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节 统治(1)[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九月,合黎山的气温持续下跌。 更新最快
      少府制造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然跌落到了负一刻之下。
      室外寒风凛冽,呵气成冰。
      但屯驻于此的汉军将士却感觉到了温暖。
      来自家乡的温暖。
      一车车从远方运来的补给物资来了,这些是少府和大农,根据汉军各部籍贯,特地从北地郡、河南郡以及关中采购来的物资。
      有关中的酱料、河南郡的肉干,还有北地郡特有的奶酪。
      来自家乡的味道,一下子飘满了汉军营寨内外。
      吃着故乡父老们亲手制作的美味,将士们在这数千里外的异域,感受到了家的气息。
      大批的过冬棉衣与棉被的到来,更是让士兵们激动不已。
      厚重的棉衣,保暖性能非常强,温暖的棉被,更是足以让人在寒冬之中安然入睡。
      “各粮仓之中,有多少存粮?”剧孟问着刚刚从外面归来的一个参谋。
      “回禀将军,我军至今已经有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和十余万石草料储备……”参谋官回答道:“足以供我军过冬之需了!”
      剧孟听完,点点头,但内心之中,却是有些唏嘘。
      过去数月,自北地郡和榆林塞出发的汉军辎重部队,日夜兼程,不避险阻,千里迢迢的将一车车粮食、米面、油盐以及肉干送来合黎山。
      为了能够准时、高效和安全的输送军需物资。
      安北都护府都督东成候义纵亲自挂帅,担任了护粮将军。
      并且广泛的发动和动员了北地、太原、蒙国、榆林都尉以及云中等地的官吏、军民。
      长安的天子,更是不间断的关注和留意着相关事务的进展。
      尽管采取了如此重要的措施,更以义纵这样的名将亲自坐镇指挥各种物资的调配。
      但运粮来此的损耗还是大的让人胆战心惊。
      每运一石物资至此,就要消耗一石半的粮食!
      光是自北地郡出塞,至此的距离就接近千里。
      路上要渡过大河,翻越姑臧山,穿行石羊河,过弱水。为了保障物资输送,北地郡和太原郡出动了数千名隧营士兵,在大河、石羊河以及弱水之上,搭建了十几条大型浮桥。
      而从榆林塞而来的辎重,更是需要越过险恶的沙漠戈壁地区,在黄沙之中冒险前进。
      据说朝堂诸公都被如此严重的损耗所吓坏了。
      天子已经下令,由丞相牵头,商议组建一个专门负责转运军需物资的衙门。
      其主官据说将列为九卿,至少也是五千石的重臣!
      其名曰计军都督。
      如旧北平文侯张苍设置计吏一般,用数学和制度来调配物资、组织士民输送和保障军需供给。
      首任计军都督,据说很可能会由文官担任。
      但也不确定,因为朝堂争议很大。
      文武双方在这个事情上面,互不相让。
      接连三次廷议,都无法达成共识,很可能将交付来年的大朝议,由天下人共议。
      但无论如何,朝堂都已经认知到了未来,随着汉军越走越远,一个统一调配和负责组织军需物资补给和保障的衙门,必须成立!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节 统治(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