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节 周亚夫致仕(1)[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今年的考举,还未开始,就已经变得激烈无比。
      ……………………
      “君候将致仕,未知日后有何打算?”周亚夫的老友,曲周候郦寄,端着一杯茶,笑意盈盈的望着周亚夫。
      如今,全天下都在看着长安城,都在盯着周亚夫。
      大家都很好奇,这位丞相致仕后,要做什么?
      “吾生平无所好……”周亚夫笑着道:“不过爱才而已……”
      “故致仕之后,吾打算在长安开一个学苑,专门教授有志之士、英雄豪杰军阵之事……”
      周亚夫看着郦寄,发出邀请:“君候可愿与吾共谋此事?”
      郦寄抬头,愕然的望着周亚夫。
      良久,他才道:“固所愿也……”
      在过去,汉家的名将,会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著作成书,然后传给子孙……
      子孙以先人兵法为禁脔,轻易不外传。
      就连先贤著作,更被视作秘籍,珍藏在家中最秘密的地方。
      然而,在当今天子即位,一切都变了。
      兵家著作,卸下了它的神秘面纱,走向大众。
      符合条件的人,只要想买,就可以在少府买到他想要的任何名著。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镶且兵法》《六韬》……全部敞开供应!
      这样一来,汉室列侯和武将世家们,仿佛一夜间从武侠小说穿越到了网络时代,大侠们打开电脑,搜索网页,赫然发现《易筋经》与《九阳神功》论斤卖,《九阴真经》与《六脉神剑》堆积如山。
      甚至还有人将这些神功秘籍,应该如何修炼的方法和步骤,详细的写明了。
      傻瓜式一站式修炼法,满大街都是。
      自然,难免有人无法适应,然后郁郁寡欢。
      但也有人瞧准了商机,看到了希望。
      周亚夫就是这样的人。
      周亚夫很清楚,今时不同于往日了。
      知识已经面向公众,哪怕是现在还受到限制的兵法著作和地理著作,其实,也已经在一个相对公开的圈子里自由流动。
      再没有人可以控制和禁锢这些思想。
      甚至,汉家的军事理论和著作,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
      新编的《离合书》,更是集前人之所想,立于当世之间。
      所以,依靠垄断和控制知识,制霸于世的时代结束了。
      就像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般。
      逝者如斯夫,不可追矣。
      但新时代,也提供新的家族兴盛不衰的契机。
      昔者,孔子广受门徒,有教无类。
      于是,斯有今日之儒门。
      子夏先生于河东开讲,于是,有了法家和《春秋》三学派。
      周亚夫知道,想要巩固家族的地位。
      这些先贤的做法,是最好的选择。
      立一派之根基,而垂于万世!
      这个世界,人会死,身体会腐朽,就连高山也可能崩塌,沧海也有可能变为桑田。
      独独思想与知识,可以永存。
      而如今,全天下的武人和武将,只有武苑一个地方,可以接受教育和培训。
      这让周亚夫看到了机会,也看到将自己的家族永固的希望。
      郦寄很聪明,立刻就听懂了周亚夫的话,马上响应。
      周亚夫看着郦寄,呵呵的笑了起来:“君候可去与韩公等商议一下,吾等共创此业!”
      郦寄、韩颓当等人,都是老一辈的大将。
      他们虽然已经老朽,但,经验老道,而且天下知名。
      有了这些老将的参与,新的学苑,必将吸引天下泰半想要追寻武道,矢志于建功立业的君子。
      而,发现和培养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弟子门徒,代替自己继续征战。
      不仅仅可以让自己继续存活在战场上,更可以维系家族的声望。
      哪怕子孙不肖,但只要弟子们给力,家族就不会衰落。
      至少可以保有富贵!
      而且,这个事情,天子一定会支持!
      说不定,还可以将这个新学苑,变成武苑的兄弟学苑……
      “唯……”郦寄点点头,然后对周亚夫问道:“丞相听说了最近市井之中的传言了吗?”
      周亚夫看了看郦寄,笑着点点头,这个事情,他岂能不知?
      没有他的附署,这个改革计划也不可能落到晁错头上。
      郦寄一听,就急了,忙道:“此大功也,丞相何不做完此事再致仕?何必将此功让给晁错小儿?”
      对晁错,郦寄是很不满的。
      要不是周亚夫压着,郦寄再跳起来给晁错脸色看了。
      周亚夫笑着摇摇头,道:“总归要给晁错一些声望,不然,这新丞相没有人望,政事难以理顺,且夫,吾这一生,已是功高至极,再多就要犯忌讳了……”
      当今天子虽然压根不惧怕什么功高震主的事情……
      功劳再高的将军、大臣,在他面前,也不过蝼蚁而已。
      但是……作为人臣,总归要忌讳一二。
      况且……
      周亚夫看着郦寄,道:“君候难道以为,此事就真的这么好做?”
      “全套改革制度下来,花掉的钱,恐怕要倍于今日之官员俸禄……”
      “这么大一笔钱,可不是随便加税就可以弄到的……”
      当了八年丞相,周亚夫还不清楚今日汉家的财政问题?
      这八年来,国家又是用兵不断,又是各种发福利,又是各种大兴土木。
      花钱如流水。
      先帝和太宗皇帝攒下的那点家底,早花光了。
      大汉帝国能支撑到现在,全靠了当今生财有道,以及对外战争的红利在支撑。
      但支撑到现在,其实也已经力竭了。
      晁错上台,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得找钱。
      钱从哪里来呢?
      田税?这是不可能的,天子也不会同意!
      商税?已经加过了两次了,再加,商人们恐怕要撒泼打滚了。
      除非天子能点石成金,再找一个安东那样的金沙河,不然,这个事情就……
      郦寄一听,也是笑了起来,道:“那这么说来,晁错接手的是一个烫手山芋了?”
      “然也!”周亚夫点点头,为晁错担忧起来。
      与其他贵族不同,周亚夫虽然也不喜欢晁错,但他承认,晁错是一个好臣子。
      最起码,人家心中有国。
      而且,周亚夫也不愿意看到,国家面临困境。
      因为,那样的话,苦的必定是天下人民。
      “这两日,吾打算去找晁颍川谈谈这个事情……”周亚夫道:“倘若此事太难,吾希望晁错可以推迟几年再实施……”
      若再过几年,等到安东的粮税能够源源不断的入库,同时,前期的假畜政策和假耕具政策的收益也将体现出来。
      周亚夫曾经计算过,只要再过三年,汉室的财税收入,就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三成以上!
      到那个时候,再做这个事情,就完全没有压力了。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节 周亚夫致仕(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