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节 作战方案(1)[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汉元德八年春正月甲子(初一)。 更新最快
      虽然已是春天,但长安城却依旧没有感受到丝毫春天的气息。
      今天早上天空甚至还在飘着雪花。
      空气更是冷的让人有些害怕。
      “今年春天,恐怕要比晚年晚一些来了……”放下手里的笔,刘彻望着殿外淅淅沥沥的冷雨嘀咕了一声。
      “陛下,御史大夫晁公奏疏……”一个尚书郎急色匆匆的捧着一堆公文,来到刘彻面前拜道:“请陛下御览!”
      刘彻抬眼看了一下,挥手道:“先放到一边,朕有空了再看……”
      连看都不需要去看,刘彻就已经能猜到奏疏里的内容了。
      无非就是表功、炫耀以及自我吹捧。
      晁错主持修建的渭河漕运工程,在去年秋九月开始动工后,到现在进展神速。
      有时候,甚至一日可以掘进一里多的路程。
      而且,这条运河使用的两头分别开挖的做法,所以,建设速度大大加快。
      到现在,整条运河的工程进度,居然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一了。
      不过六十多天,晁错就在地球上凿出了一条数十里长的运河。
      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但……
      这个奇迹是建立在无数奴工的血泪上的。
      为了赶工程进度,晁错根本就不给奴工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很多地段,完全就是靠着拿人命填填出来的。
      不到六十天,奴工就已经有数千人死亡。
      所以,这在刘彻眼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随便换个阿猫阿狗,有这么多免费劳动力,也能如晁错一般。
      且刘彻现在心思,也不在这漕运运河工程上。
      他在等,郅都的报告。
      “按道理来说,郅都应该早就已经拟定好了作战计划和战略方式了……”刘彻在心里寻思着,郅都去了龙城数月,对于幕南情况应该已经摸得差不多了。
      但为什么,他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却迟迟没有送来?
      这让刘彻有些忐忑。
      “幕南各部,现在应该都已经知晓了消息,并且已经站好队伍了吧……”刘彻在心里想着。
      此番汉室对幕南的政策,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八个字改土归流,编户齐民。
      这样巨大的改变,幕南各部的反抗是肯定的就是你家院子里的树上有个鸟窝,你拿棍子把那个鸟窝捅了,那鸟窝里的鸟也会冲你叽叽喳喳几声,说不定还会拉点什么在你身上呢!
      更何况是人?还是长期占据世袭贵族地位的幕南各部酋长?
      现在的整个幕南,应该说已经是群情激愤,万众一心了。
      说不定,还有许多人组成了联盟,准备共同对抗汉军呢。
      当然,也应该有不少被吓尿了的软脚蟹,已经在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在刘彻眼里,这两种人是要区分开来的。
      就是不知道,郅都能不能领会这个意思?
      正想着这个事情,颜异就捧着一卷奏疏,急匆匆的来到刘彻面前,拜道:“陛下,护匈奴将军急奏!”
      刘彻闻言,唆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道:“快,拿来与朕看!”
      “诺!”颜异将那奏疏呈递到刘彻手上,然后恭恭敬敬的退在一旁,一如八年前。
      只是……
      颜异看着这个大殿上的人影,八年前与他一同侍立在此的人,现在都已经扶摇直上了。
      张汤,在南阳郡做的非常不错,成为天下公认的未来宰相。
      而汲黯更是已经高升为九卿,被世人尊称为‘汲公了。
      就连当初在天子面前打酱油的那些人。
      譬如那卫信,现在在交趾做起了庄园主和捕鲸船主,小日子过的不要太爽。
      还有那蛊臬柔,更是异军突起,现在已经官至邯郸内史了。
      只有他,依旧还在这里。
      依旧只能做一个跑腿打杂,整理文案的尚书郎。
      想到这里,颜异就叹了口气,他是上个月回到的长安。
      而且是灰溜溜的逃回来的。
      没办法,他再不回来的话,可能连最后的颜面都要保不住了。
      他在会稽郡,举步维艰。
      他甚至都已经被下面的官僚给架空掉了,他的命令,根本没有人听了。
      这让颜异很疑惑,也很感慨。
      “吾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呢?”颜异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他一切都是按照长辈和老师们说的,书上所讲的方法去做事。
      为何会搞成这个模样?
      刘彻只是微微看了眼颜异的模样,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现在很迷茫,但,刘彻现在没时间给颜异上心理辅导课。
      他拿着那纸奏疏,坐在御座上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思索。
      直到将整个奏疏翻来覆去,看了数遍,这才站起身来,走到殿中墙壁上悬挂的地图前,对照着地图与手里的奏疏,想了片刻,然后他道:“马上召集参谋尚书们!”
      参谋尚书,是刘彻在高阙之战后发明的一个新官职。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给他充当军事方面的智囊以及为他提供相关意见的臣子。
      与其他尚书郎的选拔不同,参谋尚书基本都是从武苑的学生之中选拔。
      是以,其实,这些所谓的参谋尚书,就是现役的汉军高级将官。
      他们以参谋尚书的名义,在刘彻身边一般会呆一到两年,然后就会被分配去出任实职将官。
      不少人都会出任边郡的郡尉、都尉之职。
      自然,这参谋尚书人数不会太多,自设立此职以来,从来都没有超过五人。
      如今,兰台之中,共有四位参谋尚书,其中一人休沐,剩余三人都在值班,一听到诏命,他们就立刻赶来。
      “卿等来了,快快给朕安置郅都所说的奏疏内容,布置一个沙盘出来!”刘彻一见到这三人,也不与他们嗦,立刻吩咐。
      “诺!”三人皆是野战军的前线军官出身,做起事清来,自然雷厉风行,不过两个时辰,一个由沙子、木头和一个个青铜小人组成的沙盘就出现在刘彻眼前。
      在沙盘的西侧,是汉家的高阙云中防线,这里重兵云集,随时随地都可能选择北上或者西进。
      出云中向南数百里,深入草原,那里就是龙城,郅都现在之地。
      参谋尚书们将三个棋子摆上了龙城的位置。
  &n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节 作战方案(1)[1/2页]