月。
      如今是晚稻丰收季,早点割下来,可以早点拿去卖,主要还是江宁郡的事情,现在都知道洪灾来了,粮食短缺。
      大夏京都虽然不是沿海地区,但距离海边也不远,隔着一个郡。
      旁边几个沿海郡府有点人心惶惶,都在屯粮,导致粮食价格好卖,自然而然就希望早点割完,趁着行情价有所提高,赶紧赚银子。
      “行。”
      “明日见。”
      顾锦年笑了笑。
      而后离开。
      老者有些疑惑,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百人三千文,两百人六千文,三百人九千文。”
      “一趟下来,一百两还是能赚的。”
      “我这小脑袋瓜,真他娘的机智啊。”
      顾锦年心情颇为愉快。
      但就在这一刻。
      大夏书院,瞬间黑沉。
      而后一束冲天光芒,自大夏书院激射而去,朝着江宁郡方向飞驰。
      “吾为苏文景,今日奉旨斩妖。”
      洪亮之声炸响。
      传遍大夏王朝一切地方。
      这是准半圣之威。
      引来天象。
      国运与天命加持,震撼世人。
      圣光冲天。
      速度快到不可思议,三个呼吸后,便来到江宁郡。
      这一刻,浩然正气化作神剑,朝着江河之中劈去。
      “吼。”
      一道恐怖无比的嘶吼声响起。
      刹那间,血河出现。
      一条千丈黑蛟在江水之中翻滚,掀起百丈浪花,毁灭良田房屋。
      最终没入江水之中,不知生死。
      而江宁郡也彻底恢复宁静。
      风雨止住。
      河流逐渐回退。
      只是,江宁郡内,早已经满目疮痍,江河附近也没有任何百姓。
      早在数日前,便开始启程逃难。
      江宁郡府。
      随着黑云消散。
      郡守张旸却没有露出一丝喜色,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因为妖物之祸解决了。
      接下来的难民,才是最让他感到恐惧的。
      “郡守大人。”
      “探子来报,府城周围,难民不计其数,光是今日,城外又涌来四十万难民。”
      “而且,刘大人查验,府中粮仓,最多只能坚持一月,若再增难民,就麻烦了。”
      “刘大人希望,设防线阻拦难民前行,引导难民往其他府城,减少我府压力。”
      一道身影出现,是一位文官,他低着头告知郡守张旸此事。
      “不可设立防线。”
      “再设四个赈灾点,不过减少一餐。”
      “等到朝廷运粮来,再恢复两餐。”
      张旸出声。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后者道。
      “城内各大米行怎么说的?”
      他询问道。
      “回大人,四大米行都说无米可卖,有心无力,还还希望从大人手中买些粮食抵灾。”
      后者出声。
      张旸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这群该死的家伙,什么无米。”
      “无非就是想要借此机会,逼本官放纵粮价不管。”
      “告诉他们。”
      “谁要是高价卖米,谁明日人头落地。”
      张旸压着声音,眼中是怒火。
      “是。”
      后者低头,答应下来。
      可马上,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缓缓出声。
      “大人。”
      “不可。”
      这是张旸的幕僚。
      “大人,眼下官粮所剩无几,城内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这帮奸商就在等粮仓耗空,若是现在严厉打击粮价,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钱财银两终究是身外之物,眼下必须要让这些米商卖粮,分担官府压力。”
      “这段时间,减少一切赈灾开支,等待朝廷粮米一到,压力自然逐步减少。”
      “大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啊。”
      中年男子开口。
      利弊分析之下,让张旸神色铁青。
      “那,就这样让这帮米商为非作歹?”
      “你知道如今江宁府,一石米私下卖多少价吗?”
      “三十两白银一石。”
      “足足是以往五倍之高。”
      “倘若不管,不出十日,米价之高,至少再翻一倍。”
      张旸神色铁青。
      三十两等于三千文钱,江宁郡虽算得上富饶之地,但百姓一月收入也不过十两左右。
      而一石米一百二十斤,一家五口,省着点吃,最多坚持两个月。
      这还是制止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官府打压,卖六十两都有可能。
      谁吃得起这个?
      “大人。”
      “方才属下悄悄出府,附近两百里内有大量难民涌来,而且已经有不少难民在啃食树皮。”
      “属下预计,最多三天,江宁府难民数量可能要暴增十倍不止。”
      “待难民聚集,属下恐防府内存粮,可能连三天都坚持不住。”
      “到时,一但引起民变,大人一定免不了被朝中儒臣弹劾。”
      “再者,这银两终究是死物啊。”
      后者开口。
      道出一则消息。
      刹那间,张旸沉默了。
      大约半柱香时间。
      一道有气无力之声响起。
      “让他们卖吧。”
      “只是,价格不能再涨。”
      “十二两一石,是本官的底线。”
      “再上奏折给朝廷,务必尽快运粮。”
      声音响起。
      尽显无奈。
      
      
      当你看完这章,已经是周一了,你账户的推荐票绝对重置了,麻烦投一下,谢谢。(别说没有,我掐点发的章节)
      然后510号上架,上架一定爆发。
      只不过有个小请求,求求各位读者老爷,打赏1块吧,粉丝榜惨兮兮的,求求大家了。
      打赏一块都行。
      打赏人数破一百,上架两更。
      打赏人数破两百,上架三更。
      万字一更。
      最后献祭一本书。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这是上本书大魏的书友写的,一开始是黑粉,说我更新慢,后来打赏了个盟主,就为了来喷我。
      然后为了证实写书不难,自己开了本书,我现在天天盯着他的更新,他说他上架会爆发。
      只要他更新不如我,我直接让他在书友群社死。
      兄弟们可以去支持下。

第五十八章:半圣镇妖,洪灾愈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